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凉,李承乾约了杜荷、魏叔玉、李德謇几人出门游玩。
“公子,你之前看的那些个话本子,都是哪里来的?我在长安城逛了好几圈都没找到。”
杜荷竟然去找了,果然,小说可以离谱,但却是市民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买不到,我也是听人说得。”
魏叔玉打马凑过来,开口问:“什么话本子?公子,您不能只偏爱杜荷,我们也要听。”
“对!”李德謇在一旁附和:“公子,快给我们讲讲,是什么话本子。”
杜荷摇着羽扇,表情嘚瑟:“别去烦公子了,小爷我给你们讲,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魏叔玉道:“废话少说,直接进入故事主题。”
“好,听小魏的。有一个叫牛郎的男子在山野放牛,这一天,天上的织女下凡在人间洗澡,牛郎在家里老黄牛的指引下,偷了织女的衣服,然后织女就嫁给了憨厚善良的牛郎,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魏叔玉听完,直叹:“谁写的话本子?一个偷人家得到衣服的淫贼,跟憨厚善良沾边儿吗?造孽啊!”
最后三个字一出,李承乾脑海里自动浮现某腾的表情包,一时没忍住笑。
“公子,这个故事后来呢?不会就这么停在这里了吧?天上没了个仙女,就这么轻描淡写过去了?”
李承乾道:“织女嫁牛郎的事情很快被天上的王母娘娘得知,王母娘娘棒打鸳鸯,带走了织女,牛郎杀了老牛,披着老牛的皮,带着两个孩子飞上天,去追赶织女,王母娘娘见状,拔下头上的金簪,划下一道银河,阻拦了牛郎,只允许他们一年见一次面。”
杜荷叹气:“王母娘娘还是太善良了,这事要我处理,偷看人洗澡,偷拿人家衣服,就剁了他的手,再剜了他的眼睛。”
“附议!”魏叔玉发表看法:“这话本子谁写的?我觉的正经的剧情发展,应该是织女变出一身衣服给自己穿,再把偷看的牛郎狠狠打一顿。”
李德謇道:“阿耶说我的婚事,只要我这一个能说的上话,可以安安静静过一辈子的女子就好。至于女方能不能再仕途上助力我,卫国公的儿子没必要考虑这些。”
原话说的是:李靖的儿子没必要考虑那些,但李德謇要避讳父亲的名字,便将李靖换成卫国公。
李承乾、杜荷、魏叔玉齐刷刷看向李德謇,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儿。
“有些时候,男女姻缘门当户对,并非出于利益交换考量,而是在一起的两个人能否说得上话。一个是天帝的外孙女,一个人间的放牛娃,两人身处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话都说不拢。牛郎会高攀织女,人往高处走,这个是肯定的,但织女怎么可能可能看上牛郎?”
李承乾笑道:“话本子这么写的,我也只能这么讲。”
魏叔玉道:“还有其他话本子吗?”
“还有个白粥姐的故事。”
杜荷友情提问:“为什么叫白粥姐。”
“听我细细道来。”
李承乾将烟火的故事,改成了古代版,细细讲给三人听,杜荷、魏叔玉、李德謇三人齐刷刷沉默了。
还是魏叔玉率先打破沉默:“首先,邀请别人到自己家做客,按照规矩,提前三天下请帖。如果对方同意了,会回帖,收到回帖之后,再下帖子,约定上门拜访的具体时间,对方同意这个时间,就会再次回帖。
到了宴请当日,天不亮还要最后一次下帖子,收到回帖,大摆宴席,宴席开始的前一两个时辰,估测路程远近,主人家派遣马车去接客人上门,这才叫请客。”
注:这段请客,是看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栏目,里面讲的隋唐宴客文化里面讲的,当时印象比较深刻,真伪我也不知道,上网查了没有具体的文献参考,也可能是我查询的方式不对。所以,古代有句话叫做:三天为请,两天为叫,一天为提。
李德謇道:“叔玉说的对,那男要请人家姑娘上门,咱就说省了这个流程,也抛开男女之别,那也应该提前洒扫门庭,以待来客。
他这么贸然把姑娘带回去,十分唐突,很失礼,当着客人的面打扫家务,就等于将客人晾在一遍,这已经不是失礼,是轻视了。
被如此轻贱,我真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那姑娘为什么觉得那男的宠他?就算那男的礼仪周全请了姑娘过府一叙,自己收拾自己院子,怎么就成了宠她?”
魏叔玉道:“养父给她置办产业,兄长送她珠宝头面她没有家的感觉,养母一个高傲的贵妇人,为了给她的前途铺路,低三下四的去求人他没有家的感觉。那男的一碗菜粥,她有了家的感觉。这种人,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天下之大,真的是无奇不有。”
杜荷道:“重点是,那男的还在她懵懂无知时把她给睡了,一点儿男女之防都没有,还世家之女?她养父母也是真的善良,既然是世家,家大业大,多少见不得人的狠辣手段,害怕一个小混混?换了我,有人这么糟践我视如己出的养女,我必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不过,我不会有养女,这种造孽的玩意儿,养来那是给我催命的。公子,您和夫人赶紧给我生个侄女儿,什么好东西,只要她姑父能弄的来,我什么都给她。”
李德謇叹气,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之中,明显有不赞成:“公子啊!这种话本子您还是少看。”
杜荷点头附议,又道:“就是,正经人谁会喜欢偷衣服的淫贼和强jian犯?世家真养出这样不知廉耻的女儿,多半沉塘处置,免得脏了门庭。”
“话本子的事情到此为止,往后我不看了。今天约你们出来,是有要紧事同你们商议。你们三个都是我的心腹,我就跟你们明说。
陛下打算明年三月份出征漠北,彻底剿灭薛延陀国。我要跟着一起去,想带四个人出门历练。我已经选定了裴行俭、薛礼,还差两位。
照理说,我不在东宫的时间,是太子詹士主持东宫日常事宜。不过,陛下出征,肯定少不了国舅。如此一来,我这东宫就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主持日常事宜。”
杜荷、魏叔玉、李德謇三人对视一眼,他们三个里面只有杜荷有治理一方的经验。
“我留下主持东宫日常事宜,叔玉缜密,德謇勇武,他们二位陪殿下出去再合适不过。”
留守东宫和出去打仗,肯定是后者更有升级空间,都是肱骨,李承乾才会踌躇带谁不带谁,索性将话说明白,免得大家心里头不痛快。
“殿下,您的身体,可以胜任长途劳顿吗?”
李承乾一抬头,三双眼睛不约而同,一种看易碎品的目光。
“我身体好得很,那都是陛下胡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