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兰溪被说得脸一阵红一阵绿。
还不等她说话,又是一个鸡蛋朝她打来,还没反应过来,又是一个鸡蛋打过来。
不只是鸡蛋,还有青菜烂叶,都朝她打过来。
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还有无穷无尽的谩骂声。
终于,她自己都受不了了。
气得跺脚,哭着跑开了。
李云暖看着这一幕,心里暗叹婆母也是个会骂人的性子啊。
不好惹,惹不起!
萧兰看了她一眼,她的表情很难让人看不透,她道,“就这种水平的人,也够你费半天心思?”
李云暖,“???”
“就这样的人,你竟然还会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拿你的身世开玩笑?”萧兰又说了一遍,语气有些微恼,“真是够让人糟心的。”
李云暖,“………”
“母亲又何必同这样的人置气,不过是虚的,我怎么可能不是我爹娘的女儿,姐姐的妹妹,行得正坐得直,也不怕什么。”李云暖道。
一番大道理出口,倒是把萧兰噎住。
“对啊,萧夫人,世子夫人说得没错,行得正坐得直,不用怕小人,有大家伙看着呢。”
婆媳两人的对话没有刻意隐瞒,众人都能听见,还出声帮李云暖在婆母面前说话。
萧兰顺着声线看过去,她眸光闪了闪,“我若是没记错,你是吏部侍郎刘员外的儿子吧,自己家的龌龊事还没解决清楚,就开始插手别人家的事情了?”
众人,“………”
“别以为本夫人看不出来你的心思,我奉劝你还是收好你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思,别在本夫人面前耍小心眼。”
京中明白人都知道,刘均私底下的生活难以言耻,这些人愿意跟他说话,也都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
对于他本人,想与之结交的没几个。
那刘均只是想在李云暖面前搏个好感,没想到会被当众点破,他自觉也没有面子。
轻哼了一声,转身进了醉香楼。
萧兰只是轻轻的瞥了一眼,然后也进了马车。
李云暖见状也让高风驾车去左相府。
马车一路往左相府驶去,有了醉香楼的一出,没人敢上前打扰,一路无事。
马车停在左相府。
左相和左相夫人早已等在门口。
李云暖下车时,看见门口两座大石狮,威武壮观。
门牌匾{左相府}几字,依旧那么气派。
这字还是左相李安亲手提上去的。
李云暖站稳,眨眨眼睛,甜甜的喊了一声,“爹,娘。”
左相夫人闻言先落了泪,伸手捂住眼睛。
李云暖连忙上前抱住她,“娘,我回来了。”
左相夫人兰梅是个感性的人,看见女儿和亲家母平安回来,喜极而泣。
左相看了自己夫人一眼,没有阻止。
李云暖见状连忙走过去,抱住兰梅,“娘,女儿回来了。”
“你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左相夫人揉了揉眼睛,语气哽咽,“从来没出过远门,没想到一出就是这么远。”
“娘,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李云暖替她抹去眼泪,笑着调侃,“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站在门口哭哭啼啼,也不怕别人笑话您。”
左相夫人闻言瞪了她一眼,“怕什么,都是半截身子入土了的人,还怕什么!”
“是是是,您不怕,但是您亲家母也在,您就不怕面子挂不住?”李云暖连忙附和点头,偷偷笑话她。
果然,左相夫人一噎。
往李云暖身后的马车看去。
萧兰跟在身后下马车,站着没动,静静的看着她们母女俩叙旧,见她们看过来,她随和的笑笑,“无妨,亲家母不用在意。”
左相夫人,“………”
左相适当开口,“先进屋吧,有什么进屋说。”
几人没有意见,左相就招呼她们进屋。
萧兰不是第一次来左相府,李云暖和陆行简得圣旨赐婚,她来过府上。
对左相府的建造结构有一定了解。
知道这条路是通往她们的会客厅。
左相夫人同萧兰走在一处,她道,“你性子烈,当日一把火烧了护国公府,带着人逃走,等京兆府赶来的时候,护国公府已经被烧得差不多了,边关战事吃紧,南夷太子又入了京,找不到下落,陛下派出皇家暗卫出动寻你,也未曾寻到,之后东宫太子府也遭受南宫煌其害,一大堆事情堆积如山,朝廷上下忙得焦头烂额,倒是护国公府,陛下还尚未安排人修复。”
萧兰闻言轻嘲,“忙得焦头烂额,也没见他忙出什么名堂。”
兰梅闻言立马捂住她的嘴,有些就惊恐,低声道,“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不怕落入陛下的耳中吗?”
萧兰翻了个白眼,反问,“你对你府上的人这么不信任?”
兰梅一噎,有些无语,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嬷嬷,嬷嬷意会,连忙往前走去,秉退了周边干活的人。
兰梅见周围没人了才放心道,“不是不信,是不敢信。”
萧兰挑眉。
兰梅叹了一口气,“那南夷太子竟然能悄无声息的进京,干出一番坏事之后,还能悄无声息的离开京城,就连皇家暗卫都寻不到追不到,我不敢信啊。”
萧兰皱眉,“东宫怎么了?”
她离开这么久,还不知道东宫发生了何事。
兰梅闻言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左相,见左相一脸正气的看着前方,似乎不在意她们的聊天的内容。
女儿也尖着耳朵听。
她才道,“太子妃被人玷污了。”
萧兰猛地停住脚步。
睁大了眼睛看着兰梅,一脸不可思议。
“太子妃不堪受辱,自尽在房中。”兰梅道。
李云暖闻言也惊讶。
太子妃?
赶紧在记忆中搜索,太子妃?
是一名民间女子,没有任何母族背景,只因某日太子出京办事遇害,是太子妃巧合之下救下太子,太子为报其恩,以太子妃之位相娶,照顾她后半余生。
陛下对此没有意见,朝中重臣虽有怨言,但都被太子压回去了。
皇后虽有怨言,但见丈夫和儿子都没意见,她的意见也不被重视。
好在太子妃也是个知礼的,一直规规矩矩,从不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