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石凯的言论,沈林风只能听着,不敢评价。
他自认为自己还太嫩,不敢指点江山,妄加评论啊。
好在丁石凯也不没说太多,扯几句题外话,又跟沈林风继续聊生物制药的前景。看样子,好像是担心沈林风行有余力,给他做心理建设呢。
不管丁石凯怎么说,他就那么听着,并表示自己不了解行情,但是对生物制药未来充满信心,对丁总更是非常仰慕。能和丁氏集团合作,他相信前景一定会大好。
说白了,全是假大空的客套话。
毕竟,现在沈林风是真不懂。
哐当砸出三个亿,他全是看丁石凯能给自己压力和突破的份上。
这项投资从掐他到执行,过程非常顺利。把相关资金拨付到丁氏集团指定账户后,沈林风便算是参与到项目中来了。根据沟通达成的协议,他在这个项目中占股百分之八点五,算是一个小小股东。
于是,沈林风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现在主要管理夏影传媒,但投资的公司也要时不时过问。当然,那些有专门投资者代表的公司,比如智奇科技那边,他只需要向代表了解情况即可。
智奇科技的进展还算顺利,重要的是小小的实验室烧钱烧得很快。
王华清自信满满,表示2026年肯定能量产。量产之后,他们的固态电池绝对会大杀四方,让沈林风做好暴富的准备。
包括其他股东,每天都乐滋滋的。
沈林风去过几次,确定自己不是研究那一块的料子,便很少再去。
作为投资人,他认为自己不一定要全部都懂。把握好公司的基本面,确定项目在良好运转,或者保证将来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就行了。
假如公司真遇到什么问题,他作为股东之一,压根也帮不上什么。
风险投资就像赌博,输了就输了呗。
现在唯一决定让沈林风死磕的,就是跟丁石凯的合作。为了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和认知局限,他几乎每个星期都去跟丁石凯喝茶,虚心请教各种问题。
大佬似乎也挺闲,每次都开心的接待沈林风。
有时候还带他去打打高尔夫,甚至还要带着丁晓霞一起去。这让沈林风想不通,不过见丁石凯好像并不是很在乎他和丁晓霞的曾经,他慢慢也就放下心来。
感觉自己想多了。
实际上,也不是沈林风想太多,而是丁石凯确实对沈林风有一种亲近感。或许是因为外孙丁辰逸的缘故,让他对沈林风有一种爱屋及乌的感觉。又或许是丁晓霞这个女儿太倔强吧,总让丁石凯对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常使用不同的方式,把她带入自己的圈子中。
渐渐的,沈林风和丁晓霞也开始习惯这种相处方式。
在投资丁石凯的项目之前,沈林风和丁晓霞见面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尴尬和不自在。投资丁氏集团以后,两人见面的次数多了,心态便一点点开放,慢慢恢复朋友相处的正常模式。
有时候,沈林风还能在丁氏集团看到儿子丁辰逸。
小家伙还是叫他沈叔叔。
每一次他这么称呼沈林风,沈林风总觉得五味杂陈,感觉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得有点像商业谍战片里面的桥段,不管是爱人还是仇人,大家都聚集到一个大型集团公司去了。
待他越来越熟悉生物制药公司,才明白现实的确比电视剧精彩。参与投资的股东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自代表各自的利益,代表不同的身份。他们有的是丁石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有的是丁石凯的亲友,甚至还有一些对手。
每一次开董事会,都像在玩政治斗争。
复杂的团队,既有团结,又存在勾心斗角的暗战。
这让沈林风见识大涨。
想想他投资的那些小公司,比如恒运汽车挂账,股东结构多单纯!两个股东一言不合,直接可以开干,然后你不是滚蛋,就是他滚蛋。绝对的恩怨分明,非黑即白。
可是在生物制药公司里面,沈林风很少看到剑拔弩张的争吵,也没拍桌子打板凳的激烈场面。可是现场给他的感觉,却比轰轰烈烈的打架更有压迫感。
丁石凯私下对沈林风说:“这就是真正的商场啊。为了利益,你要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容纳不同的人和意见。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不都不能成为你朋友,但只要你们在某方面的利益追求是一致的,就可以坐在一个会议室上谈笑风生。”
沈林风笑道:“也可能是尔虞我诈。”
丁石凯笑了笑:“你这个小伙子,就是太耿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实际上,尔虞我诈也是商业的一部分,成熟的人都心照不宣。你这种性格,以后得改一改。”
沈林风虚心接受,确实觉得自己太耿直。
用丁石凯的标准来说,在商言商,商业上没有所谓的是非对错,大家追求利益而已。做人不是非黑即白,得学会圆滑世故。
沈林风不太明白,既然如此,为什么丁石凯又要不断提携自己,好像对他掏心掏肺的样子?莫非丁石凯也像鬼谷子说的那样,针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想到这些,沈林风不由得又开始反思。
他总是患得患失,不断反省,也不断打破过往的思维和认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以及丁石凯时不时的提携和点拨,沈林风就像在黑夜里行走的路人,一路上那是走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啊。
感觉在生物制药公司几个月,比他过去几年时间都要思考得还要多。
沈林风没有意识到,在这种新环境和新领域中,他在不断成长。在认知和现实的冲突中,在无序的自由和处处充满克制的对比里,他慢慢被新的圈层同化,成为过去自己最不习惯的一份子。
如果没有丁石凯,或许他一辈子也触及不到那个圈层。
虽然在丁石凯的圈层里,沈林风还是一个小卡拉米,可他已经进入圈子中了。这个圈子里的小小草,回到他的圈子里,已经是非比寻常的参天大树。
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是在沈林风带着全家回到大风坪过年的某一天。
回到老家后,由于没有直播任务,沈林风过得比过去更加自由,每天不是吃喝应酬,就是带着小易书在村里到处转。相对来说,江夏就要忙碌许多,每天不是在直播就是在拍短视频,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大忙人。
不仅全家围着她转,夏影传媒的团队也在跟着她转。
沈林风闲得无聊,便决定去林城一趟,看看空置的新房子,顺便看看秦邱妍。
毕竟,一年又过去了。
在自己林城的家里跟秦邱妍颠鸾倒凤,累得出一身汗之后,现场归于平静。
秦邱妍慵懒的问道:“这次上来,又有什么公事吗?”
沈林风摇头:“不,就来看看你。”
于是,他们开始闲聊分开这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沈林风说了自己的一些投资项目,以及夏影传媒取得的发展和规划上的改变,也跟秦邱妍说他们帮助鲍光明家人的过程。
秦邱妍也分享工作上的一些问题,以及同学圈子的一些趣事。
她在林城工作,总难免遇到老同学。
实际上是,难免有些同学找上门来联系感情。
毕竟,大家是同学嘛。
混体制内的人都知道,没有关系的人要硬凑上去拉关系,但凡有点关系,还不得往死里维护?随着少年意气的棱角和个性被一点点抹平,有些同学看透人生,开始努力经营。
在他们班上,或者同级同学中,秦邱妍绝对是走得最好的一个。那些为了进步的同学,少不了要往她身上靠。尤其是最近两年,同学们变得越来越现实和成熟后,都在想办法讨好秦邱妍。不管在大学的时候感情如何,也要努力靠近春风得意的秦同学。
懂得要经营关系,意味着大家变得成熟,也开始走向衰老。
两人兴致勃勃的谈论着,时而欢笑,时而会议。
冷不丁,秦邱妍对沈林风说:“我感觉你这下半年,似乎有太多的变化呢。”
沈林风好奇的问道:“变化?什么变化?”
秦邱妍说:“说不上来,总觉得你和过去不一样了。嗯......思想,对对对,思想和认知,就是思想和认知提升太多,让你看起来有很大的变化。”
“有吗?”沈林风想了想,感觉自己似乎没什么变化。
他一天天看自己,自然无法感悟到点点滴滴的改变。其实,这半年多的磨砺和思索,以及沈林风坚持不断挑战自己和自我批判,让他的精气神变得格外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