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紧张激烈的初试与复试,校武场已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一日,终于迎来了武举考试中最为关键的殿试环节。清晨,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校武场周围便已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考生们身着整齐的服饰,神色紧张又兴奋,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早早地来到了考场外等候。
校武场的入口处,彩旗飘扬,随风舞动。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们身姿挺拔,手持长枪,神情严肃地站在两侧,确保考场的安全与秩序。考场内,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在静静等待着考生们一展才华。
随着一声清脆的钟声响起,论语笔试正式拉开帷幕。考生们鱼贯而入,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座位就座。他们有的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紧张的心情;有的则目光坚定,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从容。监考官们迈着沉稳的步伐,在考场内来回巡视,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每一位考生,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考场上一片寂静,只能听到考生们奋笔疾书的沙沙声。此次论语笔试的题目,紧扣当下武周的社会局势与军事治理。其中一题问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结合武举考试及日后的军事生涯,阐述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考生们纷纷绞尽脑汁,从自身对武学的热爱、对军事知识的钻研等方面入手,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有的考生写道:“投身武举,若只将其视为获取功名的途径,难成大器。唯有真心热爱武学,乐于钻研军事谋略,方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为我武周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笔试过程中,坐在前排的考生陈风,答题十分顺畅,思路犹如泉涌。他不经意间抬头,目光与后排同样答题专注的刘勇交汇。两人心领神会地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对彼此实力的认可与惺惺相惜,似乎在传递着 “考场见真章,咱们都全力以赴” 的信念。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至中午。随着监考官的一声令下,考生们停下手中的笔,依次交卷。此时的校武场,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息,众人都在为下午的殿前对决暗暗蓄力。
午后,阳光愈发炽热,却丝毫没有减弱众人的热情。校武场的中央,早已清理出一片宽阔的场地,作为殿前对决的擂台。四周的看台上,坐满了前来观赛的官员、百姓以及考生们的亲友。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接下来的精彩对决充满了期待。
武皇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登上了观礼台。她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凤冠,目光威严而又充满期待地扫视着整个校武场。随着武皇的入座,全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对决的开始。
第一场对决,由来自北方边境的张猛对阵江南水乡的李逸。张猛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一看就是力量型选手;而李逸则身形矫健,眼神灵动,透着一股机敏劲儿。两人手持长枪,相对而立,互相行了一礼后,便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张猛率先发难,他大喝一声,挥动长枪,如同一头猛虎般向李逸扑去。长枪带着呼呼的风声,直刺李逸的咽喉。李逸却不慌不忙,身形一闪,轻松避开了张猛的攻击。他顺势将长枪一横,以巧劲拨开张猛的长枪,随后迅速反击,枪尖直逼张猛的胸口。张猛连忙后退几步,用长枪抵挡。两人你来我往,一时间难分高下。台下的观众们看得热血沸腾,一位壮汉扯着嗓子大喊:“张猛,用力啊,把他给挑了!” 一位老者则微微摇头,对身旁的人说道:“这李逸身法灵活,张猛若不改变策略,恐怕难以取胜。” 此起彼伏的呼喊与议论声,让校武场的气氛愈发热烈。
在另一处对决场地,王强与赵刚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刀剑交锋。王强手持大刀,刀法刚猛,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赵刚则手持长剑,剑法灵动,身形飘忽不定。王强猛地一刀劈下,赵刚侧身一闪,同时挥剑刺向王强的手臂。王强反应迅速,用大刀挡住了赵刚的剑,随后一脚踢向赵刚。赵刚连忙跳开,两人又陷入了僵持。武皇微微皱眉,对身旁的兵部尚书说道:“这两人实力相当,只是王强刀法虽刚猛,但略显急躁,赵刚剑法精妙,却不够果敢,且看他们接下来如何应对。” 兵部尚书微微点头,回应道:“陛下明鉴,此二人若能取长补短,日后定能成为我朝良将。”
在一场场对决的高潮迭起中,又一组选手登上了擂台。这一次,是来自西北大漠的胡杨对阵中原腹地的周云。胡杨身形精悍,皮肤因常年在风沙中磨砺而显得黝黑粗糙,透着一股历经沧桑的坚韧。他手中紧握着一把古朴的弯刀,刀身微微弯曲,散发着冰冷的寒意。周云则长相儒雅,身形修长,一袭白衣更衬得他风度翩翩,手中的长剑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剑柄处系着的红色剑穗随风轻摆。
两人相互行礼后,战斗瞬间爆发。胡杨率先出手,他挥舞着弯刀,以一种大开大合的凌厉之势冲向周云,刀风呼呼作响,仿佛要将空气都撕裂开来。周云则身形轻盈,如同一朵飘飞的柳絮,灵活地躲避着胡杨的攻击。他看准时机,长剑如白蛇吐信,直刺胡杨的咽喉。胡杨反应极快,侧身一闪,弯刀顺势一转,朝着周云的手臂削去。周云连忙抽剑回防,只听 “当” 的一声,刀剑相交,火星四溅。
台下的观众们此时已经完全沉浸在这场精彩的对决中。一位年轻的姑娘双手紧握,紧张地注视着擂台,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周公子,加油啊!” 旁边一位中年男子则满脸兴奋,大声叫好:“好一场龙争虎斗!这胡杨的刀法刚猛,周云的剑法精妙,真是棋逢对手!”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叫好声交织在一起,将校武场的气氛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角落,一位身着黑袍的神秘人正静静地观看着比赛。他目光深邃,眼神中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每当有选手展现出独特的技艺或战术时,他都会微微点头,似乎在心中暗自评判。此人正是武皇暗中邀请来的武学高手,负责从专业的角度为武皇提供对考生们的评价。
场上的战斗仍在继续。胡杨和周云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后,双方都渐渐有些体力不支,但他们的眼神却愈发坚定。胡杨突然大喝一声,手中弯刀舞出一片刀花,将自己周身护得密不透风,然后猛地朝着周云冲了过去。周云见状,深吸一口气,将全部的内力汇聚到长剑之上,迎着胡杨的刀花刺了过去。只见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过,两人同时后退了几步。此时,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他们,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就在这时,武皇缓缓站起身来,她目光扫过全场,然后高声宣布:“今日的武举殿试,各位考生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武艺和精神风貌。至于最终的胜负,待朕与各位大臣商议之后,明日便会公布。” 说罢,在众人的簇拥下,武皇离开了观礼台。校武场的观众们也渐渐散去,但他们的心中依然回味着刚才那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战斗,期待着明日最终的结果。而那些考生们,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但他们都明白,无论结果怎样,这场殿试都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