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顿时沉默,谁都知道蟒城是蛮王的封地!
现在朝廷出千万两白银数千里将流民迁徙过去,感觉上似乎怪怪的。
但如果不去蟒城郡,那这百万流民可以去哪里呢?
毕竟距离遥远,光是路上的食物供应就是一笔不小的钱。
不过这些难民都是穷鬼,本身就是麻烦,根本就没有人想要。
“如果别的州郡愿意收纳这百万流民,千万两白银本王也不会吝啬!”
周凌枫接着说道。
“蟒城郡既然愿意收留这百万流民,那是最好不过了!”
左相常延居然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第一个表态支持的。
现在他努力地捧杀周凌枫,那么元武帝就会越顾忌。
“只不过这百万流民的大规模迁徙也极为不容易,需要派遣军队协助!”
常延接着说道。
“左相思虑周详!”
周凌枫点头赞成。
金銮殿上又是沉默!
安抚流民迁徙数千里去蟒城郡安家,此事风险大回报小!
万一流民安抚不好造反的话,脑袋都会掉,而且还可能全家整整齐齐一起走。
所以这时候无人愿意接下这差使,不然会招惹一身骚。
“本王进京之时带了五百亲卫!亲卫统领陆正天精明强干,可做钦差大臣!这五百亲卫再加盛京卫的三千人随行便可!”
周凌枫见无人自告奋勇,也就懒得多说。
如今他在盛京城已经站稳了脚步,刚好把身边的亲卫们打发回去!
否则半年后元武帝出来,还不知道要闹什么幺蛾子呢。
一听周凌枫居然要将身边的亲卫派出去,常延和高文华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毕竟周凌枫身边的心腹少了,他们未来对周凌枫下手将会容易许多。
五百亲卫,这可是消灭京城几大帮派的主力,战力颇为强大。
而周凌枫却是知道,接下来元武帝如果要和自己动手的话,那些人只能算是炮灰的存在!
就算是普通二品境大宗师也勉强只有自保之力,想要多做点什么都很难。
左相和右相都没有意见,而且其余的人也怕麻烦惹上身,此事便很顺利地通过了。
周凌枫心中自然挺爽的,这些流民在别的地方都会被当成累赘,但是在蟒城郡未来可都是宝贝啊!
缺人缺的厉害,秋天都来信抱怨好几回!
刚好这西北百万流民的事情出来,如此解决可谓是一举两得。
从良心上出发,他也是心安理得!
“西北旱灾,主要原因是水利兴修不利,本王打算在西北投入一笔水利专款资金,专门用于兴建水利!三年之后希望西北再无旱灾!”
周凌枫接着说道。
刚才处理流民问题乃是治标,而现在兴修水利便是治本了!如此百官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一番拉扯之后便任命了西北水利钦差大臣专门负责此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而教育乃是邦本重中之重!如今大周治下文风虽然还算鼎盛,但依然还有许多孩童未接受圣人教诲!如今国库银子富足,本王提议在天下各县城设立义学,由官府出面牵头投入部分银两,号召富绅募捐,回馈乡邻。”
周凌枫又接着说道。
这么多的钱在手上,不如早点拿出来做点实事,造福百姓。
文武百官们不由面面相觑,怎么蛮王殿下一开口,把大家要说的话都抢着说了。
而周凌枫的政治正确已经上升到这份上,谁若是反对岂不是愧对圣人教诲了?
周凌枫今日有备而来,除了这些之外还提及了官府建立慈幼院专门收容一些孤寡老幼,并引导学习一些简单的工作技能。
林林总总说完,等百官们反应过来,居然已经花出去八成的白银了。
这自然是周凌枫有意为之,不然等元武帝出来,这些事情想做都不容易。
“蛮王殿下真是圣明之主!”
“是啊,如此心念万民,高度务实真是罕见!”
“其余的几个皇子表现和蛮王殿下一比,犹如幼童蹒跚学步都不如啊!”
不少清明的官员此时看着周凌枫的目光都流露出钦佩之色。
这大周要是如此发展下去,不要说匈奴,就算是突厥和西域,都要主动投诚了。
而蛮王监国这些时日,不派系党争,不搞帝王心术,也没有刻意打压排挤哪一派的官员!
一切都是就事论事,凭着良心,也从来不为自己谋取什么私利!
所以许多官员们感觉周凌枫监国十几天,效率居然比过去一年还要高。
这自然也凝聚了一种向心力!
“哦对了,有一事本王险些忘了!”
周凌枫忽然有说道!
左相和右相神色一凝,本来按照原先的惯例,这时候轮到他们来分一些蛋糕和好处了!
周凌枫这时候开口,未免有些破坏规矩了!不过他毕竟是监国,谁也反对不了他说话的权力。
“如今天下物价上涨,本王听说不少京官生活不易,三天才能吃一顿肉!又查了一下户部记录,朝中官员的俸禄已经有十年未涨了,这也包括盛京府尹。”
周凌枫说完,不少官员都笑出了声。
拥有实权的官员有灰色收入,自然不差这点俸禄!
但许多清流和低阶官员平日里却是入不敷出。
“所以本王打算给所有京官涨五成的俸禄,众卿若是有异议,就算了!”
周凌枫接着说道。
“多谢王爷体恤下官!”
不少六七品列席的官员都感激地下跪道谢,有人甚至都感觉眼角湿润了!
给大伙儿涨俸禄这样的事情若是有人反对,恐怕会被百官的唾沫直接淹死!
左相和右相虽然心中暗讽周凌枫收买人心,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一手玩得确实漂亮。
他们再傻也不可能出来反对啊!
不知道不觉中,这位被元武帝临时拉壮丁的监国,在朝中已经凝聚了不小的威望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