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了两天,经历了最初的忙乱之后,玉龙河三村一切都趋于稳定下来,走上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四大工坊火热开工。
精盐坊里,现在已经安置了超过百名女工,这也是李辰的核心产业。
但安置人员最多的,却是织造坊,现在已经安置了六百名女工,其中流民女工占了三分之二。
当那些女工看到居然是四个锭子的双踏板脚踏纺车时,不禁都看直了眼,无论是哪里来的人,居然见都没有见过这样先进的纺车,有人试用了一下,不禁连连惊呼,这生产效率,简直是以前的五倍都不止啊!
而那些巨大却又操作极其方便的织布机,更是震惊所有女工。
这些织布机,与她们见过的任何织布机都不同,不再是以前的腰机了,居然也是脚踏式的,织起布来的速度,只能用飞快来形容。
“这织布机,比我们的腰机快了至少十倍,就算是比起那些大工坊里的织布机,也至少快了五倍。
天哪,这么先进的织布机,是谁造出来的啊?这手也太巧了。”
一个曾经在织造厂里干过的女工震惊地看着那些织布机道,简直爱不释手!
用这样的机器设备织布,那简直都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啊!
织造坊全面开工,所生产出来的布匹,也如流水一般,哗哗地往外造。
现在一天至少能造一百五十匹布,这生产力,绝对不要太夸张,可以将南方任何一家大型布坊秒成渣渣。
只要这些布卖出去,赚钱简直不要太简单。
冶炼坊那边,也在开工建设,虽然原本三村的铁匠不多,全加在一起,也仅有三个铁匠,除了周大海和赵铁匠之外的那个铁匠还是个半拉子。
但是,经过这几天的统计之后,居然在流民之中找出了十八个铁匠来,还有四个曾经当过学徒的,只不过还没出师呢,就遭遇战事兵祸,逃到了这里来。
这下,铁匠铺可是人丁兴旺了,有了那个大炼钢炉,再多出了这二十多个生力军,简直堪比一个中型的匠作营了。
并且,等搞完这段时间的生产建设之后,再接下来,还能再招上几十人来打铁,一旦到了百人大关,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那可就哗哗地往上提了,想造什么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现在铁料供给还不错,从四面八方各地收集来的残刀废剑也有近万斤了。
不过,那大炉子一点,不到三天就全都炼化铁水、凝成一块块的铁料钢锭了。
接下来,冶炼工坊叮叮当当的声音每天都连绵不绝,那是按照李辰的要求,先把马蹄铁打出来,同时还要打造“李家刀”、箭头、长枪。
还要抽调部分人手打造农具。
反正,一群人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统计,流民之中居然也有六十多人是木匠,加上木儿村的人,已经超过了百人大关。匠作工坊这边,也是人员力量大增。
这些木匠工坊也不断地制造了新纺车、织布机、弩、弓、箭杆、床、柜等等军用民用物资,毕竟,日后民众生产生活都要用到的。
同时,新村之中还成立了医馆,由流民之中的十六个郎中每天坐馆,给大家看病疗伤,同时还有郎中每天入山采药,并且还对新村的孩子免费教授医术,同样忙得不亦乐乎。
剩下的人,在合作社的统一调配下,一部分人继续搞农业生产,其他人有做饭的、打柴的、采沙的、烧石灰的、烧砖窑的、盖房子的、建隘口城关的。
总之,全村中人,哪怕是超过十岁的孩子都没有闲着的,全都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生活和学习当中来。
除了盖房、种地等公共项目可免费提供饭食但不提供工钱之外,剩下进入工坊的工人工钱,全都是日结的。
李辰重新理顺了一下,打造了一整的套工资体系,从最低到最高,目前有二十级,只要大伙儿好好干,工资也会不断上涨,这种初级分配方式也充分刺激了工人们的积极性,做工的时候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有的人甚至晚上下班了都不想回家,还想多干一会,哪怕是挣点儿少少的加班费!
不过,现在四大工坊全算起来,雇工已经将近九百人。
虽然为大家提供了工作岗位,但李辰的财政压力也明显增大了。
虽然岗位不一样,工资待遇也不一样,但就算大平均下来,连每天供上一顿的饭食都算在一起,每个工作岗位每天就将近五十文。
九百个工作岗位,每天就要付出去四万五千文,那就是四十五两银子!
更何况,李辰还为建设公共项目的人们免费提供每天一顿的饭食,那也是将近一千人,这也要十五两银子左右。
加在一起,一天六十两银子,一个月下来至少是一千八百两白银。
况且,还要购买各类铁料、葛麻等原材料,同样也需要钱。
这笔钱可就十分庞大了,一匹布需粗葛麻八斤,细葛麻十五斤。粗葛麻二十文一斤,细葛麻三十文一斤。
而每天光是木儿村这边的织造处就要产粗细葛布加在一起,至少一百五十匹以上。
这样算下来,哪怕都用粗葛麻,至少原料上一天也要两万四千文,也就是二十四两银子。
细葛麻更贵,要六十七两零五百钱。
所以,李辰现在一天少说也要支出一百五十两银子。
也就是李辰财大气粗,每天进账也是海量银钱,可以随意扩大生产,根本不担心财政危机,否则,换做普通人,连一天都撑不下来。
李辰甚至看到每天晚上小婢妻都要偷偷跑到地下的仓库里去数钱,还用小本本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也让他一阵好笑。
不过,生意越做越大,这账也是越来越复杂,李辰琢磨着,是时候再打造一整套核心的财务班底了。
徐秀儿,心灵手巧,识文断字,也会算账,倒不失为小婢妻的一个好帮手。
他突然间想起小婢妻不断地给他推荐徐秀儿,就不禁有些好笑,但也确实得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了。
不过,现在他要考虑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了,这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布匹生产出来了,如何卖出去、卖多少钱、怎么卖,同样也是个问题。
第二天清晨,进行完超强度训练后,李辰简单地冲了个澡,规划了一下今天的日程安排,正准备跟几位副执事说一声,他要去黑风寨那边看看情况。
可是当他带着侯小白和赵大石刚刚骑着马要出村口的时候,就看见,远处驶过了一辆马车,几个年轻的汉子护佑着马车,向这边驶来。
恰好这时,马车轿帘掀开,一个俏丽灵动的女孩儿正探出头来,好奇地向外望着。
一见李辰,她就不禁欢喜地叫道,“李辰!”
李辰看去,却是一怔,居然是林灵儿!
她不在城里待着卖盐,怎么跑到木儿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