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明着是教训贾东旭办事毛躁,实则是敲山震虎,给一旁的易中海提个醒。毕竟贾东旭是易中海的徒弟,徒弟犯错,师父脸上自然也无光。
易中海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夏东这是冲着自己来的,于是从头至尾都没怎么说话,只在一旁捻着手指,脸色沉沉的。
夏东见气氛差不多了,脸上重新堆起笑:“好了,说到底,贾东旭这也就是点小瑕疵,咱们车间整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丁建国,这段时间的表现大家伙儿都看在眼里,技术扎实,干活踏实。我打算破个例,让他参加下个月的五级钳工考试,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意见?”
这话一出,底下顿时静了静。最不服气的自然是易中海——五级钳工的名额向来金贵,他本想再熬些日子,让贾东旭试试,哪能让丁建国抢了先?但他精明得很,绝不会自己跳出来反对,只不动声色地瞥了眼身旁的贾东旭,轻轻咳嗽了一声。
贾东旭本就憋着一肚子火,刚才被夏东训得抬不起头,又被师父按着不让说话,此刻得了暗示,立刻像打了鸡血似的站出来:“夏主任,这恐怕不太合适吧?丁建国现在是四级钳工没错,可他晋升四级才多久?时间太短了,按规矩根本不具备考五级的资格啊!”
易中海在一旁慢悠悠点头附和,眼里带着几分“你看我说得没错”的意味。
这下张和平不乐意了——丁建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哪容得别人这么挤兑?他“嚯”地站起来,看着贾东旭:“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丁建国那手艺,早就够得上五级的水准了,有这能力不让考,难道就这么白白浪费着?依我看,夏主任这破例破得好!”
一车间里的议论声像滚油里泼了瓢水,“轰”地炸开了锅。几个相熟的老邻居围在机器旁,手里还攥着没放下的扳手,你一言我一语地搭着话,声音里满是对丁建国的认可。
“可不是嘛,丁建国这阵子是真下了苦功夫,天天下班后别人都走了,就他还在车间里琢磨图纸,手里的锉刀磨得比谁都亮,考个五级钳工真不算夸张。”
“就是,人家肯学肯钻,技术实打实摆在那儿,凭本事考试,有啥不行的?总比有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强。”
“再说了,夏主任都点头的事,还有啥好争的?夏主任的眼光,还能错了?”
可人群里也有易中海带出来的几个徒弟,见贾东旭被挤兑得脸色发青,立刻有人站出来帮腔。一个矮胖的年轻工人对着张和平沉下脸:“张师傅,您这话就不对了吧?厂里的规矩就是规矩,白纸黑字写着的,哪能说改就改?五级钳工考试有明文规定,必须在本岗位满三年才能报名,丁建国进厂才两年零三个月,凭啥破例?”
“就是,规矩要是能随便破,那以后谁还把厂规当回事?”另一个瘦高个徒弟跟着附和,眼睛瞟向丁建国,带着几分不服气,“贾师兄等了这么久都按规矩来,凭啥丁建国就能特殊?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张和平当即皱了眉,手里的活计往台面上一放,“当”的一声响:“话不能这么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丁建国技术怎么样,车间里谁没看见?上次那批精密齿轮,公差要求严到头发丝儿那么点,要不是他琢磨出个新法子,改进了夹具,咱们能提前三天完工?论本事,他早够五级了,多等那大半年纯属浪费人才!”
“本事再大也得守规矩!”矮胖工人寸步不让,脖子都憋红了,“要是人人都讲特殊,今儿你破个例,明儿他走个后门,厂里不乱套了?到时候还怎么生产?”
两帮人各执一词,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都快溅到对方脸上。连带着周围的工人也分成两派,有帮丁建国说话的,觉得他技术硬该破例;也有替贾东旭抱不平的,觉得规矩不能动。车间里顿时热闹得像早市的菜市场,机器的轰鸣声都压不住这股嘈杂。
丁建国站在中间,手里还捏着刚磨好的钻头,眉头微蹙——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让夏主任难做,更不想跟贾东旭闹得太僵,正准备开口说“要不我再等一年”打圆场,就听夏东清了清嗓子,那声音不大,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好了,都少说两句。”
喧闹声瞬间像被掐断的电线,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一下集中在夏东身上,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夏东没看别人,双手背在身后,径直看向贾东旭,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你刚才说,要我遵循规矩?”
贾东旭梗着脖子,腰杆挺得笔直,像是占了天大的理,声音都拔高了几分:“是啊!夏主任,您虽然是车间主任,也不能坏了厂里的规矩吧?这考试章程写得明明白白,哪能说改就改?要是我把这事捅到厂长那儿去,怕是对您也不好看。”
站在一旁的易中海心里“咯噔”一下——这傻小子怎么还敢威胁主任?他刚想上前一步,开口打圆场说“东旭年轻不懂事”,就被夏东一个冷冽的眼神制止了,那眼神像是在说“这儿没你的事”。
夏东慢悠悠地点了点头,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眼神却透着几分冷意:“好啊,贾东旭,你说得确实没错,凡事都得遵循规矩,这话在理。”
贾东旭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腰杆挺得更直了,得意地瞥了丁建国一眼——那眼神里的嚣张几乎要溢出来,仿佛在说“你看,主任都得听我的”。他等着夏东接下来宣布取消丁建国的考试资格,心里早已乐开了花,连手都悄悄攥成了拳。
谁知道夏东话锋一转,目光依旧牢牢锁在贾东旭身上,语气平淡却字字清晰,像锤子砸在铁板上:“既然你说凡事都要按规矩来,那你的考试也别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