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昌十六年,六月。】
【朝廷宣布光昌帝因为诸王叛乱而气血攻心身患重疾,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依然无效,最终在五月底离世。】
【六月初,齐王李思琪承接皇命在京城继位,年号琪光,喻意帝王品德如玉,将开盛世辉耀。】
【琪光帝上位后,先是命人收拢了一批年幼的功臣遗孤,准备从其挑选合适的储君。】
【处理好传承的问题后,琪光帝便对消失在扬州江南的魏王和楚王高度关注。】
【琪光帝认为魏王和楚王一定是裹挟了洛尘在某处山林之中落草为寇,所以琪光帝下令江南各州府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清缴土匪和流寇,彻底整治江南的环境,以防有逆贼浑水摸鱼。】
【为了更好地指导扬州的工作,琪光帝还将在两个月后派遣钦差大臣前去扬州巡查。】
【江南各州府得知此事后纷纷压力巨大,尤其是正被海盗不断袭扰的松江府更是抗雷的第一线。】
【松江知府迫于压力向社会面公开悬赏海盗情报,并对青鲨帮的盗匪进行悬赏,每颗青鲨帮的人头最高可给到一百两。】
【同时松江府也招募勇士,协助官兵同海盗作战。】
洛尘见此,先和李曼瑛伪造了一份身份证明,把两人伪装成附近的渔民。
随后便和李曼瑛带着这些人头去找松江知府谈判。
【洛尘和李曼瑛刚刚进入松江知府的衙门便察觉出不对劲。】
【一是前来这个衙门的人有点太多了。】
【二是你们发现这里明明是朝廷的衙门,可是前来提供情报和消息的却都不像是普通老百姓,反而都一脸横肉,尽是凶相。】
【“你们是来干什么的?”衙门的衙役见洛尘和李曼瑛两人看起来就不像是来应召的乡勇,便劝他们若是没事,就赶紧离开。】
【“我们此番前来自然是来换官府的赏银。”】
【“就你们两个人细胳膊细腿的人也要换赏银?”衙役一脸狐疑,阴阳怪气的对洛尘摇了摇头。】
【李曼瑛感觉这家伙太以貌取人,而且到场的也不全都是肌肉猛汉,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几个人一身华服,看起来就是温文尔雅的读书人。】
【“那人是谁?”李曼瑛不服气地指了指衙门里正在等待知府接见的一个青年人。】
【那人皮白肤嫩,身穿丝绸长袍,看起来比李曼瑛两人还要弱。】
【但是知府衙门里的通判大人却在亲自接待对方,并且还送座上茶,态度和你们完全是天差地别。】
【“那是镇海将军的大儿子。”衙役轻轻哼了一声。】
【“镇海哪来的将军,你说的不会是镇海王吧?那不就是海盗吗?”】
【“你怎么说话呢?你真不怕死啊?”衙役听到洛尘直呼镇海王为海盗,脸色一下就白了。】
【那镇海王别说是松江的知府大人必须要给面子,哪怕是扬州的巡抚大人也得照顾对方的情绪。】
【毕竟镇海的在海上的力量,即便是扬州的水师也稍逊一筹。】
【“好吧,那我们有青鲨帮的情报要提供,还请引见知府大人。”洛尘见对方不缺人手,便提自己有情报。】
【然而衙役依然不为洛尘引见,反而还批评洛尘两人愚钝:“我说你们俩怎么不懂事呢?现在镇海将军的儿子在这,知府大人还会需要你们那不确定的消息吗?”】
【“有镇海将军的情报,最多两个月,朝廷就能像以往那样彻底清剿松江府沿岸的匪患。”】
【“以往就有剿匪?”洛尘感觉对方话里的信息非常大。“我怎么不知道。”】
【“你连朝廷以往的大剿匪都不知道?”衙役盯着洛尘的眼睛:“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给你提个醒,朝廷的赏金不是谁都能赚的,这种事你别掺和也别问。”】
【然而让衙役感到惊讶的是,洛尘两人的表情没有什么波动,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
【随后洛尘从袖子里摸出一个东西偷偷塞到了衙役的袖子中。】
【衙役愣了一下,轻轻摸了摸手里的银子后,拽着洛尘来到了衙门外的树林中。】
【“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衙役将银子塞入怀中,询问洛尘给钱到底想问什么。】
【“我想向大人打听一下以往的大剿匪都是什么。”】
【衙役一脸疑惑,眼前之人对朝廷的剿匪往事都不清楚,居然就跑过来要赚朝廷的赏金?】
【衙役对你们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洛尘见衙役疑惑,便在推演中编了个理由。
【“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游侠,听闻朝廷要打击这里的匪患,因此便想赚上一笔。”】
【“这样啊。”一听你们是外地人,衙役脸上的疑惑瞬间就豁然开朗了。】
【“江南地区自二十余年前就经常有倭人和海盗作乱,因此朝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展开一次大剿匪。”】
【“十几年的大剿匪还是朝廷的水师亲自进行,但是十年前,扬州府的大人们发现培养水师太费钱了。”】
【“与其花大钱劳民伤财,不如花钱雇佣民间武装来剿匪。”】
“好家伙,我还以为我当初在西域搞军事承包是首创,原来江南的财主们早就对外承包了?”
而且这个承包可比洛尘在西域赚多了。
京城的军饷是按时给的,江南的水师是吃空饷的。
两相作用下,扬州官员赚得可比以前推演的凉州官员多太多了。
不愧是老商业基地,若是没有朝廷拖后腿,江南的豪强们,还不得把算盘打到欧罗巴去?
【“现在松江府不守规矩的海盗越发猖獗,扬州府的老爷们准备再剿一次匪。”】
【“而如今剿匪的主力,不可能是水师,那就只能是镇海将军了。”】
洛尘没想到自己还没开业,就已经有竞争对手了。
而且竞争对手还是江南水域最大的海盗。
只不过,朝廷为什么信任这个镇海王,他们怎么保证镇海王能准确清缴到土匪?
【“老爷们就这么信任镇海王,他凭什么能找到那些漂泊在海上的海盗?”】
【听到这个问题,衙役直接笑了:“镇海将军在海上漂泊了十几年,对这附近的水域早就了如指掌。”】
【“他们早就知道那些小规模海盗的落脚点,只要老爷们有需要的政绩,那些小海盗随时都会被清缴。”】
【“要不了两个月,这附近的所有适合海盗藏匿的地点,都会被镇海将军和水师清剿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