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画面一转,朱高煦的身影再一次出现。
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的身前出现一名穿着蓝色官袍的年轻官员。
天幕前许多人眉头微皱,立刻想起来了这官员是谁。
当初在朱祁镇的朝堂之上,力阻朱祁镇攻打瓦剌的就是这人。
名字似乎是叫于谦。
【圣人之争!】
天幕上四个字出现定下了基调,圣人之争这四个字也吸引了无数读书人和先贤的注意。
他们纷纷打起精神,想要看看朱高煦一介武夫和这儒生要如何争论。
朱高煦仰靠在椅子上,手中拿着酒杯?
“我问你,永乐大典经史子集,翻开所有的史书里面讲的是什么事,一句话告诉我!”
“答错了便喝!”
于谦不假思索道,“包罗万象!”
朱高煦这问题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
许多人都对着天幕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天幕上在此刻也涌现出许多弹幕。
【功名利禄】
【成王败寇!】
【换了人间!】
【何须四字,两个字足矣:吃人!】
....
一句句弹幕让许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特别是那换了人间和吃人两个字更是让许多人遍体生寒!
吃人二字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天幕上看到。
但当时许多百姓没有经历天幕这么多故事的洗礼,对于这两个字的感悟并不深刻。
看了也就看了,也不觉得这吃人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但现在民智被打开了,无数百姓恍然意识到,原来这吃人说的是他们。
他们就是那被吃的人!
一时间许多人都有些痛苦。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不去想不明白还好,但明白了才是痛苦的开始。
因为他们对于这一切根本无力改变。
就如同跳出了水井看到了天地的蛙!
他们宁愿再跳回那井中。
画面中。
朱高煦听到于谦的答案嗤笑了一声。
“所以说你腐儒,这个问题我六岁时,我爹问我我便知道。”
“三皇五帝到如今史书浩如烟海,说的只有四个字...”
“争当皇帝!”
“对不对?”
朱高煦一句话直接把于谦给干懵了,眼里满是大学生的清澈。
同时这话也让朝堂之中无数人心头一震。
秦始皇年间。
嬴政身子一麻,看向朱高煦的眼中充满了赞叹。
不曾想这朱高煦竟然能有这般见识。
好一个争当皇帝!
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许多伟大的帝王看着这话心中也是一颤。
这话他们也看过,但当时看了就忘了。
很多时候有些话在特定的场合出现才能引起人的重视,才能引起共鸣。
而现在朱高煦用漫不经心的态度说出来的这四个字,就深深的烙在了他们的心中,让他们想忘都忘不了。
但不少人一细想,觉得这话说的不完全正确。
每个阶层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朱高煦往榻上一躺,他现在已经成了阶下囚,说什么都无所畏惧了。
“难道看过了圣人书就不造反了?”
“呵呵呵,全是笑话。”
涉及到圣人于谦彻底坐不住了。
“你说什么?!”
不只是于谦坐不住,天幕前无数学习儒家圣人思想的儒者们纷纷对着朱高煦大骂了起来。
“狂妄!”
“他一介武夫,何以懂的圣人思想!”
“好大的胆子,还好天下没有给他坐了去,简直是不知所谓!”
“圣人之言教化天下,他朱高煦一介狂徒竟也妄谈圣人,该杀!”
朱高煦一句话引的天幕前的读书人大发雷霆。
他们自读书以来学的就是圣人言论,如何能听的了这些!
然而这些骂声都影响不了天幕上的朱高煦。
“当年孔夫子游说天下君王,他想到齐景公哪当官,可人家有晏婴啊。”
“后来又想到楚王那当官却有人说他坏话。”
“一辈子凄凄惶惶如丧家之犬!”
天幕前许多读书人听到这里直接麻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
这朱高煦竟敢说至圣先师孔夫子是丧家之犬!
“彼其娘之!”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朱高煦造反是为不忠,造其父之反又为不孝,罔顾天下苍生是为不仁,兄弟阋墙为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必有天诛!”
“难怪会落了个那般下场,多行不义必自毙也!”
各朝的读书人真的是炸开了锅,纷纷对朱高煦口诛笔伐了起来。
春秋年间。
孔子的一众弟子听闻老师被辱也是气的脸涨的通红拔剑而起。
“哈哈哈哈~”
“我是丧家之犬?”
孔子看着天幕哈哈大笑了起来。
“夫子何故发笑?”颜回平静道。
孔子锊了锊胡子嘴角抿起显得十分开心。
“然哉、然哉。”
“这形容实在是太准确了,他怎么这么会形容呢。”
众人听着孔夫子的话纷纷惊愕,有些人都以为夫子气的神志不清了。
孔子笑着摇摇头,“世人对我之夸赞,我常惶恐,唯独丧家之犬而,然也。”
画面中。
朱高煦还在高谈阔论。
“再说孟夫子,天天到魏惠王那吹的什么牛啊,一脸奴才笑。”
孟子:“......”
“哈哈哈哈~”
“原来也有我的事啊~”
孟子歪了歪脑袋。
“一脸奴才笑?”
“万章,帮我看看我笑起来是不是真的很奴才啊~”
孟子把万章叫到了身前,咧着一张嘴笑的起来。
万章:“......”
“确实有点像...”
“哈哈哈哈哈!”
这话落下众人纷纷哄笑了起来。
......
于谦听着朱高煦的话勃然大怒。
“那些个君王都是有眼无珠的小人,识不得圣人!”
“那当时周天子还在呢,他怎么不去投奔啊!”
“各国的公侯不都是和我一样的叛贼嘛。”
“独立出来不服从天子的管教怎么了?”
“那两个人跑去投奔那些个贼干什么去了?”
“很得意,很了不起是吗?”
于谦被朱高煦这番尖锐的话给问懵了,以前从不会有人跟他如此谈论孔孟先师,唯独胆大包天的朱高煦敢如此说。
朱高煦乘胜追击站起身咄咄逼人道。
“你让他们俩从棺材里爬出来告诉我他们是怎么想的。”
“你手里的那几本书不过都是求财求名的敲门砖罢了。”
“你还真把他顶在头上当祖训了啊!”
“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