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很苦恼,他知道被杀的人肯定不少。但若贸然行动,朝廷官员空缺,这又该怎么处理?
朱棣考虑得很长远,但这个儿子却没打招呼就直接动手了,现在他才知道这件事,心里难免不爽。
姚广孝笑着拱手,闭口不言。朱棣也不想理他,打算等儿子回来问清楚。他倒要看看,这小子哪儿来的胆子,说杀人就杀人,还杀的是永乐朝的大臣!
这让朱棣非常愤怒,他一定要问个明白。此时,朱高烨正在燕王府里看奏折。
他之所以杀那一百多人,是因为鬼影卫的调查让他下了决心。同时,山东旱灾等问题也需要尽快解决,否则会有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大明江山就会有危险。
他正看得认真,忽然有人走近,是朱棣身边的第一锦衣卫纪刚。
纪刚对朱高烨说道:“皇上叫你过去一趟。”
“知道了,这就去。”朱高烨放下奏折,他清楚得很,老爷子让他去鸡鸣寺的目的——就是因为他杀了一百多人的事还没告诉朱棣。
朱棣肯定要质问他,这件事太突然了,整个朝廷的人都在害怕。毕竟,随意杀人实在太过分了。
对朱高烨来说,这件事必须有个结果,不然大臣们肯定会弹劾他,到那时候,老爷子可能真的管不住了!
于是朱高烨迅速离开了燕王府,赶往鸡鸣寺。
他出去办事的时候,干脆把事情全交给了于谦,让他帮忙盯着点。
于谦一脸茫然,但也只能遵从太子的吩咐。
朱高烨一到鸡鸣寺,锦衣卫们用敬佩的目光看着他。
他们没想到这位太子爷竟然这么果断,据说朱高烨短时间内就杀了一百多人!
那可是上百条人命!
朱高烨毫不犹豫,径直走向院子。
皇帝坐在那里,眼神像刀子一样直盯着他。
要是老大他们在场,看到这眼神,肯定会被吓到脸色发白。毕竟他们太了解朱棣了,知道他的目光一旦锋利起来,能镇住很多人。
朱高烨走过来坐下后问:“爹,您叫我来,到底有什么事?”
听他说完,老爷子气得差点爆炸。现在朝里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事,他还在这里装糊涂呢!
老爷子心里火冒三丈,深吸一口气,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你为什么要杀那些大臣?就算他们受贿,也不能一次杀这么多人吧,一百多个呢!”朱棣不耐烦地说。
朱高烨却微微一笑,摇头道:“这些大臣非死不可,不然我这太子位保不住。他们贪了不少钱,我都查实了,有的还跟汉王有勾结!”
“汉王这些年吃空饷的事,您不是不知道吧,您只是装作看不见而已。”
朱高烨淡淡一笑,眼神突然变得凌厉:“我知道,您不敢动的人,我来动;您不能动的人,我替您动!”
“这些大臣死后,谁再贪财,我绝不会手软。现在都永乐十年了,多少人内外勾结,贪财祸国,您心里应该也明白吧?”朱高烨问道。
老爷子沉默片刻,远处的姚广孝听着,微微一笑。
“太子殿下果然厉害,才上任就这般果断,老衲很是钦佩!”
姚广孝笑着说道,谁知朱棣一听就生气了,狠狠瞪了他一眼。
“你到底帮谁说话?我来这里是想问问你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他惹出这么大麻烦,不解决的话,朝廷乱套,百姓不安,损失可不小。”
朱棣不耐烦地说,现在死了上百名官员,空缺职位一大堆。
要是不赶紧补上,后果不堪设想。朱高烨平静地答道:
“改正错误不过头,但事态紧急,一家哭总比一城哭好,官员哭总比百姓哭好!”
这话一出,朱棣愣住了!不仅他,连姚广孝也愣住了。
他们根本没想到这位太子会说出这种话。
朱棣完全震惊了,喃喃道:
“……官员哭总比百姓哭好……”
说完这话,他突然站起来,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声震天!
“好一个官员哭总比百姓哭好!!!”
皇帝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简直说到心坎里去了。姚广孝也深有同感,平时冷静的他此刻也激动万分。
朱高烨的一句话让皇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即便现在朝廷里血迹斑斑,只要江山能稳固,百姓平安就好。至于那些官员,该杀就得杀。
听到这话,朱棣哈哈一笑:\"你尽管放手去干,朝里的事交给我。\"皇帝对这个儿子既满意又无奈,\"你这孩子,就是下手太狠。\"
\"您老当年也不逊色。\"姚广孝笑着打趣道。
这时,有侍卫来报,百官在殿外跪求觐见。朱高烨倒很镇定,让侍卫领路,自己随皇帝一同前往。
到了奉天殿,只见百官跪了一地。他们都紧张兮兮的,因为出了大事,谁都想早些知道结果。连东宫太子朱高炽也在其中。
朱棣下令开门,看到满地跪着的人,心里也明白,这事非同小可,得有个交代才行。
朱高炽满心无奈。出了这事,他总得有个说法。虽然不再是太子了,但朝中的百官大多是他的旧部。百官有意见自然要提,朱高炽也不能装看不见。
就在众人跪着的时候,奉天殿的大门忽然开了。大家抬头一看,朱棣站在门口,身边还站着个人。一看是朱高烨,所有人都心里一紧。
朱高烨一出现,眼神就变得很冷。大家都被吓得不敢直视,赶紧趴在地上。
“参见皇上。”朱高炽先开口了。
其他人跟着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摆摆手让他们站起来。
“微臣有要事禀报!”
“我也有些事要说!”
几个犹豫了一会,赶紧站出来说话。
朱棣扫视了一圈。
“说吧,到底什么事?”朱棣问道。
众官员脸上的肌肉都抽动了一下。这么大件事,皇上怎么可能不知道?
看着朱棣笑得温和,好像完全没察觉一样,他们心里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这时,一个官员鼓起勇气问:“皇上,我想问问昨天太子在燕王府外杀了百名官员的事,这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希望皇上能给个明确的态度,不然军心怕是要乱了。”
一位官员慢慢走近,轻声说道。
“你是说太子这次做得不对?”
朱棣眯着眼睛问。
“这………”
几人互相看看,迟疑了一下。
“那些官员虽有贪污,但不至于全杀了吧?这样做太伤人心了。”
一位官员硬着头皮说。
朱棣沉默片刻。
这时,朱高烨走了过来,冷冷瞪了他一眼。
那官员吓得浑身发抖,连话都不敢说了,但心里却震撼得很。
太子的眼神太吓人了。
站在前面的朱高炽一直没说话。他知道老四的脾气。
老四的脾气很凶狠。
他这次来就是走个过场。让官员们说完,他再表态。
反正这次出问题的不是他。
这位前太子一向仁厚。
可这杀百名官员的事,他也觉得不妥。但他知道老爷子的脾气,劝不住的。
而且他太了解老四了。
只要老四动手,没人敢拦。
太子朱高烨说:“这些贪官污吏,我已经一个个查实了,每个人都拿了好多银子。今天我不动手清理他们,明天你们可能就得加入他们的行列。”
“现在我就明确告诉大家!”
“我是大明的太子,也是让你们害怕到骨子里的那个狠角色!”
“我的命令就是命令,谁要是不服,可以试试看,我会直接结果他。”
朱高烨语气冰冷,眼神中带着寒意。
“谁敢上来?!”
他大声喝道。
周围的人都被吓到了,连奉天殿外的官员也噤若寒蝉。太子的威严压得他们大气都不敢出。
与此同时,朱高烨继续说道:“既然我现在是太子了,事情就得按我的规矩办。否则的话,你们可以辞官回家养老。”
听到这话,大家面面相觑。
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太子万福金安!”
“我们愿意听从太子的吩咐!”
说话的人是杨士奇,他反应很快,知道面前这位是太子,必须表现出自己的忠诚和智慧。于是他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其他人一开始有些迟疑,但很快也被带动起来。
“我们也听太子的!”
大家都赶紧表态。
朱高烨看了杨士奇一眼,没再说什么。朱棣在一旁暗暗点头,看来儿子还是能掌控局面的。
朱高炽虽然仁慈,但在朱棣看来太软弱了。当初立朱高炽为太子,是因为解缙夸他“好圣孙”,朱棣更喜欢老四。如今老四成了太子,杨士奇又主动支持,这让朱棣对他有了好感。杨士奇这次立了大功。
朱棣忽然问:“还有谁有事要汇报?”
气氛顿时安静下来。
不过朱高炽站了出来,他缓缓走到父亲面前。
“父皇,儿臣有件事想说。”
“讲吧,什么事直说。”
朱高炽接着说:“现在处死了上百人,许多官职空缺,如果不能尽快填补,后果会很严重。”
他说得很对,朱高烨杀人毫不手软,朝廷里的官员少了一半,这么多位置等着填补呢。
朱棣沉思片刻,这事确实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