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趁机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咱俩正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错过这次,下次再碰面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王副团也觉得很难再遇见这么懂自己的人,再说只是米酒,喝几杯不碍事,“那就少喝几杯,我今晚不值班,晚点儿回去也没关系。”
王婶子立马去抱了一小桶米酒出来,这是她前些天刚做好的,还没来得及尝过。
想给每个人倒一小碗品尝一下,却被王花摇头拒绝了,“娘,我不喝,喝完晕乎。”
“小丫头,你那是喝多了,少喝点儿没事。”钟伟爽朗的喝下一口,正宗的糯米酒,入口甘甜回醇,有点淡淡的酒味。
王副团也浅尝了一口,仔细回味了下,不禁跟钟伟感慨,“钟老哥,你喝过正宗的鹿血酒吗?那滋味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哪能喝到那玩意,不说在城里喝不着,在村里也不一定能遇见鹿。”钟伟确实没喝过鹿血酒,但也知道这个东西强身健体,滋阴壮阳。
“等下次有机会再遇见,我给你带点儿尝尝鲜。”
虽然现在鹿血酒还没寄过来,但林靖轩办事他放心,只要李团开口要,总会拿来送他们。
“你确定正宗?别是其他血掺的假酒。”
钟伟不信他的神通这么大,能有真正的鹿血酒,不说这个地方根本不产鹿,可能他们这些当兵的都没见过真正的鹿。
“有,我以前带过的兵捕的……”
王副团絮絮叨叨的跟钟伟说了鹿血酒的来龙去脉,甚至还言简意赅的说了李团的糗事,乐的在场人全大笑起来。
唯有王花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大伯,你说的这个兵是王芳姐喜欢的林靖轩吗?”
“诶……你怎么认识他?不会也喜欢他吧?”
王副团很不赞成侄女也喜欢上林靖轩,真要堂姐妹因为一个男人起了争执,他都不清楚应该偏向谁。
“在大院里听见大娘跟其他嫂子闲唠嗑说过,好多人去跟他讨要鹿血酒,他都没给,骗他们说没了。”
王花之前去大院里串门,听她们议论李嫂子“老蚌怀珠”的事,她路过也听了些,说是多亏喝了林靖轩送的鹿血酒才怀上的孩子,惹的好多人眼红。
“他手里确实没有,但他妹妹家有,是他妹妹的男人捕的鹿,确实是货真价实的鹿血酒。”
钟伟没想到世界这么小,转来转去又转到林家人的身上,这次竟然还把林曼妮也拉了进来。
林靖轩嘴严的跟蚌一样,可这个王副团嘴松的跟棉裤腰一样。
哼!难怪年纪这么大,也没再升上去半点,一直在啃老本。
钟伟没动声色,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小口米酒,装作十分眼馋的样子捧着王副团。
“下次再见面,一定得让我尝一口什么味儿,要有多的,卖给我点儿也行,每天小喝一口,保管对身体好。”
王副团摆摆手拒绝着,“没有多的,也不知道那个臭小子给他妹妹写信说没。他很宠这个妹妹,倘若他妹妹说没了,你有钱也买不到,他直接不给。”
“他一个军官,他妹妹怎么会嫁进山里的农村?不应该跟他来随军吗?”
钟伟有意打探着林家人之后的去向,想找到点儿软肋去威胁林靖轩,省的他死鸭子嘴硬,什么话也套不出来。
王副团见他这么感兴趣,跟林家父母都是国外回来的,对他没所顾忌。
跟钟伟说了他知道的林家一切事情,包括林靖轩妹妹嫁的什么人。
“林家父母跟你一样,也是回来报效国家的,结果现在杳无音讯,连部队里的人都查不到消息,跟完全消失一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钟伟适时的感慨着,感叹造化弄人,时局不公,“我不也这样嘛,带着媳妇回的国,结果现在媳妇死了,自己落得一身病,在这片土地上无亲无故,只怕死了也没人知道。”
“没事儿,国家既然把你们接回来,肯定会管你们,赡养你们,也会给你们养老,谁能苛待你们这些有贡献的人呢?”
说到伤心处,钟伟还痛哭起来,也引得王副团更加同情他,俩人像是久未见面的密友一样,侃侃而谈到半夜。
王花已经上床睡觉了,王婶子还强撑着陪他们聊天说话。
最后还是钟伟看时间不早,起身要走,王副团才意犹未尽的也起身准备回去。
“钟大哥,我送你回疗养院吧?开车也方便。”
“行,那我就再坐一次部队里的车,上次坐还是刚从国外回来时坐过。”
两个男人一前一后出了门,王婶子站在门口送他们,她都没想到今晚能吃的宾主尽欢,如此尽兴。
“大哥,你们路上开的慢点儿,小心天黑了。”
“你也早些回去歇着吧,今晚多谢你做的菜。”
钟伟也笑着感谢王婶子,“大妹子,我们回去了,记得晚上锁好门。”
一直等车开出去好远,王婶子才进院锁好门,利落的收拾干净卫生后才上床去睡觉。
王副团把钟伟送到疗养院门口,眼看着他跟门卫打了招呼进去后才开车走。看样子他真是国家重视的人才,要不也不会住进这种政府管辖的疗养院。
这晚钟伟也收获颇丰,不仅探清了林家所有人的底细,还探知了王副团的职务,包括交上了他这个好友。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了一个多月,村小照常迎新开学,这次收的学生比去年多一倍。
不光有南山大队的适龄孩子,周围村大队的适龄孩子也被送过来好多,他们村都没学校,也没这个条件支持办学。
老村长看着乌泱泱的孩子和村民,愁的烟锅续了一次又一次,本来教室盖的也不多,现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几乎快沾满了。
“卫国,这么多学生往哪儿安排?老师还要招吗?”
“一个年级一个班,不就只有两个班,也好管理,老师不够先紧着咱村的知青上,水平再差教个小学也没问题。”
周卫国倒不嫌弃学生多,他心疼自己媳妇教的累!
“幸亏当初咱们盖的教室大,不然都没地儿搁这些孩子。”
之前收学生,老村长还得提前开大会动员,现在都是自己往学校送,哪用他扯着脖子喊人来。
“再放不下,等农闲再盖一排,委屈谁也别委屈这帮孩子,以后咱还指着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