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相位差计算仰角!?”王思源轻声嘀咕一下,眼睛也越发的明亮。
“完全可以!只需要两台雷达就能完全做到!”王思源兴奋地高声喊道。“首长现在这儿等两天,我这就去安排人做两台雷达出来......”
王思远说完,根本不给王铁和梁国栋说话的机会就直接打开办公室房门跑了出去,直奔大功率电台生产车间。
“首长,您别在意,王工一直都是这样......”梁国栋有些尴尬的给王铁解释道。
王铁摆了摆手,“我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他,我不仅不会怪罪,反而觉得王工这样的人才太少了!”
王思源也没有辜负王铁对他的评价,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将一台RAt通讯站改装成一台雷达,不过处于测试的需求最起码需要两台雷达,王思源又带人改了一台出来。
王铁也没闲着,直接给太原那边发电报,让姜寿亭又送来两辆太行2型6x6卡车,这一次是有车厢的整车。
当两辆车开到盐店子村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了。
在汽车厂工人的帮助下,两台雷达被装到了卡车上,原本卡车的车厢变成了一个小房子,里面额外安装了通讯设备,布置了固定的桌椅、点灯、电扇,在这个小房子一样的操作间上面雷达的天线以折叠的方式安装在顶部,使用的时候可以在操作间里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进行竖起展开。
为了保障电源的稳定性,更是在卡车上有单独装了一个单缸柴油发电机。
一切都准备就就绪后,王铁直接给129师发去电报,然后就安排几名技术人员在两辆装甲车的护送下将这两台雷达防空车开到了太原。
距离上次王铁在太原城的时间只过去了一个月。
为了能够的到最有效的数据,王铁又安排梁国栋继续生产了四台雷达,在完成装配后直接分成两队送到了晋察冀军区和东北野战军那里。
现在八路军的主要军事行动基本上都集中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这两地。
王铁也没想到,一个临时起意的想法竟然真的就推动八路军防空雷达诞生了,具体情况怎么样还需要经过实战的考验,不过现在王铁暂时顾不上这些,他已经赶去了定边。
“首长,你要不要先休息一下?你这一直连轴转的,身体也会受不了的!”林海川看着不停咳嗽的王铁,忍不住关心的说道。
“没什么事!就是一点感冒罢了!”王铁摆了摆手无所谓的说道。
从过完年到现在,王铁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不是在工厂,就是在赶往下一个工厂的路上。王铁一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这让他的身体多少有些吃不消。
“首长,药来了!”石头推开房门,端着一碗中药走了进来。
王铁这次只是轻微的风寒感冒,在刚赶到定边就直接找了个中医给开了两副中药。
“老刘什么时候能到?”王铁皱着眉头,强忍着不适应将碗里的中药一口气喝完,然后龇牙咧嘴的看着林海川问道。
“应该快了!”林海川看着还不停咳嗽的王铁,满是担心。
“首长,你先休息一会吧!我已经让人给你原来住过的那个房间又收拾出来了,你先去躺一会。等老刘来了我再让人通知你!”
“咳咳咳......”王铁又咳了几声,“行吧!我这确实有些犯困!”
林海川送王铁去了住房,安顿好之后才离开。王铁也是倒头就睡,一直睡到晚上七八点钟才醒。
王铁摸索着开灯,一看手表上的时间愣了一下,轻轻地拍了拍脑门。
“石头.....石头......”王铁坐在床上喊着。
“哎!来了......”石头推开房门走了进来。“首长,你醒了......刚好,药也熬好了,您快趁热喝了吧......”
王铁示意石头将药放在桌子上,“刘主任来了吗?”
“已经来了!”石头回道,“下午四点多就到了,还和林主任一块来看你,见你睡得沉就没有打扰......”
王铁努力让自己的脑袋保持清醒,或许是最近一直积压的疲惫太多,让他觉得浑身上下都是疼痛,有些提不起劲儿来。
勉强喝完碗中的中药后,王铁缓缓起身朝着会议室走去。
“首长!”
王铁刚走进会议室,林海川和刘主任已经起身相迎。
“坐吧!因为我的原因让你们久等了!”王铁坐下后直接开始正题,“老刘,122毫米卡车炮进展如何?”
“进展很顺利!”刘主任笑着回答,“根据之前的设计,我们在卡车地盘上安装了液压升降装置,配合榴弹炮的射击标尺进行手动控制。”
“炮身两侧分别安装了弹药箱,一侧是炮弹弹头,另一侧是发射药。弹头一侧安装了机械装弹臂,可以实现半自动装填。”
“平射效果怎么样?生产上能不能跟得上?”王铁忍着头痛继续问道。
“平射效果非常好!直瞄射击,最大射程2公里,有效射程在1.5公里左右,对付碉堡、装甲车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生产上,这个就要取决于卡车的生产速度。兵工厂这边和定边汽车工厂的液压装置都没有问题。”
王铁闻言点了点头,“那就好!老林,你协调一下,让定边汽车厂这边在扩建一个车间,专门用来生产太行2型6x6卡车!”
“好的!”林海川没有多余的话,直接点头同意。
“还有另一件事!”王铁又看着两人,“122卡车炮毕竟是一款支援性武器,作为炮兵的快速部署、替代一部分喀秋莎火箭炮、降低消耗的武器,它也有着一定的弊端,不能在前线配合坦克部队和步兵战车进行机动,没办法配合之后的摩托化部队进行无缝协同推进。”
“在一定程度上,轮式底盘也限制了这款卡车炮的地形机动能力!”
“所以,我打算再搞一款自行榴弹炮,采用履带式底盘。”
林海川和刘主任对视一眼,然后开口问道,“首长,你是不是已经有初步的想法了?”
“对!”王铁也不客气,直接点头。
“这次使用履带式底盘,可以直接使用100坦克的车体底盘,不过要适当的加宽一些。依然采用五对负重轮,增加筒式减震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通常前置,通过配重平衡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冲击。”
“炮口制退器不用说,依然保留。车体后方要增加液压缓冲系统和可折叠驻锄装置,根据战场情况,在更换弹药后,必要时可以将后坐力分散至地面。”
王铁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炮塔设计上,要采用低矮轮廓设计,将炮塔扁平化,整车高度控制在2.5米左右,降低被敌方发现并直接命中的概率!”
“内部还是采用半自动装弹机,射速要达到6-8发\/分钟,在无需额外展开驻锄的情况下,从行军到射击仅需1-2分钟。”
对于王铁提出的设计思路,林海川和刘主任都没有任何异议,这样的技术要求八路军的工业能力完全可以完成。
“首长,我们这就联系各相关工厂,咱们的技术都已经在122卡车炮上验证过了,直接搬到这款自行榴弹炮上就可以。”林海川很淡定的说道。
“是的,只要履带式底盘做出来,最多一个星期就能将这款自行榴弹炮搞出来!”刘主任很是自信的拍了拍胸脯,“这事儿咱们现在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