城市的晨光透过车窗洒在陆青山的脸上,三兄弟坐在后座聊着天。
陆青山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建筑,心中盘算着今天的安排。
胡同里的早点摊子已经开始飘香,叫卖声此起彼伏,整个京城都在慢慢苏醒。
“青山,你这车真不错。”陆青原摸了摸真皮座椅,“在京城开这样的车,回头率肯定也很高。刚才路上那几个大爷大妈,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哥,这算什么,等过些日子咱再买几辆更好的。”陆青山笑着说道,“现在这个时代,有钱就要大方点花,攒着也是攒着。再说了,咱们现在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不用太寒酸,也别太刻意就行。”
陆青军在一旁插话:“二哥,你这想法我赞成。不过你给我说说,咱们下一步到底要怎么搞?我看你昨天晚上还在看那些报纸,是不是又有什么新计划?”
“一步步来。”陆青山看着窗外,“先把京城的根基打稳,然后再考虑其他的。”
阿强在前面开车,时不时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他知道老板今天要见人办事,不敢有丝毫大意。从后视镜里看到老板兄弟几个聊得这么投入,心里也为老板高兴。
车子很快到了京城一建的办公楼。这是一栋五层的砖混结构建筑,看起来有些年代了,但气势不凡。门口停着几辆工程车,工人们来来往往,很是热闹。不少人看到陆青山的豪车,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还有人在窃窃私语。
“陆总来了!”接待员小刘远远就认出了陆青山,小跑着迎了过来,“我们张经理在办公室等您呢。昨天下午您走后,张经理就让我们做好准备,说今天一定要把您的事情办妥当。”
张经理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微胖,说话带着京城味儿。看到陆青山进来,立刻起身迎接,脸上堆着笑容。办公室里摆着几个奖状,看起来这家公司确实有些实力。
“陆总,昨天的事情我们研究了一晚上。”张经理倒了茶水,“您的项目我们肯定要接,毕竟是这么大的工程,而且质量要求这么高。说实话,像您这样的大客户,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陆青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张经理,那什么时候能进场?我这边时间比较紧。”
“这个嘛…工程部的人都在等着。”张经理沉吟了一下,“一周内肯定能进场,不过按照规矩,需要您先支付百分之三十的入场费用。这是行业惯例,您也理解。”
“多少钱?”陆青山直接问道。
“大概八十万左右。”张经理试探着说道,“这是行业规矩,您也知道,材料、人工都要预付。不过您放心,我们京城一建的信誉是有保证的。”
陆青山点点头,这个价格在他的预期范围内,说到底开发权在一建手里,他只要顺水推舟做到双赢即可。不过现在手头的现金确实有点紧张,大部分资金都投在了股市和厂子上。
“行,没问题。”陆青山转头对陆青军说道,“青军,明天你去联系港岛,把那边的资金调一部分过来。”
陆青军愣了一下:“联系港岛?”
“对。”陆青山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港岛的事情虽然还没彻底落实,但该有的架子得先摆起来。
张经理听到港岛这两个字,眼中明显闪过一丝敬佩:“陆总在港岛也有生意?那真是厉害了。听说港岛那边的钱可比内地好赚多了。”
“小打小闹。”陆青山谦虚地说道,“张经理,那就这么定了,一周内进场,咱们合作愉快。”
从京城一建出来,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陆青山看了看时间,决定先去给小雪办幼儿园的事情。
东华门幼儿园就在家附近,隔壁是最高检,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这是一所很有名的幼儿园,据说很多大院子弟都在这里上学。门口的梧桐叶子正黄,秋意正浓。
门卫看到三个人过来,有些疑惑。平时来这里的家长都是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像这样开豪车来的还真不多见。
陆青山上前说明来意:“我姓陆,我想给我女儿办入学手续。”
“哦,您稍等,我联系一下。”门卫不紧不慢走进教学楼,几分钟就回来了,立刻热情起来,“院长已经等您很久了,快请进!”
院长是个五十多岁的女性,姓刘,看起来很有文化气质。看到陆青山,立刻起身相迎。
“您就是陆青山同志吧?”刘院长握住陆青山的手,“我们早就知道了,教委早晨就关照过,我们知道是陆华同志的孙女,小雪的事情我们一定办好。”
陆青山有些意外:“院长,那真是太谢谢了。”
“应该的,应该的。”刘院长拿出一份表格,“您填一下这个,明天就可以送小雪过来了。我们这里的老师都很有经验,小雪一定会很快适应的。对了,您家小雪多大了?”
“三岁半。”陆青山一边填表一边回答,“比较活泼,就是有点认生。”
“三岁半正好,我们小班的孩子都很友善,很快就能玩到一起去。”刘院长笑着说道,“明天八点前送过来就行,第一天您和孩子母亲可以陪着适应一下环境。”
办完手续,陆青山心情轻松了不少。至少小雪的教育问题解决了,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二哥,你这面子够大的啊,这学校说进就进。”陆青军在一旁感叹道,“那是咱爸的影响力真不小。刚才那个门卫,前后态度差别太大了。”
“那是当然。”陆青原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咱爸可是老革命了,在京城的人脉很深,谁不都给个面子。你小子以后在京城混,记住了,陆华的儿子这个招牌可不能丢。”
下午两点,三兄弟来到了秀水那边的工地。远远就能看到塔吊在忙碌着,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整个工地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几个工人认出了陆青山,远远地招手打招呼。
“进度怎么样?”陆青山问现场的工程师。
“很顺利,按照这个进度,下个月底主体结构外立面就完工了。”工程师指着图纸说道,“质量方面也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没有任何问题。您看,这混凝土浇筑得多平整。”
陆青山仔细检查了一下施工质量,确实没有问题。混凝土外搭造型浇筑得很平整,钢筋绑扎也很规范。
“大哥,你管得真不错。”陆青山赞许地说道,“这质量比我预期的还要好。”
“那是当然,这可是咱们的招牌工程。”陆青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了,你也该给这栋楼起个像样的名字了。现在工程报备还是秀水大厦呢,过些天手续办下来,大楼和那么大的市场都是咱们的了,总不能一直叫秀水大厦吧?”
陆青山挠了挠头,这确实是个问题。起名字从来不是他的强项,他连给自己的狗起名字都要想半天。
“这个…确实得好好想想。”陆青山苦笑道,“起名字真是个技术活。我给小雪起名字都想了三天。”
“要不就叫青山大厦?”陆青军提议道,“简单明了。”
“太俗了。”陆青原摇头,“这么重要的项目,名字一定要有寓意。要不叫华夏大厦?寓意好。”
“那叫什么好呢?”陆青山真是头疼,“叫星汉吧,取自“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寓意如银河般浩瀚无垠。你们看怎么样?”
“二哥,'星汉'这个名字真不错!”陆青原眼前一亮,“有气势,有文化,比华夏大厦还要好。”
“我也觉得好。”陆青军点头赞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寓意够大气的。二哥,你这文化水平是真高。”
陆青山笑了笑:“那就定了,星汉大厦。”
工地上的工人们认出了陆青山,纷纷打招呼。
大家都知道这是老板,虽然年轻,但出手大方,工资从不拖欠。
傍晚时分,三兄弟回到了家。院子里传来小雪银铃般的笑声,还有金虎的叫声。
“爸爸回来了!”小雪看到陆青山,立刻扑了过来,“我今天和奶奶学会了包饺子!包得可好了,奶奶说我包的饺子像小元宝!”
“真厉害!”陆青山抱起女儿,“明天爸爸送你去幼儿园,那里有很多小朋友陪你玩。”
“真的吗?”小雪眼睛亮了起来,“我可以带小熊去吗?”
“当然可以。”陆青山刮了刮女儿的小鼻子,“不过要听老师的话。”
林月娥从屋里走出来,脸上带着笑容:“幼儿园的事情办好了?”
“都办好了,明天就可以送小雪过去。”陆青山说道。
正要进屋和父亲说小雪入学手续办得很顺利,陆青山推开客厅的门,却愣住了。
客厅里坐着两个熟悉的身影——张见深和王尚红。两人正在和父亲聊着什么,看起来气氛很融洽。茶几上放着半满的茶杯,显然已经等了有一阵子。
张见深看到陆青山回来,立刻起身:“青山,你可算回来了。我们等你好一会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