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另一边,月朗星稀,此处乃是一处世外桃源,村中仅有是数十户。
一间屋舍之内,传来“吱呀”一声,房门缓缓被打开。
萧峰手捧着一坛酒,身后跟着一张小板凳,从屋子中悠然地走了出来。
他将小板凳轻轻放下,然后一屁股坐了上去,自顾自地给自己灌了一口酒。随后,萧峰静静地凝视着夜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萧峰猛地抬头望去,原来是自己的养父乔山槐。
“爹,您怎么还没睡啊?”萧峰关切地问道。
乔三怀轻轻叹了口气,随即把自己手中的凳子也放在了萧峰的身旁。接着,他一把夺过萧峰手中的酒坛,毫不犹豫地给自己灌了一大口。
这一口酒下肚,乔三槐顿时感到一股火辣的感觉从喉咙中涌出,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开始咳嗽起来。
萧峰见状,急忙伸手给乔三槐拍打后背,焦急地问道:“爹,您没事吧?”
咳嗽了好一会儿,乔三槐才逐渐顺过气来,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声音略带沙哑地说:“没事!”
喘了几口气之后,乔三槐直起腰,目光如炬地看向萧峰,关切地问道:“峰儿,在想什么?从昨日开始,我就察觉你状态不对劲,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萧峰眉头微皱,沉吟片刻,随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略带迟疑:“是这样的,我在想我一个朋友的事!”
听到萧峰如此说,乔三槐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饶有兴致地追问:“朋友?男的女的?”
萧峰的脸色瞬间泛起一抹红晕,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是……是女的,叫阿朱!”
见到萧峰这副扭捏的模样,乔三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调侃与戏谑:“女的?哈哈,看来我的峰儿有喜欢的人了!”
笑了一会儿之后,乔三槐拍了拍萧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峰儿,既然有了喜欢的人,为何不带她前来见见爹娘?”
萧峰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
过了片刻,他才轻声说道:“是这样的,爹,阿朱从小便不在爹娘的身旁,如今,她刚刚与爹娘相认,正沉浸在与亲人团聚的喜悦之中,所以此刻正在她爹她娘那里。”
听到这话,乔三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感慨地说:“原来如此啊!”
萧峰也跟着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乔三槐再次给自己灌了一口酒,不过这次,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咳嗽。
他默默地品味着酒的滋味,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自己喝了一口之后,乔三槐将酒坛递给了萧峰。
萧峰接过酒坛,毫不犹豫地给自己灌了一大口酒,酒水顺着他的喉咙流淌而下,带来一阵灼热的感觉。
乔三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所以这两日,你一直不在状态,是想到了那个叫阿朱的姑娘,你怕她出什么事吗?”
萧峰微微颔首,随即便将阿朱的真实身份和盘托出:“阿朱的身世非同一般,她乃是大理国的公主。”
“此次阿朱返回大理,正是要正式接任这大理公主的身份。”
乔三槐闻听此言,不禁眉头紧蹙,面露忧色:“峰儿啊,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大理国的皇帝怎会愿意让大理的公主下嫁于我们呢?”
在这个时代,礼法森严,婚姻嫁娶向来注重门当户对,如此悬殊的身份差距,实在令人担忧。
高山还以为,萧峰这两日神情恍惚,或许正是因为两家身份的不匹配,让萧峰心生忧虑吧。
萧峰坚定地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爹,您不必担心,阿朱绝不会嫌弃我们的。”
乔三槐见状,稍稍放心了一些,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峰儿,明日你就动身前往大理吧。”
“有时间的话,将那位姑娘带回家里,让我和你娘也好好瞧瞧!”
萧峰恭敬地应道:“好的,爹,您和娘一定要多加保重!”
乔三槐再次拍了拍萧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峰儿,我和你娘都知道,你是个有担当、能成大事的人,所以平日里我们也不怎么管束你。”
“但是,既然你已经有了心仪之人,就应当尽快定下这门亲事,成家立业。”
“先成家,后立业,如此方能解决后顾之忧。”
“只要你能妥善处理好这门亲事,往后只需偶尔回来探望我们一眼,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待到你们有了孩子,若你们实在繁忙,无暇顾及,也可将孩子交由我们帮忙照看。”
言罢,乔三槐缓缓站起身来,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感慨道:“老了,才喝了两口酒,就头晕眼花的,我先去歇息了。”
萧峰连忙点头,随即起身,搀扶着乔三槐,朝着乔三槐所在的屋子走去。
待将乔三槐安顿好后,萧峰回到自己的房间,心中思绪万千。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大地,一大清早肖芳背着一个小包裹,踏出了房门。
见到萧峰背着一个小包裹出来,一些与乔三怀熟识了的村民见状,连忙上前打招呼。
“哎哟,这不是不是乔三怀家的那个小子吗?你这是又要出远门呀?”一名老妇人拿着洗衣的木盆盆中装满了衣物,一脸疑惑的看向萧峰问道?
萧峰点了点头:“是啊,大婶,在外边还有一些事情要需要处理!”
那名老妇人点了:“原来是这样啊,年轻真好,想想我一年前年轻的时候也是经常不着家。
一名头发发白的老人来到了萧峰的面前:“乔家小子,怎么不多住两天?我家有个闺女,过两天应该就回来了,老头子,我还想让他与你见上一面呢!”
听到这话萧峰有些尴尬:“多谢了大爷,我还有一些急事需要马上处理!”
大爷摇摇头:“看来是我家的闺女与你没有缘分呀……”
就这样,在又一村中的几位长辈闲聊过后,萧峰便背着自己的包裹,腰间别着一个葫芦,牵着一匹枣红马,踏上了前往大理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