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龙吉你要离开了?”
元易看着眼前一身彩色仙衣的龙吉,指尖翻滚着两枚金灿灿的钱币,对于龙吉的离开并没有那么意外。
毕竟龙吉是被师叔昊天扔下来渡劫历练的,不可能在他这里混吃混喝一阵子就屁颠屁颠地跑回去。
“嗯,我该走了,这段时日叨扰师兄师姐了。”
龙吉认真地点了点头,坐姿端正,神情庄重。
模样早已不是曾经那显得有些稚气的少女,而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太乙境女仙,修道数万载。
虽然私下里有些贪玩的秉性,但作为天庭的公主,礼仪教养从小耳濡目染,天生高贵,气质不凡。
只是元易他们算是看着这位小公主长大的,还曾在瑶池之地见过其被仙娥追着撒丫子乱窜的模样,见其如今这般端庄正经的样子反倒是有些莞尔。
以他们的时间观念来说,数万年实在太短了。
“那你去吧,自己小心便是。”
元易当然也不会留龙吉,从袖袍之中取出一枚玉符递给了她。
“你不缺法宝神通,也不缺灵丹妙药,但来而不往非礼也,师兄这里没什么好给你做回礼,你拿着这玉符将就一下。”
元易随意开口道,那枚玉符很是简洁,仅仅只是一道剑符,蕴有一丝阴阳之气。
如元易所说,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法宝,只是元易将一缕剑气注入一枚玉石之中,又用昊天师叔曾经当做贺礼所赠的那个先天葫芦蕴养了一番而已。
在几个先天葫芦之中,昊天师叔所赠的那个先天葫芦最适合蕴养灵宝,隐隐有几分逆反先天的造化玄妙在其中。
不过元易并不曾祭炼过这一枚玉符,这一枚玉符上也没有任何的身份标记。
不过对于元易的老熟人来说,那一道纤弱的剑光,就已经是最好的身份印记了。
龙吉看着递过来的玉符,目光微亮,欣喜地接了过去:“谢谢师兄。”
眼见龙吉拿着玉符把玩,元易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与琼霄碧霄她们闲聊过后,龙吉离开了元易他们的道场,道童玉霁领着她前往金鳌岛,借那座大阵前往人域。
龙吉离开,道场之中似乎顿时更清静了几分。
此时此刻,一左一右两道目光齐齐盯来,元易自是感应到了琼霄与碧霄的目光,神色平静。
......
元易叹了口气,有些无奈道:“你们两个这么盯着我做什么?人家龙吉每次过来都带了礼物,给她一份回礼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女丑,杨婵,龙吉......玉符,玉佩。”
碧霄掰着手指头,目光斜瞟元易。
“师兄,你打算对龙吉师妹做什么?”
“......”
不是,你一副师兄我不安好心的怀疑神情,什么意思?
竟然怀疑师兄我高洁的品行?我向来很少主动算计于人的好不好。
龙吉这小师妹又懂事,更不会算计她的。
“其实,那也不算是给她的,就是让她遇到某位相熟的道友之时,代我与其打个招呼罢了。”元易开口解释道。
“嗯?相熟的道友?谁?”
“孔宣。”元易随口道来,并未对云霄她们隐瞒此事。
“孔宣?师兄的意思是说,龙吉会遇到凤凰族的那位孔宣?”
“或许会吧。”
“同样都是准圣圆满,为何我什么都窥不到。”
碧霄对于这件事很是郁闷,明明大家都是准圣圆满了。
“准圣圆满与准圣圆满那也是不一样的,我是师兄,当然比你强。”
元易义正言辞地为其解答,只是换来碧霄一个大白眼。
“既然如此,师兄为何不直接告诉龙吉?甚至送给她的那枚玉符还特地不曾留下自身的印记。”琼霄在一旁问道。
“因为......不可说。”
“嗯?什么意思?”碧霄闻言疑惑。
琼霄一双眼眸微眯,嘀咕了一句:“因为见不得光,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师兄不敢把事情挑明了,看来牵扯到......只有这种时候,师兄就喜欢这般行事,更好事后装不知情,说什么不知者无罪。”
“知道你还说出来。”
元易伸手扯住琼霄的脸拉了拉,倒是并没有否定她的话。
因为琼霄说的是对的,不像碧霄那般好糊弄,她明显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点。
而琼霄没有直接说出口的词眼,跟说了没什么区别。
圣人,此事牵扯到圣人。
毕竟当下的洪荒天地之中,唯有直接牵扯到圣人的事情,才能让元易如此顾忌。
孔宣的事情,确确实实牵扯到圣人。
“以孔宣道友的修为,龙吉师妹遇到他不会有事吧?”
元易摇了摇头,龙吉的灾劫,真要说也就两件而已。
一事被点了鸳鸯谱,与洪锦结下赤绳之约。
不出意外的话,龙吉此行下山去对付的人就是那三山关守将洪锦了。
洪锦算是截教旁支出身,擅长于奇门术法,本身道行算不得太出众。
没有旁人作梗,龙吉应该不至于再被人哄去结了姻亲。
至于说杀身之劫,阐截两教没有直接大战布下万仙阵,龙吉想来也不会有这一劫。
“师兄如此拐弯抹角,遮遮掩掩,不怕孔宣道友收不到你的招呼?”
“孔宣又不是金鹏,如若当真如你所说,那也只能是他自身的福缘造化了。”
元易根本不可能去明着告诉孔宣的,所以他东西都是送给龙吉的,可跟孔宣没关系。
诚然,有老师与二位师伯在,即便是得罪西方二位圣人,他也不会怎么样。
但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我只是作为师兄给龙吉这位懂事的小师妹一道保命符回礼,仅此而已。
孔宣?孔宣做了什么选择,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风起于青萍之末,截天地一线生机,本就是以微末之身,抓住那渺茫的一线生机。
老师的佩剑名青萍,而他从老师大道之中参悟而出的,是道留一线。
平平无奇,却以微不足道的力量改写天地大势,以弱而争强,才是他的道。
不似大师伯的道那般润物无声,万物为一,大势为我所用。
也不像二师伯的道那般讲求一个堂皇正大,借势而行。
老师的脾气虽然直来直去,但其大道,也从不吝于以巧借力,而非一味的莽。
毕竟老师在斗法这方面还是很擅长的,更何况,老师可是洪荒天地之中阵法一道最精深之人。
阵法本就最擅于借力,借力于人,借力于天地。
阵道的核心之一,就在于其变化。
缺乏变化的阵,不过是死阵而已。
老师从来都不是不懂变通的人。
元易目光看向仙岛之外,就是不知道老师到底打算从怎样的节点,来彻底斩出那一剑,截取生机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