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考生的答卷都已经封存了。誊写的答卷也开始陆陆续续送到主考官那里。
主考官把卷子分下去。
阅卷分为初评、复评与终评三阶段:
初评:由同考官分房审阅,筛选出优秀试卷并标注“取”字,推荐至主考官处。考官需依据《四书》《五经》及策论内容,按“学识优长”“才思该通”等标准定等。
复评:主考官(如知贡举)对推荐试卷进行复核,结合考官意见综合定等。为避免主观偏差,试卷需经三名考官独立评定:一评定等、二评复核、详定官终审。若三次评分差异较大,则取相近等次。
终评:合格试卷按五等划分:一等“学识优长”,二等“才思该通”,三等“文理俱通”,四等“文理中平”,五等“文理疏浅”。其中一、二等为及第,三等赐出身,四、五等则落榜。
“大人,大人!门外来了个怪人。”一名衙役急匆匆地跑过来,满脸焦急地向主考官禀报。
主考官正全神贯注地审阅着考生们的答卷,被这突如其来的打扰弄得有些不悦。他眉头微皱,抬起头来,没好气地说道:“赶出去!这抡才大典可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怎能容得外人随意闯入?”
衙役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可是大人,那怪人手里有金牌啊!”
“金牌?”主考官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这金牌的分量,一般人是绝对不可能拥有的。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的也不晓得这金牌是真是假,所以才赶紧过来禀告大人。”衙役见主考官沉默不语,连忙解释道。
主考官沉思片刻,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亲自去查看一番。他站起身来,快步朝着门外走去。
当他来到门口,一眼便看到了那个所谓的“怪人”。只见那人身材高大,一袭黑袍,只能勉强看清其真实面容。他的手中,果然握着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子,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主考官定睛细看,心中不禁一震:“这……这竟然是国师的金牌!”他惊愕地望着眼前的人,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国师在朝廷中地位尊崇,平日里深居简出,从不轻易过问朝政。如今他突然现身于此,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主考官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他定了定神,上前一步,恭敬地问道:“国师,您怎么会来这里?”
“胡大人,真是好久不见啊!”国师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主考官胡义见状,赶忙躬身施礼,惶恐地说道:“国师大人恕罪,下官未能远迎,还望国师大人莫要怪罪。”
国师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笑道:“无妨,无妨。我也不过是凑巧路过此地,一时好奇,便过来看看。希望没有打扰到胡大人吧。”
胡义连忙陪笑道:“国师,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您能来此,乃是下官的荣幸。快快请进,里边请。”说着,他侧身让出国师,引领着他走进屋内。
国师此番前来,自然是有其目的所在。不过他并未直接道明,而是显得颇为随和,毫不做作地随着胡义进入屋内。
一落座,国师便笑着对胡义说道:“胡大人为国主持抡才大典,当真是辛苦了。”
胡义谦逊地回应道:“承蒙皇上厚爱,下官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而已,谈不上辛苦。”
国师微笑着点了点头,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然后一饮而尽。胡义见状,也赶忙端起自己的茶盏,仰头喝下。
国师放下茶盏,似笑非笑地看着胡义,缓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别的事情,我就是有些好奇,想看看这抡才大典里头的情况,顺便讨杯茶喝。”说罢,他哈哈一笑。
胡义听闻,心中略感诧异,但脸上并未表露出来,连忙应道:“国师您太客气了。您若有兴趣,尽管在此稍作停留,下官自当为您详细介绍。”
国师摆了摆手,站起身来,笑道:“不必了,你公务繁忙,我就不叨扰了。我这就先行一步。”
胡义见状,也赶忙起身,意欲相送。
“不必送了,我这就走。”国师笑道。“国事要紧。我也是恰逢其会。”
胡义对于国师此番做法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国师也仅仅是过来了喝了杯茶就走了,虽说逾矩了,但是毕竟是国师,自己也不能说什么。
另一边国师离开了贡院。轻笑一声“也算对得起张希安了。”
没错,国师在胡义的杯子里下了蛊。
但是此刻蛊虫还未起作用。胡义送走了国师,就去了阅卷房。
“胡大人,您来了。”一众阅卷官看到胡义来了,纷纷起身行礼。
“诸位辛苦了,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胡义笑道。“进度如何了?”
“回禀大人,目前还没有太过于出挑的文章。也没有发现有违礼制的。”一人出声道。
“恩,好。”胡义点点头。“抡才大典还是国之大事,诸位切不可埋没了人才。”
众人皆点头称是。
时光荏苒,短短三日转瞬即逝。在这几天里,胡义的身体状况愈发不佳,他只觉得自己的头脑像是被一层浓雾笼罩着,整日昏沉不堪,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清明。
然而,尽管身体不适,胡义还是强打起精神,坚持完成了试卷的评级工作。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他不能有丝毫懈怠。
就在他专注于手中的试卷时,突然间,一道灵光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胡义的目光落在了一份卷子上,这篇文章的基础部分还算扎实,但内容却多是些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和独特见解。整体来看,这篇文章只能算是较为普通。按理来说理应落榜。
然而,胡义不知为何,竟然给了这篇文章一个丙下的评分。要知道,春闱抡才大典可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场合,取士标准非常严格。前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属于甲等;其次是乙等,取一百五十人,为二甲进士;再往下便是丙等,取最后一百五十人,为三甲进士。而丙下的评分,其含金量实在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无人关注。毕竟,虽然能中举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丙下的成绩在众多举人中也只能算是倒数了。
又过了半日,胡义头脑稍微清醒了些许,继续评分。
一切好像没有什么异常,但是即便有什么异常,也无人关注。毕竟大家所有人的注意都在甲等,乙等这里。丙等着实没什么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