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他去城里能干啥?又没学问又没能力,只会种地,有什么用?再说老张家也不可能放他走。”
牛根生满不在乎的瘫在炕上,摸着媳妇的大肚子,心思千回百转。
真是傻人有傻福,一个聋子的福气竟这么大!亲娘都这么厉害,可见亲爹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说不定家里还有花不完的钱。
他越想越羡慕牛春生,恨不得冲出去再问问周姑妈他是不是亲生的,万一他也是捡的呢?
此刻,刘柳也有些后悔,当初得知牛春生愿意做上门女婿,她应该让娘家人来跟他说亲,直接把他娶回娘家,这多省事,说不准以后还能跟他一起进城生活。
等牛春生带着蔡明华走时,牛根生装作没听见也没出来送人,小两口躲在屋里都自怨自艾的后悔。
牛春生把她送到牛棚时,没好意思开口说话,直接骑上车又走了。蔡明华看着儿子的羞涩样,也没再开口挽留他进屋坐坐。
日子还长,总有一天儿子会跟她亲近的!
既然已经相认,蔡明华也没再藏着掖着,下午带上自己的积蓄再次登上张家的门。
“玉霞,我没啥好东西给你,这是我积攒下来的,给你们小两口留给小年花。”
张玉霞打开存折本看了看,心肝颤了又颤,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整整1000块,忙推辞回去,“蔡姨,钱太多了,俺们不能收,春生知道了会不高兴。”
牛春生为了躲蔡明华,下午特意去上工了,这会家里只有老张婶和张玉霞母子。
老张婶接过存折看了眼,也心下一惊,没想到蔡明华不声不响的竟然这么有钱,看样子闺女真是掉进福窝里了。
“蔡婆子,赶紧拿回去吧,春生小两口有钱,哪能花你的呢?”老张婶不动声色的把存折放在一旁的炕桌上,想看看她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的给。
哪知人家拍拍屁股直接走了,“你们不要就留给小年,该给买奶粉就买,别让孩子亏了嘴。”
张玉霞拿着存折追出去时,人已经走的没了踪影。
老张婶抱着孩子跟出来时,见存折没送出去,心下了然,“给你就拿着吧,省的她不安心,认了儿子不比拿着这些钱高兴,反正以后也是你和春生的,早给晚给都一样。”
傍晚时分,周卫国挑了一担担的水进院,挨着把林曼妮的花草浇个遍,尤其花墙他还从上往下泼了几桶水。
每片花瓣都稀稀拉拉的往下滴着水,每片叶子也被水洗的翠绿,花墙下还散落着一层残花,下面的绣球花个个都傲上枝头,拼命汲取着空气中的每一滴水分。
林曼妮靠在竹椅上斜坐着,嘴里吃着周卫国从田间地头给她摘回来的小樱桃,边指挥着他干活边摇晃着小腿:“把旁边的菜地也顺道浇浇,西红柿和黄瓜都旱的不结果了。”
周卫红在厨屋里帮着周母烧火蒸窝窝头,周母忙活着摘菜做饭,家里所有人都忙忙叨叨的,似乎只有她一个人很清闲。
周卫国又从外面挑进来几担水,把菜地浇的透湿,随手擦了一把脑门上的热汗,“媳妇,哪儿还要浇?”
“你先过来!”林曼妮冲他招招手,连多走一步也不愿意。
周卫国屁颠颠的小跑过去,双手扶着膝盖弯腰凑上前,满脸宠溺的问:“怎么了?有什么话还得当面说。”
“村里是不是快抽签养猪崽了?”林曼妮喂了他几颗樱桃,眉眼含笑的看着他:“知青点是不是也能抽签养?”
这还是之前王春荣他们要她问的,本想央求林曼妮抽中给知青点养,奈何王大嫂下手早,已经提前跟她打过招呼。
“全村人一家算一签,集体参与,不过知青点也只能算一签,一户一签。”周卫国娇宠的点了点她的小翘鼻,心知她和知青们走的近,难为他们想知道点儿小道消息。
“那么多人才一签呀?”林曼妮蹙着秀眉想了想,有些惋惜签数少。
“那么多人也是一个整体,村里也愿意给他们一次机会,换成其他村哪有这好事!”周卫国敲了敲她的小脑袋,“村里人人都想养猪崽,给他们机会多了,别人不高兴。”
周母出来洗手也参与进来,现在村里都在争论这个,家家都盼望着能抽中猪崽。
“猪崽养死了还要扣工分,也不见得有多好,养的越多压力越大,不到秤公社还不收。”
“妈,你想养吗?”
林曼妮着实不想养,后院养上猪崽,恐怕她都没心情坐在小院里欣赏她满园的花了。
“俺才不愿养!累死累活的,还臭的很!”周母现在也很享受这份清闲,腌蛋的钱她都挣不过来,哪儿有心思再养猪。
“嫂子,俺也不想养,一只猪满家猪屎味儿,尤其夏天,衣服上的臭味洗都洗不干净。”
周卫红深有体会,以前还没吃集体饭时,周家养过猪,一进院都臭烘烘的。猪还经常拱出门,动不动就满院子撒欢跑,赶又赶不进,捉又捉不住,想想都闹心。
“那咱家就不养,四个人挣工分不怕没钱花!正好王大嫂说咱家抽中签给她养,她不怕累也不怕臭。”
“那就给她养,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她家还四个!”
周家一家人在院里说说笑笑,路过的徐小慧却气恼的不行。
她每天在猪圈那儿喂猪,全身一股猪屎味儿,洗也洗不干净,眼看着小猪崽一天天长大,马上要出栏了,村里还不让她回去上工。
这几天不知道她去跟老村长提过多少次,回回被拒绝,每次只问她一句话:你除了养猪还凑合,其他的能干点啥?
再加上次掉进猪圈的事,徐小慧彻底在村里抬不起头,一些村里的二流子还偶尔会冲她说几句荤话。
老村长已经康复出院好几天,刘家人拎着不少东西来探望,村里人以为刘家会和陆家闹离婚,个个伸长脖子等着看笑话。
哪知两家人不仅心平气和的吃过饭,临走陆家人还满脸堆笑的送出了村。
“真不离了?绿帽子就这样戴了?”
眼见两家人有说有笑的走远,村里人全簇堆儿窃窃私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