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的事对马展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并未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在大隋一统之后,朝廷推行新政,马展便是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个理念公之于众过。
有句老话说得好,勿谓言之不预,既然马展早就说过这话,曹林却不能遵守,那此事也怪不了其他人。
当然了,这件事对马展确实没有太大影响,但当这个消息传出,却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在马展一统大隋之后,便是打压世家大族,严惩贪官污吏,让不少人都心存忌惮,再也不敢像往日这般放肆。
但天下纷扰,终究有人心存侥幸,他们觉得自己和马展关系亲近,便是有着其他想法,野心随之滋长。
可是现在,他们突然意识到,事情并没有他们想的这么简单。
因为不管他们是何身份,与马展是何关系,只要他们触及了马展的底线,违背了朝廷的律法,那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不留情面的严惩。
要知道,曹林可是马展的义兄,就算二人之间的感情不算深厚,但总归有这层关系在。
可现在,曹林却被削去官职和爵位,被发配边疆,哪怕留得一条性命,也将再无出头之日。
这样的事情,难道还不足以让他们警醒吗?
若是他们仍旧熟视无睹,毫无自知之明,那等待他们的,将会是灭顶之灾,到时候再后悔,可就为时晚矣。
而这,也正是马展想要达到的目标,他就是想让天下人都明白,如今的大隋和往日截然不同了。
如果他们还不能认清楚这个现实,终有一日,他们会重蹈曹林的覆辙。
这也算是杀鸡儆猴了。
如果马展只是嘴上说说,却什么都不做,自然无法威慑众人。
可现在,他直接对曹林下手,行动如此果决。
不说彻底打消所有人的侥幸之心,但绝对能够让相当一部分人,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他们是大隋的一份子,如果他们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朝廷的任务,那朝廷也不会亏待他们。
可要是他们既做不好自己的事情,又野心勃勃,自以为是,将会是自取灭亡。
而在这场风波之后,大隋的又一次科举,也是即将开始了。
因为科举这场盛会的缘故,如今的大兴城,可以说是热闹无比。
大量的人群,聚集于大兴城中。
这里面,不仅仅有前来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还有大量凑热闹的人,这其中包括了附近的百姓,乃至于途经的商贾。
甚至有不少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读书人,都来到这里。
他们对此次科举的结果颇为关注。
科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自从大隋推行科举以来,能够金榜题名,脱颖而出的,都是读书人中佼佼者。
同时,这些金榜题名之辈,日后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
他们将会加入朝堂,拥有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他们未来能够取得多高的成就,无人能够预料。
但毫无疑问,他们有这个机会,便有前进的可能。还有许多人,他们连金榜题名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望洋兴叹。
那这一次,科举又会有哪些人成功考中呢?
大家都知道,这次科举和之前的都不一样,因为就在不久之前,马展率领大军横扫李唐,直接让大隋的疆域翻了个倍。
如此广阔的土地,自然需要有人治理,这就使得,如今大隋需要大量的人才,这次科举所录取的人数,也会远远超出预期。
或许很多人,都能够通过此次机会考中,这是难得的机遇。
当然了,这种事情无人能够预料。
毕竟就算朝廷缺人,也不代表就会让人浑水摸鱼,滥竽充数。
如果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能力不能达到预期,或许朝廷也不会降低要求,这都是尚未可知之事。
当然了,不管怎么样,此次科举的重要性,仍旧毋庸置疑,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场科举考试的结果。
哪怕他们不能参与其中,但能够见一见这些金榜题名的文曲星,同样是一件莫大幸事,令人与有荣焉。
在此之前,不管是察举还是九品中正制,都不能令人服众。
但是现如今,大隋直接通过科举取士,所有人在同台竞争,只要他们的表现足够出众,便能获得入仕为官的机会。
这才是最公正的选择,虽然这世上,也没有什么绝对公正的安排,但相较之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在科举正式开始的前几天,大兴城的大街小巷,甚至是酒楼青楼,到处都在议论着这场科举。
有人在猜测,此番科举会考察什么内容,也有人在商讨,有哪些才子能够金榜题名,又有谁能够考中状元?
这些问题,都带来了巨大的讨论,让繁华的大兴城,又平添了几分色彩。
也就是在这样的热闹中,新一届科举又开始了。
科举的考场设置在大兴城外,有大量的士卒镇守于此,以防变故发生。
若有人胆敢在此作乱,无异于自寻死路。毕竟,这场科举代表的可是朝廷的颜面,绝对不容有失。
沿途有不少百姓都在观望,不过他们也就是来凑热闹的,自然不会去干涉什么。
这些前来赴考的考生,在经过检查之后,确定没有夹带,便顺利进入到考场中。
不过,这些考生并未直接前往考点,而是来到了考场中央的广场上。
接下来,各地的考生将会尽数聚集于此,经过进一步的确定身份,再领取此番考试的具体位置,真正开始考试。
这样的模式,倒是和后世的高考有些类似,也是马展专门安排的。
科举制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也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总要一步步进行尝试,一步步改进。
毕竟,马展的目标可不止于此,他想要通过科举选拔人才,是为了让大隋变得更加强大,而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只有让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才能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才能让大隋变得更加强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在这些考生进入考场的同时,马展亦是在一处阁楼之上,远远观望着。
包括秦琼、姜松、丁良等人,也都跟在马展身边,他们打量着下方的读书人。
只见罗成脸上露出微笑,他看着下方的这些读书人,缓缓说道:
“王爷,如今我大隋当真是人才济济,此番科举有这么多读书人能够参加考试,当真是一大胜景啊。”
想要来大兴城参加科举,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已经不是大隋第一次科举了,早已形成有效的制度。
这些读书人,需要通过地方的考核,一步步晋级,才能拥有前往大兴城考试的资格。
如果他们连前面的考试都无法通过,那就更不可能来到这里,获得金榜题名的机会了。
听得罗成之言,马展亦是微笑着点头,这正是他期待的结果。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马展身侧的丁良,似乎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他翘首望去,接着迫不及待地说道:
“十二弟,你快看,那人是不是被你看好的长孙无忌?”
听到丁良的提醒,马展亦是转身看去,果然在人群中,发现了长孙无忌的身影。
此刻,长孙无忌显得颇为平静,虽然这场考试关系到他接下来的命运,但他仍旧镇定自若。
只有碌碌无为者,才会心生忐忑,若是对自己的实力有足够的把握,那就不会有任何忌惮。
稍微看了长孙无忌两眼,马展不禁微微一笑,并未纠结太多。
毕竟,他再怎么看好长孙无忌,也无济于事。如果此次考试,长孙无忌没能正常发挥,那考不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马展也不可能为此给他开后门,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短暂沉默之后,马展开口说道:
“十一哥说的没错,本王确实颇为看好这长孙无忌,不过他此番科举表现如何,本王也无法笃定。
说不定是本王看错了呢?
当然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本王还是希望他能够取得成功,也算不辜负本王的厚望了。”
在场众人听得此言,皆是颔首而笑。
这场科举很重要,但他们并非直接参与者,而是旁观者,当然不会有什么压力。
紧接着,马展继续说道:
“其实,本王更希望的是,这些考生之中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一个长孙无忌又算什么?唯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大隋才是真正的繁荣强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这天下,在马展崛起之后,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非要说,有一个人能够改变这天下,那也只有马展了。
就算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皆是一代奇才,他们曾为李世民的贞观盛世做出巨大贡献。
但在如今,他们只能作为马展手中较大的一枚棋子,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去推动大隋新政,一步步实现马展的愿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没有长孙无忌,这些考生之中,能够涌现出更多比长孙无忌次一级的人才,马展同样乐见其成。
时间过得飞快,马展等人并未一直在此观望,见考生进去得差不多了,马展便是开口说道:
“考试即将开始,诸位,我等也下去吧。”
——
众多考生皆聚集于广场之中,使得此间显得有些拥挤和喧哗。
他们左右观望,这里面可是有不少熟人,毕竟这些考生并非第一天到大兴城。
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提前一段时间赶来此处,既是温习学业,也是熟悉大兴城的环境,以便于接下来的科举考试。
众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而在人群之中,有一人身形挺拔,他的衣着虽然朴素,气质却颇为出众,正是长孙无忌。
此刻,在长孙无忌身旁,也有数人聚在一起。只见一名青年笑着说道:
“长孙兄,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相信此次,你定然能够金榜题名。”
长孙无忌听得此言,并未沾沾自喜,他微微拱手道:
“借阁下吉言,但此番科举,英杰并出,竞争何其激烈,又有谁敢说自己稳操胜券,定然能够金榜题名呢?”
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不过,众人并未讨论接下来考试的问题。
毕竟都已经这个时候了,哪怕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又何必纠结太多?
倒不如闲聊几句,让心情放松,或许接下来考试,能够有更好的发挥。
也就是此刻,忽然有人面露惊讶之色,指着前方台上,急切说道:
“诸位快看,是镇国王来了。”
听得此言,原本有些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皆是转过身,看向前方的平台之上,果然有一行人缓缓前来。
为首的男子身着蟒袍,威风凛凛,他脚步轻快,神色从容,并未显得咄咄逼人。
但是当他出现在此,却让在场众多读书人下意识屏住呼吸,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因为他们知道,这位便是威震天下,重建大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镇国王——马展。
对于马展出现于此,众人并不觉得意外,因为早就有消息说,此番科举是由马展主持。
但是很多人对马展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所以当此刻,他们看见马展的身影在前方,皆是一阵振奋。
虽然马展并非藏头露尾,但平日里,他很少在外面抛头露面。
这样的人物,他们可没有太多机会能够见到。
同时,从此次科举由马展主持,就能看出朝廷对此番科举的重视。
毕竟,平常马展可不会做这些事。如今出现在此,是他们的荣幸。
众多考生心情激动,但不等他们看清楚马展的尊容,镇守于前方的一名士卒,忽然高声呼喊道:
“镇国王到!”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前方众人这才回过神来,众人不敢怠慢,他们立刻拜倒在地,接着躬身说道:
“草民拜见镇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