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人指定完了。”
从饭店出来,孙立还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这帮毛孩子也忒狠了,抡着武装带就往人身上抽,还是带着铁卡子的那头,等那人被拖走的时候,满头满脸都是血。
“城里咋乱成这样了?”
“乱?”
孙立看向李天明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什么稀有生物。
“那是你们村里忒太平了,都是本乡本土的,就算是揪斗,也念着人情,没有人下死手,你换一个地方试试,去年年底,一个学校的学生分成两派搞武斗,全都动枪了。”
咝……
李天明闻言不禁咋舌,这种事以前也只在电影里,书里看见过,还以为那是艺术加工呢。
“没人管?”
“谁管得了,一帮生瓜蛋子,被人给扇呼起来了,都觉得自己才是革命的,别人都是反动派。”
还真像孙立说的这样,李天明现在无比庆幸,自己生在农村,还是李家台子这种宗族势力强大的地方。
时代洪流都没能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不然的话,就他做的那些事,不光蹲牛棚没他的份,大西北的沙子怕是都啃不上。
“无产阶级wh大革命万岁!”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造反无罪,革命有理!”
一排大卡车从两人面前驶过,车上押着头戴尖帽子的“坏分子”。
俩人赶紧躲到一边,乖巧得像两个刚过门的小媳妇儿。
等卡车走远了,孙立也皱起了眉。
“最近这些日子是怎么了?闹腾得更凶了。”
“不会对……上面有影响吧?”
不知道又来了啥运动,李天明也只能祈祷不会对王作先造成影响。
“说不准,现在这年头,刮起一股风,谁知道轮着谁倒霉。”
意识到自己说的有问题,孙立讪讪地闭了嘴。
“走,回厂里。”
外面乱糟糟的,还是在厂里苟着安全。
炼钢厂行政楼,李天明见到孙福满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对方满身的疲惫。
社会上刮起来的风,不可能影响不到厂里。
如今这年头,哪里都有积极分子,都有想要借机上位的人。
孙福满最近也是心累,今天批这个,明天批那个,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捎带上。
最近三产搞得红火,免不了被人给盯上。
上午开会,孙福满做了三万字的检讨,应对有人给他安上的山头主义的罪名。
好在工作成绩突出,又紧靠厂革委的一把手,这才没出大事。
“孙叔,要是这样……配件的订单,您还接吗?”
李天明不由得担心,要是钢厂没办法继续供货的话,村里的生产怎么办?
“接啊!怎么能不接,天明,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指望着你给的订单吃饭吗?”
三产发展起来,提前退休的老职工大量被返聘,还有一部分职工家属,现在单单是三产配件厂就有500多人。
而这500多人的背后,就是500个家庭。
不接订单,那些职工靠什么生活?
孙福满虽然是个投机分子,身上有些小毛病,但心里还是装着大家伙的。
更何况,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就要展现出应有的价值。
“我这边你不用担心,不就是做检讨嘛,以前怎么干,往后还怎么干。”
运动进行了这么久,孙福满也早就习惯了。
特别是像他这种不但能保住自身,还能趁机往上爬的,哪能没有点儿政治智慧。
遇到事就慌,啥也干不成。
“天明,这次去广州,收获不小吧?”
孙福满看着手上的订单,今年三产的生产任务是没问题了,心里也是喜不自胜。
李天明还是捡着能说的,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说得虽然简单,可孙福满还是从中得到了不少信息。
尤其是……
李天明如今在王作先心里的份量,似乎非常重啊!
只可惜这小子没有进入体制内的打算,不然的话,凭他的聪明劲儿,再加上王作先的器重,用不了多久就能爬到他的头上去。
像这样的人自然要尽力交好,可不能轻易得罪了。
否则李天明随随便便在王作先面前念叨两句,他恐怕都吃不消。
该怎么示好呢?
将好处给李天明,似乎太刻意了,那就只能从他身边的人入手了。
“交货时间没问题,我这边亲自抓,你只管放心。”
“孙叔,那就……麻烦您了。”
孙福满笑着摆了摆手:“说这话就见外了,你们也是出口为国家创汇,我们做些工作也是应该的。”
李天明接下来还要去电机厂,待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孙立,替我送送天明。”
说着,朝孙立使了个眼色。
孙立会意,把李天明送下楼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纸箱子。
“不是啥新鲜玩意儿,带回去给弟弟妹妹尝个鲜。”
礼尚往来的事,李天明自然不会拒绝。
箱子里是两个西瓜,还有一条火腿,其他的像奶粉、麦乳精、点心、糖之类的也有不少。
目送李天明离开,孙立上了楼。
“大伯,您还有事啊?”
“李天明那个堂弟现在在哪个工段?”
“您是说李天会?炼钢车间的中包工,昨天结婚请假回家了。”
“你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他调个岗,我记得你说过,李天明的大舅子也在厂里。”
“宋晓军,他们两口子都在。”
“他……”
孙立忙道:“大伯,天明和他大舅子关系并不好,当初天明的媳妇儿下乡,就是因为这个宋晓军的媳妇儿,把她的岗位给顶了。”
那就算了。
孙福满是想向李天明示好,要是帮错了人,岂不是在结仇。
孙立也猜到了孙福满要干什么。
“李处长是天明的亲大伯。”
李学军?
孙福满自然知道这层关系,可是李学军现在已经是后勤处的处长了,难道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
“大伯,李处长现在住的房子才70平,老大结婚搬出去了,可家里还有5个孩子,李处长还养着瘫痪在床的丈母娘……”
这倒是个好机会。
孙福满想着,一把抓起了桌子上的电话。
“沈科长吗?来一下!”
没几分钟,房管科的沈科长便到了。
“我记得职工小区还有一套三室的房子空着。”
沈科长也是个人精,领导这么问了,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是以前马书记住的,马书记去了大三线以后,一直空着呢。”
“面积有多大?”
“95.8平米。”
孙福满点点头。
“李学军处长家的居住条件很困难,不知道申请过新的住房吗?”
“申请过,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合适……明白了,明白了,我这就通知李处长换房。”
之前没有合适的,现在领导都发话了,还能没有。
“还换什么,李处长的大儿子不是结婚了吗?现在住的那套房子……”
“明白了。”
沈科长说着,心里止不住地泛酸,他家的居住环境也紧张,八口人挤在一间不到70平米的房子里。
可却谁惦记过他。
唉……
李学军正忙着学习文件,突然接到通知,申请住房居然通过了。
本来他还真没抱多大期望,身为后勤处的处长,厂里的住房有多困难,他自然清楚。
通知了严巧珍,两口子一起去看了新房,等在这里的并不是沈科长,而是……
“李处长,请进吧。”
孙立笑着把李学军和严巧珍给迎了进去。
简单介绍了一下房子的情况,孙立留下钥匙就准备离开了。
临走前,状似无意地说了句:“天明今天来厂里了。”
呃?
“哦,对了,您家现在住的房子,分给天满他们两口子了。”
什么?
李学军两口子都是一惊。
等到想要细问的时候,孙立已经下楼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