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岩于相州大刀阔斧整顿防务,赵暮云在代州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之际。
远离主战场的剑南道,一场隐秘而紧锣密鼓的战争准备,也在崇山峻岭间全面展开。
剑南道节度使府邸,成都。
杨超接到其叔父杨岩的密信和朝廷通过隐秘渠道输送来的大批军械后,兴奋得一夜未眠。
灯火通明的书房内,他反复阅读着那封言辞简练却含义深刻的密信,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深知,这不仅是他杨家再度崛起、重掌权柄的绝佳机会,更是他杨超摆脱“靠叔父荫庇”之名,真正建功立业、封侯拜将的天赐良机!
他立刻召集所有心腹将领、幕僚,于节度使府密室进行密议。
“诸位!”杨超声音洪亮,难掩激动与野心,他将杨岩密信传阅,“叔父已重掌兵权,受天子剑,总揽河北军事!”
“不日将挥师北向,痛击鞑虏,以雪河间府之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更加深沉,“但是叔父交代,朝廷心腹之患,非止北狄外虏,更有西京大胤残余,僭越名号,觊觎神器,此乃国本之患!”
“叔父有令,令我剑南道未雨绸缪,厉兵秣马,广积粮械,待北线稳定,便北向用兵,收复西京,铲除逆贼,以绝后患!”
他“唰”地一声展开一幅精心绘制的西京周边山川险要详图,手指重重点在西京的位置上:
“西京城坚池深,胤稷虽然年幼,但其麾下亦有能臣猛将,如前兵部侍郎范南、华州林丰等,善守能战,不可小觑。”
“兼之西京曾是前朝旧都,关系错综复杂。我军若想克敌制胜,必须周密准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一位年长幕僚捻须分析道:“将军,剑南欲攻西京,主要有两条路。”
“一是出祁山,走斜谷道,直逼西京城下,此乃自古以来北上关中正道,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大军辎重行进。”
“然敌军必有重兵把守大散关等险隘,强攻难下,耗时日久。”
“二是出子午谷,翻越秦岭,奇袭蓝田,威胁西京南侧。”
“此路极其险峻,大军行进困难,后勤保障更是难上加难,但若成功,真可谓神兵天降,必能收奇效,打乱敌军全部部署。”
杨超目光灼灼,猛地一拍地图:“正道险路,皆需准备!岂能孤注一掷?传我将令!”
“其一,加大募兵力度!待遇翻倍,无论本道府兵、流民、山匪肯归顺效命者,皆可收编!”
“严加操练,尤其是山地行军、攀援、丛林作战与攻城演练!本将要的是一支能打硬仗、能吃苦耐劳的强军。”
“其二,将所有运抵之精良兵甲,特别是射程更远的床弩、神臂弓,攻坚所需之大型云梯、巢车、攻城槌,以及充足的火药、箭矢,秘密囤积于金州、洋州等靠近子午谷南端入口及汉水沿岸的隐秘地点!”
“沿途多设秘密仓库,派重兵把守,确保万无一失!”
“其三,派出最精干的斥候与细作,伪装成商旅、药农、流民,分多批、多路线潜入西京周边,乃至华州、商州等地!”
“本将要知道西京守军的具体兵力部署、将领性情能力、粮草囤积点、城防薄弱处、水源地。”
“尤其是子午谷内的道路状况、现存栈道、关隘守军、可屯兵之地,必须逐一探查清楚,绘制详图回报。”
“其四,在剑南道与山南西道交界处,依托州县,多设补给粮台。”
“以平抑粮价、储备荒政为名,暗中大规模囤积粮草军需,并征调民夫,修缮通往北方的官道、桥梁,以备大军远征之需。”
命令一道道下达,具体而微,责任明确。
整个剑南道在杨超的强力推动下,开始隐秘地运转起来。
军营中操练之声震天动地,新兵在老卒的呵斥下摸爬滚打;
各地的工匠坊内,炉火日夜不熄,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全力打造着各类军械;
通往北方各条水陆通道上,运输物资的车队、船队络绎不绝。
杨超更是亲力亲为,频繁巡视各主要军营和物资囤积点。
他身着戎装,跨骑战马,在校场上对汗流浃背的士卒们吼道:
“儿郎们!瞪起你们的眼珠子,攥紧你们手中的刀枪!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就在今朝!跟着本节度,拿下西京,财富女子,皆有所赏!”
一股躁动、狂热而充满野心的气息,在剑南道的军营和官场中弥漫开来,如同地下奔涌的岩浆,寻找着喷发的出口。
其锋直指西京。
......
河北,相州前线。
冬日的太阳像是被磨去了所有锋芒,惨白地悬在灰蒙蒙的天穹上,有气无力地洒下冰冷的光。
旷野的风毫无遮拦地呼啸着,卷起地面冻结的土坷垃和枯黄的草屑,抽打在每一个活动的事物上,发出噼啪的脆响。
在这片广袤而肃杀的原野上,一道巨大的人工伤疤正在迅速蔓延、加深。
以相州城为脊骨,一道纵深达二十余里的防御体系已初具雏形。
这不再是简单的营寨,而是一个吞噬血肉的巨兽初露的獠牙。
杨岩在一众顶盔贯甲的亲兵护卫下,行走在刚刚竣工的主壕沟边缘。
壕沟深逾一丈五尺,宽近两丈,沟底密密麻麻插着削尖的、用火烤硬的粗大竹木,如同巨兽口中交错的利齿,闪着幽冷的寒光。
更深处,还撒满了铁铸的四角蒺藜,一旦落入,非死即残。
泥土的腥气混合着士兵们汗水的酸馊味,在冰冷的空气中弥漫。
他停下脚步,俯身抓起一把壕沿的泥土,在指间捻动。
泥土冻得硬邦邦,带着冰碴。
“土冻了,夯垒时浇水要适量,多洒一层草屑防冻。”
他头也不回地对紧跟身后的工兵营总管说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那总管连忙躬身记下,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们登上一个刚刚垒好的营垒。垒墙是用泥土混合着草茎、碎石夯筑而成,外表粗糙,但异常厚实。
墙头上,新砍伐的滚木垒得像小山一样,用粗绳固定着;
一口口大锅里,熬炼着恶臭刺鼻的“金汁”,冒着令人作呕的黄绿色烟雾;
士卒们正在军官的呵斥下,将一捆捆箭矢、一块块擂石搬运到指定的位置,脚步匆忙而沉重。
杨岩伸手摸了摸垒墙上一个新鲜的箭孔,又试了试摆放擂木的杠杆机关是否灵活。
他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随行的将领们屏息凝神,目光随着他的手移动,气氛压抑得如同这铅灰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