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流逝,来到了 1948年 12 月 12 日。
这一天,北平城被八路军重重包围。
傅作义军团顽强地坚守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北平城此时除了电报几乎与外界的联系全断绝。
尽管如此,八路军并没有选择强攻北平城,而是多次派遣代表与傅作义进行和谈,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场争端。
傅作义军团却坚决地拒绝了这些和谈提议,他们似乎想要南下。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北平城内的情况也变得越发复杂起来。
奸商们趁火打劫,趁机哄抬物价。
原本还能正常使用的金圆券,如今竟然遭到了商家们的拒收。
这让市民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许多人面临着物资短缺的困境。
在四合院中,居民们的情况也各不相同。
那些在轧钢厂工作的人们相对来说还算幸运,因为娄振华发放工资时已经开始使用大洋来代替金圆券。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在轧钢厂工作的人来说,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当时8月份国民政府开始推行金圆券时,国民党曾给出过非常优厚的兑换条件,并规定使用金银、银元是违法的行为,一旦被抓到,不仅财物会被没收,还可能面临坐牢的惩罚。
当时,就连何大清都对这些优厚的脱换条件动了心。
何雨梁和何雨柱却对父亲的想法进行了劝说 ,两兄弟认为国民党的承诺并不可靠。
何雨梁更是直言不讳地对何大清说:“爹,你信不信,当你把大洋兑换完之后,用不了几天,金圆券就会和法币一样,变得一文不值。”
何雨柱也苦口婆心地劝说着父亲何大清:“爹,您有所不知,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吃了败仗,他们这是在搜刮民脂民膏!您可千万别被国民政府的花言巧语给骗了!要是您实在不放心,就把家里的法币都给换了吧,那玩应和废纸差不多了。要是怕惹上麻烦,那就换 10 个大洋应付一下就好了。相信我,不出一个星期,这金圆券肯定会贬值的!”
何大清听了儿子的话,心里虽然还是有些疑虑,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转头问何雨梁:“梁子,柱子说的这些,你觉得咋样?”
何雨梁连忙点头应道:“爹,我觉得柱子说得对!您赶紧去把法币都换成金圆券吧,然后趁着金圆券还没贬值,多买些能存放得住的粮食。这样一来,就算以后金圆券不值钱了,和咱家也没关系了!”
何大清想了想,觉得两个儿子的建议都挺靠谱的,毕竟他们从小就聪明伶俐,还都上了大学,见识肯定比自己广。
于是,何大清下定决心道:“行,那就听你们的!谁让你们俩这么有出息呢!”
说干就干,何大清收拾好家里所有的法币和 10 个大洋,准备去兑换金圆券。
就在何大清走到前院的时候,却意外地碰到了许富贵。
许富贵从外面回来问道:“何大哥,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何大清说道:“这不是国民政府要兑换金圆券吗?我得赶紧去把家里的法币全都换成金圆券。老许,我跟你讲,兑换的时候,法币一定要全部兑换手,大洋,意思一下就行了。我家儿子说了,这金圆券刚出来,还没贬值,赶紧买些好存放的食物囤起来。好了老许,我不跟你聊了,我还得赶紧去脱换金圆券!”说完,他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何大清与许富贵聊天时,完全没有控制自己的音量,所以前院的很多人家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其中就包括闫富贵。
原本,闫富贵还想着趁这个机会薅国民政府的羊毛,把自己手中的金条和大洋都趁机兑换成金圆券,好从中大赚一笔。
当闫富贵听到何大清和许富贵的这番对话后,那颗贪婪的心突然就凉了半截,理智也渐渐恢复了过来。
他狠狠地给了自己两个嘴巴子,懊悔地骂道:“闫富贵啊闫富贵,你平时那么精明,今天是怎么了?险些就被国民党给薅了羊毛!这该死的国民党,就知道骗老百姓的钱!”
骂完之后,闫富贵还不放心地四处张望了一下,确定应该没有人听到他刚才的自言自语,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闫富贵紧紧地抱着箱子,嘴里喃喃自语道:“宝贝们,我差点就失去你们了,这样的话可真是要了我的老命!”
稍作停顿后,闫富贵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放回原处,然后转身拿起家里的法币和五个大洋,骑上自行车,直奔兑换金圆券的地方。
到了兑换处,闫富贵迅速地完成了兑换手续,看着手中那崭新的金圆券。
但是闫富贵并没有停留太久,而是马不停蹄地赶往市场 使用这些金圆券购买一些粮食。
闫富贵心里很清楚,金圆券的贬值速度可能会非常快,就像何大清说的那样,眨眼间就可能变得一文不值。所以他必须尽快把这些钱换成实实在在的粮食,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亏钱。
当闫富贵赶到市场时,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四合院的人,大家都在抢购粮食。
原来,这个消息已经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四合院,那些家里有法币的人都纷纷效仿何大清,只把法币兑换成了金圆券,然后全部用来购买粮食。
由于当时正好是 8 月份,新粮马上就要下来了,此时粮价处于全年最低的水平。
四合院的居民们都抓住了这个机会购买很多粮食,除了贾家,和几家困难家庭没有钱外,几乎四合院中每家每户都购买了足够吃半年的粗粮。
贾张氏看着别人都在疯狂地抢购粮食,心里骂“跟屁虫,赔死你们”。
贾张氏把家里的钱和自己的私房钱全部兑换成了金圆券,自以为大廉一笔钱,暗自得意。
当贾张氏得知四合院众人只是把法币托换了心里暗骂:“你们这些贱坯子,有钱都不知道廉耻,就知道听何大清的,活该你们受穷!呸”
一个星期后,金圆券的贬值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闫富贵和其他四合院的居民们都暗自庆幸,还好听了何大清的话,及时把钱兑换成金圆券后全买了粮食。
而贾张氏则在院子里指天骂地,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国民党身上,无奈的看着金圆券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