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甬城刘府,夜幕已然降临,万籁俱寂,只有偶尔的几声犬吠划破夜空的宁静。然而,刘府的主人刘池却心急如焚,因为他的儿子刘浩然至今仍未归家,而负责保护刘浩然的人也失去了联系,仿佛人间蒸发一般。
刘池心急如焚,坐立难安。他焦急地在府中踱步,眉头紧蹙,心中暗自思忖着各种可能的情况。终于,他下定决心,派遣府中的家丁们四处去寻找刘浩然的下落。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家丁们带回的消息却令人失望——他们一无所获,仿佛刘浩然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一般。刘池的心情愈发沉重,他开始担心起儿子的安危来。
就在这时,平日里与刘池往来较为密切的一些官员纷纷登门拜访。他们显然也是听闻了刘浩然失踪的消息,前来询问情况。刘池面色凝重地接待了这些官员,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一道来。
“浩然也没有回来,我已经派人去寻找了,只知道他们出了城,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了。”刘池皱着眉头说道,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其中一位官员插话道:“会不会是被人绑票了?让我们交赎金?”这个猜测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心头一紧。
刘池沉思片刻,摇头道:“东州那里的土匪,早在镇北王的清剿下就销声匿迹了,应该不会是他们所为。我想,也许浩然是去哪里玩耍,忘记让人回来报信了吧。”尽管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并没有底,毕竟刘浩然一向懂事,不太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些人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显然,他们意识到一定是发生了某种意外情况,但究竟是谁在甬城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呢?
众人议论纷纷,刘池站出来说道:“在甬城,能有如此能耐的人,恐怕唯有镇北王了。然而,以镇北王的身份和地位,他又怎会对几个孩子下手呢?这其中必定另有隐情。”
正当众人苦思不得其解之际,负责寻找刘浩然的人匆匆赶了回来。他气喘吁吁地向刘池禀报:“大人,属下已查明,公子出城后确实未曾归来。而且,据可靠消息,今日镇北王也出城了。”
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在场所有官员的心上。他们对自己的儿子心知肚明,这些公子哥们平日里骄横跋扈、肆意妄为,若是真的不小心得罪了镇北王,恐怕不仅会给自身带来杀身之祸,还会牵连到整个家族。
一想到这里,这些官员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动用各种关系去打探镇北王今日出城的具体情况。
经过一番紧张的调查,最终证实了镇北王确实出城了,而且出城的时间与那些公子哥们非常接近。这个消息如同一把高悬在头顶的利剑,让这些官员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不安。
卫青云忙碌了整整一夜,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迅速启动了谛听如有的人员,下达了一项紧急任务——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官员的详细情况送到甬城。
与此同时,周宁也没有闲着。他命令铁牛对那些被抓的公子哥们进行审讯。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公子哥们,在铁牛还未动刑之前,就纷纷如竹筒倒豆子一般,痛快地交代了自己所犯下的种种罪行。
今天,周宁起得格外早。他迫不及待地拿起铁牛送来的供词,仔细阅读起来。然而,越看他的脸色就越阴沉,最后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猛地将桌子上的砚台砸得粉碎。
“这和大周的官员有什么区别?不,他们比大周的官员还要可恶!”周宁怒不可遏地吼道,“这些公子哥仗着家里的权势,不知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真是杀他们一万次都难解我心头之恨!”
铁牛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周宁的怒骂,一句话也没有说。他自己也是穷苦人出身,深知百姓的疾苦。如今关外九城一片繁荣,官员们对待百姓可谓是爱民如子。可没想到,这东州的官员们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简直是无法无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直到了午时,卫青云才一脸疲惫地前来拜见镇北王周宁。他从怀中掏出了收集到的情报,递给了周宁。周宁接过情报,缓缓展开,仔细阅读起来。
据情报显示,关外九城的官员问题相对较少,北元和棒子国的情况也较为稳定,然而,东州的官员却存在诸多问题。在东州,清官寥寥无几,大多数官员都贪污腐败。
这些清官大多是从关外九城提拔而来的,当初为了稳定东州局势,对原有的官员委以重任,林清平亲自处理了这些事务,本以为可以解决问题,却未曾料到会留下如此严重的后患。
卫青云得知这一情况后,果断动用了谛听的紧急传递情报的方法,将消息迅速传递给林清平。而这,其实也是卫青云有意为之,他故意让林清平知晓此事。
当林清平看到卫青云留给他的情报时,他震惊得几乎要晕厥过去。他万万没有想到,东州官员的胆子竟然如此之大,不仅贪污腐败,还胆敢欺瞒他。这下,他终于明白镇北王为何会如此愤怒了。
林清平心中跟明镜儿似的,根本无需猜测,便已然知晓镇北王周宁意欲何为。于是乎,他当机立断,精挑细选了诸多官员,旋即亲自率领他们马不停蹄地赶赴甬城。可以想见,这一次东州官场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无数人头恐怕都要落地。
周宁强压心头的怒火,面色阴沉地斥责道:“你们谛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这些重要情报为何未能及时送达本王手中?难道你们就只晓得搜集打仗的情报不成?”
仅仅一夜之间,便整理出如此海量的情报,显而易见,谛听其实早就将这些情报收集齐全了,只是并未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罢了。毕竟,谛听主要负责的乃是军方的情报工作。
卫青云见状,有心想要解释几句,然而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实在是不知该从何说起。毕竟,这确实是谛听情报网的严重失职。
周宁见状,摆了摆手,对卫青云说道:“这些事情怪不得你,本王早就应该将军方和内部的情报分而治之,如此一来,便不会出现今日这般混乱的局面了。”
卫青云赶忙躬身施礼,诚惶诚恐地说道:“王爷,此事确系谛听之过,请王爷责罚。”
周宁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思忖着究竟该让谁来负责监视那些官员。这个人不仅要深得他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其品行必须正直无私,如此才能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
就在周宁苦思冥想之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的身影——王一天。自从歇源的歇族重骑兵抵达之后,王一天的处境变得颇为尴尬。
然而,王一天对周宁的忠诚度绝对毋庸置疑。此外,他并非大周人士,这一点使得他在执行任务时能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再加上王一天自身武艺高强,完全有能力胜任此项重任。
想到这里,周宁当机立断,立刻派人去传唤王一天。待王一天到来后,周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王一天听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镇北王给予他如此巨大的权力,不仅可以监察百官,甚至还能缉拿奸细、负责大案,而他的顶头上司唯有镇北王一人。可以说,他的地位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王一天也深知这个位置注定是孤独的。毕竟,他所要面对的是众多官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但即便如此,王一天还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周宁毫不犹豫地将负责检察百官的谛听人员交由王一天管理,并赋予他自行招募人手的权力。不过,周宁也提出了唯一的条件,那就是所招募之人必须身世清白、为人正直。
为了方便管理和工作开展,周宁特意为他们赐名“缉查司”。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减轻卫青云的工作压力,还能确保及时处理官员们的问题,实现相互协作,提高效率。
紧接着,周宁便着手处理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王一天率领着缉查司的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在东州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抓捕行动。只要证据确凿,无论涉及到什么身份地位的官员,都难逃被缉查司带走的命运。一旦进入缉查司的牢房,即便是那些嘴巴最严实的人,也难以抵挡住审讯的压力,最终都会被撬开嘴巴,交代出实情。
如今的东州官员们可谓是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更是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缉查司的人会突然找上门来。而那些已经被关进缉查司大牢的人,无一不是罪证确凿的官员,没有一个是清白的。
短短半个月时间,东州的官员竟然有一半都被缉查司抓走了,使得缉查司的大牢里人满为患。不仅如此,牢房里的刑具上也沾满了鲜血,这无疑给其他官员带来了极大的震慑。
在这个充满权谋与利益的世界里,缉查司的司长王一天以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而闻名。他丝毫不给任何人面子,也绝不会收取任何贿赂或好处。
有一次,缉查司的一名小队长收受了一些好处,这一行为被王一天发现后,他毫不犹豫地当众将这名小队长的脑袋砍掉,以儆效尤。
不仅如此,那些为贪官求情的人,也都被王一天毫不留情地抓进了大牢里。每天,弹劾王一天的折子如雪片般飞来,但周宁却对这些折子视若无睹,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将它们扔到了一边。
然而,每一次王一天抓捕官员,都是经过周宁的批准的。这意味着,这些被抓捕的官员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基本上都是铁证如山,罪有应得。
就在这时,林清平匆匆赶到了甬城,并第一时间前来参见镇北王。他满脸愧疚地说道:“王爷,东州的事情都是我没有处理好,是我的责任。”
周宁面无表情地凝视着林清平,缓声道:“如今关外九城已然风平浪静,再无任何后顾之忧。你此后便留居东州,自即日起,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林清平闻言,心头猛地一震,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他深知镇北王虽未正式称帝,但实际上却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此刻镇北王如此言语,显然是有了称帝的打算。
周宁似乎看穿了林清平的心思,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道:“你莫要胡思乱想,这不过是一个官职罢了。目前本王尚无称帝之意,若本王贸然称帝,太子与二皇子必定会联手对付本王。”
林清平赶忙躬身施礼,惶恐道:“王爷深谋远虑,下官愚钝,未能领会王爷的深意。”
周宁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东州半数官员现已被拘捕,其中多数皆难逃死罪。你需尽快物色合适人选接替他们的职位,此事全权交由你负责安排,本王自会直接批准。”
林清平闻听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是王爷对他的莫大信任,毫不担忧他会借机培植自己的势力,结党营私。
在东州官场,这场风云变幻的大戏已经持续上演了整整一个月。镇北王的雷霆手段让人瞠目结舌,他竟然一举斩杀了数万人!这可是镇北王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牵连众多官员,足见他对这次事件的愤怒程度。
那些问心无愧的官员们,则一个个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他们因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而得到了镇北王的赏识和重用,被委以重任,肩负起更重要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