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到应天了,连风的味道都不一样。”
皇后常青儿下了马车,舒了个懒腰。然后嗅着空气中的味道。
“一股甜香的气息,是桂花的香气。”
“以前总是觉得,迁都没有很长时间,但是现在想想,也十几年了啊。应天城的变化,还挺大的。”
之前的应天,是大明的国都,也是南方经济中心。所以无论是繁华程度还是经济建设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迁都到北平之后,应天就再不复从前的繁华。虽然说应天还是大明的陪都,但已经是盛况不再,就连摊贩的数量都比过去少了很多。
朱标无奈摇头。
“这大概就叫桃花依旧,人面全非吧。可是这次,人也老了,城也不一样了啊。”
众人之中,只有徐妙锦没什么感触。因为其余几人都在应天呆了很长时间,甚至可以说前半生都在应天。但是徐妙锦小了他们不少,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怀念了。
朱标看向常青儿。
“这应天也到了,你有什么打算?”
“那就上午去孝陵祭拜一下,下午就逛逛应天城吧?”
“不去应天皇宫转转了?”
“在那里呆了三十年,你还没呆够啊?”
朱标摇摇头。
“呆够了,甚至熟悉皇宫里的每一个角落。但也正因如此,才有更多回忆不是吗?”
“那就行使你皇上的权力,晚上住进去不就好了?这都到了应天了,而且还要去祭拜孝陵,现在可不是低调的时候哦!”
朱标此时也露出了笑容。
“倒是个不错的建议。”
……
祭拜孝陵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作为把孝字写进年号里的皇帝,朱标在孝道方面已经算是无可挑剔了。最起码在他继位后,几乎每年都会到孝陵祭拜一次。毕竟他是合法继承,而且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他还是有脸面去见自己爹娘的。守卫孝陵的士兵还是那么尽职尽责,不管是谁都敢拦一下。但是当朱标掏出印信,他们也十分贴心地变成了卫队,护送他们前去祭祀。
朱标还是老样子,坐在墓室前,和爹娘说说最近的情况,再说上几句悄悄话。
与此同时,皇后常青儿和宁妃徐妙锦也去到了常遇春墓和徐达墓,纷纷开始祭拜。女人遇到这种场合,难免会落泪,倾诉一番思念之情。但是当众人离开的时候,她们也都收拾好了情绪。毕竟逝者已矣,生者还需继续向前。人不可能完全忘却悲痛,但是就算背负着悲痛,却仍要暂时忘却,笑着活下去。
等到众人回到应天城里,已经是下午了。常青儿这时便拉着朱标等人,几乎逛遍了大半个应天城。但是朱标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青儿,你找的这些店,是不是都是我们之前来吃过的店铺。”
“对啊,可惜有一多半都已经关门了。只剩下一些老店,还是原来的味道。”
常青儿的眼中也不免流露出失望。
“世事无常啊,这才是人生。就算那些店已经关了,却还有新的味道。”
……
到了晚上,朱标真的就带着他们,回到了应天皇宫。
得知皇上驾临,应天皇宫里留守的宫人们纷纷出来迎接。他们有的是宫中的老人,伺候了朱元璋半辈子,又伺候了朱标许多年。最后也不愿前往北平,朱标就特旨恩赏他们可以留在应天皇宫养老。而有些则是新来皇宫的,原本也没想到,此生还有机会见到皇上皇后,所以一个个的也兴奋不已。
进了皇宫,朱标却没有前往奉天殿,和皇上寝宫。他们来到了那座太子东宫。虽然许久没有人居住了,但是宫人们还是打扫得一尘不染,里面的摆设也都跟从前相差无几。只是,缺了点人味罢了。
“黄粱一梦三十年啊,在这东宫的日子,又何止三十年?”
朱标摩挲着殿内的摆设,每一样东西,他都熟悉得很。在这宫里,他和常青儿喜结连理。也是在这座宫里,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常青儿当初差点离他而去,也是在这发生的事情。
“怀念么?好像还是有的。”
朱元璋逝世前夕,他们为了闯宫,而挖的地道,现在也已经填上了。但是那孤掷一注的时刻,仿佛就是昨天。
然后他们几人都没有再多说话,而是自己到了属于自己的房间,默默擦拭着属于过去的痕迹。
……
到了第二天,朱标敲开了常青儿的房门。
“还不快起床,昨天还说,要吃遍应天,玩遍应天呢。怎么今天就没动静了?”
打开房门,常青儿坐在床上,眺望着窗外的风景。
“皇上,我……想去看海?”
“今天就去?我们才在应天呆了一宿,不多休息一阵子?”
常青儿摇了摇头。
“不必了,我们之前呆了太久了。现在,也没什么好留恋的。毕竟宫殿一直都在这里,但是你在哪,家才在哪。”
朱标摸着胡子。
“那我们去哪的海?是去松江府,还是去绍兴一带?听说那里的海,景色不错。”
“就去最近的吧,我们要看的是海,不管哪里的海,不都是风景么。只是去之前,臣妾还有一个愿望。”
“你说。”
“臣妾想要从秦淮河,坐船离开应天。”
朱标抬头看向常青儿,而常青儿此时也红了脸。朱标也想到了当初,他们在秦淮河上,定终身。
“可以啊!”
……
秦淮河上,一艘游船缓缓行驶,身后还跟了一艘小船。小船上是一对年逾花甲的夫妇,正在品茶。而这对夫妇,正是当今大明的皇帝和皇后,就连撑船的人,也是大明锦衣卫的指挥使。
朱标拿起茶杯,恍惚之间,他好像回到了当初那个午后。也是同样的小船,同样的静默,只有河水流淌的声音,而且面前,也是同样的人。
当初的他,虽然雄才伟略,一腔热血,但是在感情方面根本上一窍不通。最后还得他老爹助力,而且也是人家女方主动。现在想想,确实有些可笑了。
波光粼粼,微风徐徐。恍惚之间,朱标又回到了那个下午。
“青儿,如果有下辈子,你还愿意嫁给我吗?”
突如其来的发问,不仅让常青儿愣住,羞红了脸。就连朱标自己的头脑也有些发愣。但是对面的人,一如从前。
“可以考虑啊!”
……
船尾的李三思:“过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还是那条河,还是那些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