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
熹妃正沉浸在悲痛中,因为贵妃母子,福萱的内心充满了悲凉
弘历看着母亲如此,也非常难过,“额娘,您这些日子多去翊坤宫看看贵妃吧,恐怕大限之期不远了。”
“好,我会去的。如今你们就剩下兄弟三人了,皇上的皇子和先帝比起来那是少多了。”熹妃无奈地说道。
“额娘不必为此烦恼,皇子数量不在多,在于精,儿子多了,惹是生非、酒囊饭袋的也多了,所以圣祖晚年才身心俱疲,一大部分精力都在处理这些皇子们造成的烂摊子,这些皇子争权夺利,胡作非为,造成国家不宁,本朝就绝对不会如此,儿子和弘昼兄弟情深,请额娘放心。”
“你和弘昼我倒是不担心,但是那个弘时.....”,熹妃提起弘时有些忧心忡忡。
“额娘不必担心弘时,他.......已经出局了。”弘历此时露出一丝深沉的微笑。
熹妃看着儿子,意识到弘历早就长大了,心思也逐渐细腻成熟,她微微点了点头,但是神情还是有些难过。
“额娘,儿子如果没猜错,您还在为福惠难过吧。”
“是啊,福惠是个好孩子,彬彬有礼的,怎么就.....我想起来就揪心。”熹妃说着又流出了眼泪。
“其实儿子也难过,但是人各有命,天意难违,况且,福惠此时离开,也为皇阿玛解决了一个难题。”弘历平静地说道。
“哦?什么难题?”熹妃听儿子这么说倒是有些意外,怎么福惠的死会解决难题呢?
“额娘,年羹尧权势日盛,此前他就行僭越之事,皇阿玛没有计较,一是因为他战功赫赫,二是因为贵妃母子,年羹尧已经是彻头彻尾的皇亲国戚了。”弘历压低了声音说道。
“你的意思是.....”,熹妃还是有些没明白。
“外戚过于权势熏天对于朝廷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更可怕的是西北的战事依赖于年羹尧,如此更会催生他的妄自尊大,如果他的亲妹妹身居贵妃之位,而且还有皇子,很难保他不起不该有的心思。”
弘历说的是那样的严肃,熹妃看了都觉得有些畏惧的感觉。
“但是,年羹尧是进士出身,不是那些行伍起家的,应该不会如此放肆吧。”
熹妃心里其实认为年羹尧是个读书人,从年贵妃身上可以看出,他们家教应该很不错的。
“不,人的想法是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年羹尧也是一样,他的出身还无法让他接住现在的地位,额娘难道忘记了,年羹尧已经僭越了,让外面的大夫进宫给贵妃母子看病,这是忌讳,作为臣子根本不该开口,但是他依旧提出来了。皇阿玛碍于年羹尧刚取得了青海大捷,所以不便拒绝,这就是胁迫皇上,不是忠臣所为。”
弘历说这些话的时候是那样的严肃,那样的郑重其事,熹妃都看出来弘历对于年羹尧很是不满了。
“弘历,你的意思是如果福惠不死,未来的情况很可能是朝廷中会有大臣支持册立福惠当皇太子?”
熹妃确实没有想到这一层。
“是的,额娘,而且儿子敢保证,这样的大臣在未来还不在少数,他们会谄媚年羹尧,从而对皇阿玛形成压力,一旦情况如此,皇阿玛也会非常为难的。毕竟真的要册立幼子是需要勇气的。”
弘历凝视着熹妃的眼睛。
熹妃也沉默了,她握紧弘历的手,最终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如果福惠当真不死,未来朝堂的情况还不定会怎么样,也许这是老天爷的意思吧。”
熹妃和弘历都没再说话,母子二人唯有感叹着这样的天意,总会有人牺牲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