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走出名剑山庄,夕阳的余晖洒在地上,给四周镀上了一层金色。叶鼎之心中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萧兄,方才百里小公子施展了那西楚剑歌,你怎么不出手抓他呢?换做旁人,可是求之不得的立功机会。”
萧澈微微眯起眼睛,望向远方,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语气平静地说道:“并非是我不想抓,只是此事牵涉甚广,不宜大张旗鼓地处置。西楚剑歌虽意义不凡,但镇西侯向来忠心耿耿,我相信他没有谋逆之心。贸然处置百里小公子,只会徒生事端,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他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接着说道:“而且,我还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尽快赶回天启城处理。二位若是有空前往天启城,一定要记得来找我,咱们再把酒言欢。叶兄,王兄,就此别过,望二位多多保重。”
叶鼎之微微颔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敬意,抱拳道:“萧兄放心,我二人记住了。你一路奔波,也望多加保重。”
王一行也跟着抱拳道:“萧兄,后会有期,保重。”
萧澈微微点头,回以抱拳之礼,随后转身,大步朝着前方走去,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叶鼎之和王一行望着萧澈离去的方向,伫立片刻后,也各自转身,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征程。
萧澈心急如焚,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地赶回了天启城。
平清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太安帝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不安与疑惑。
浊清走进殿中,行礼之后,开口禀报道:“陛下,此次在剑林,有人施展出了西楚剑歌。”
太安帝闻言,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震惊之色,大声质问道:“你说什么?西楚剑歌?当年百里洛陈率军攻打西楚,致使西楚灭亡,剑仙儒仙皆已陨落,怎么可能还会有人用出西楚剑歌?到底是谁?”
一旁的浊清微微欠身,恭敬地回道:“陛下,施展西楚剑歌之人,正是百里东君。”
“百里东君?百里洛陈的独孙?”太安帝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讶,也有一丝隐忧。
浊清接着说道:“陛下,北辰王当时也在剑林之中,并且还取走了一把仙宫品剑,名为‘六合天一’。”
太安帝的神情微微一松,连忙问道:“小十一也在那里?他有没有事?”
浊清微微点头,说道:“陛下放心,北辰王殿下并无大碍,想必此刻应该已经在赶回天启城的路上了。”
太安帝缓缓坐回龙椅,微微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努力平复心中的波澜。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烛火摇曳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萧澈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直接入宫。刚踏入宫门,便迎面遇上了萧若风。萧澈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连忙拱手唤道:“九哥!”
萧若风一见萧澈安然无恙,原本紧绷的脸上瞬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快步上前,激动地说道:“小十一,你没事真是太好了!此前听闻你失踪的消息,可把我们急坏了,我这心里一直悬着,没个踏实。”
萧澈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感激,轻声说道:“让九哥为我忧心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萧若风上下打量着萧澈,笑着说道:“听说你去了剑林,还得到了一把宝剑?”
萧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没错,还真让我取到了一把好剑。九哥这消息可真是灵通,什么事都瞒不过你。”他微微一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接着问道:“对了,九哥,镇西侯参加大朝会之后,已经离开天启城了吗?”
萧若风微微点头,说道:“已经走了。”
萧澈长舒了一口气,神色放松了许多:“那就好,我这一路赶来,心里一直担心会出什么变故。”
萧若风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关切,问道:“听你这意思,你见过百里小公子了?”
萧澈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当时我就在现场。九哥,这件事不能贸然抓人,否则定会引起北离局势的动荡。幸亏镇西侯提前一步离开了天启城,不然父皇和文武百官怕是不会轻易放他走的。”
萧若风微微颔首,深以为然,抬手示意道:“先进殿吧,父皇等着呢。”
说罢,两人并肩朝着殿内走去,身影逐渐消失在宫门深处,只留下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的身后,映出长长的影子。
萧若风和萧澈一同踏入殿内,齐齐下跪行礼,高声说道:“儿臣参见父皇。”
太安帝看到安然归来的萧澈,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说道:“回来就好。朕问你们,对于百里东君的事,你们有何看法?”
萧若风微微抬头,神色凝重地说道:“父皇,依儿臣之见,此事切不可闹大。仅仅凭借一套剑法,实在不足以证明镇西侯怀有谋逆之心。我们需谨慎行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萧澈也紧接着说道:“父皇,儿臣当时就在现场。百里小公子是由他舅舅温壶酒带去剑林的。据儿臣观察,温壶酒似乎并不知晓百里东君会西楚剑歌一事。而且,儿臣觉得,很可能无人知道百里东君会这西楚剑歌,或许他是从别处偶然学得也未可知。不过,既然百里东君会西楚剑歌,那就说明西楚剑仙极有可能还尚在人世。儿臣恳请父皇恩准,让儿臣前往乾东城,抓捕西楚余孽。”
太安帝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思索,问道:“你的意思是,百里洛陈也不知道这件事?”
萧澈坚定地点点头,说道:“他究竟知不知道,有没有谋逆之心,儿臣去一趟乾东城便可知晓。”
太安帝微微颔首,又说道:“你的督察司刚刚成立不久,你可有把握将西楚剑仙带回来?”
萧澈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说道:“儿臣愿竭尽全力一试。”
太安帝接着问道:“那百里东君又该如何处置呢?”
萧若风略作思索,缓缓说道:“父皇,学堂大考即将开始,儿臣认为可以以学堂之名将百里东君带回天启,如此一来,既可以对他进行教导和约束,也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太安帝陷入了沉思,没有立刻回应。
萧澈见状,补充道:“父皇,九哥所言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这样做,既能周全镇西侯府的颜面,给镇西侯一个台阶下,又能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太安帝微微点头,又看向萧澈,问道:“抓捕西楚剑仙,你当真有把握吗?”
萧澈恭敬地问道:“敢问父皇,若是将西楚剑仙抓回来,您打算如何处置他?”
太安帝眉头一皱,说道:“什么意思?西楚余孽难道不该诛杀吗?留着他们,难不成还能养虎为患?”
萧澈不慌不忙地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即便将西楚剑仙带回来,也不能杀他,反而应该许以官位。”
太安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说道:“继续说。”
萧澈深吸一口气,侃侃而谈:“父皇,杀了他也无济于事,倒不如物尽其用,将他收归己用。西楚灭国之后,还有众多西楚遗民,而西楚剑仙在西楚威望极高。若是能让他为我们所用,哪怕只是在学堂担任个先生,不做别的,也能帮我们收拢人心。而且,这更能彰显父皇您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同时也能安抚镇西侯府的心,让他们对皇室更加忠心。”
萧若风也连忙附和道:“父皇,十一弟所言极是。这件事若是处理不好,极有可能让镇西侯府与皇室离心离德。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还望父皇三思。”
太安帝微微皱眉,说道:“能杀了他都已经不容易了,你还想将他活着带回来,十一,你可想清楚了?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萧澈坚定地说道:“只要父皇肯网开一面,放他一马,儿臣愿拼尽全力一试。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太安帝思索片刻,终于说道:“行,这件事就由你们二人去办吧。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谨慎行事。”
萧若风和萧澈齐声说道:“儿臣遵旨。”随后,二人起身,恭敬地退下,准备着手去办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