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大营内,气氛热烈而欢腾。天子罗彦高坐主位,与吕布、张绣、徐庶、徐晃,还有刚刚相认的儿子罗凡等一众将领欢聚一堂。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洋溢着胜利喜悦的面庞。
张绣率先起身,脸上满是自豪之色,抱拳大声说道:“陛下,此番大战,吾军缴获颇丰,共获得战马四万五千匹,其他物资更是数不胜数!”
罗彦听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转头看向罗凡,眼中满是骄傲与赞赏,说道:“此番能获此大胜,多亏了朕的儿子罗凡。他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斩杀了轲比能,一举扭转战局,让吾新军反败为胜,这首功非他莫属啊!”
众将领纷纷点头,对罗凡投以敬佩的目光,营帐内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大家对罗凡的英勇赞不绝口,罗凡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谦逊地笑着。
不一会儿,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张辽一脸庆喜地走了进来。他大步流星地走到营帐中央,单膝跪地,说道:“陛下,末将回来了!”
罗彦目光炯炯地看着张辽,急切地询问:“情况如何?”其他将领也纷纷将目光投向张辽,满心期待着他的回应。
张辽站起身来,神色振奋地说道:“末将追杀鲜卑骑兵五十里,一路势如破竹,斩杀敌军一万二千人,生擒三万六千人,还缴获战马三万三千匹!”
众人闻言,顿时满脸红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营帐内再次响起一阵热烈的议论声,大家为这辉煌的战果而欢呼雀跃。
罗彦满心欢喜,大手一挥,大声下令:“今晚犒赏三军!让将士们尽情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众人闻言,大喜过望,齐声高呼:“陛下万岁!”随即,传令兵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
…………
翌日,晨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地上,罗彦和徐庶以及罗凡正在中军大营商议军情。罗彦眉头微皱,说道:“如今鲜卑大败,吾军虽胜,但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还需仔细斟酌。”
徐庶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如今轲比能虽然身死,鲜卑元气大伤,可依旧还有几十万善战之士,可若是处置不当,恐再生祸端。”
罗凡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地说道:“父皇,军师,儿臣以为,此时当以安抚为主,同时削弱鲜卑的实力,以防后患。”
就在这时,营外守卫送来密信,称是鲜卑各部落派人送来的。罗彦打开一看,内容是鲜卑各部落选择归降。罗彦将信递给徐庶和罗凡,三人一番商议,都认为接受鲜卑投降,对大新帝国利益更大。
罗彦微微点头,随即问道:“既如此,那接下来该如何安置鲜卑各部落?若处理不当,怕是很快又会生祸端。”
罗凡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说道:“父皇,儿臣建议,将鲜卑分散而制,可仿照中原郡县制。让此番参与战争的鲜卑青壮接受惩罚,让他们参与修建城池、关口,为期三年,三年后便可以回去。如此,给他们看到希望,他们便不会轻易反抗。同时,必须禁止鲜卑养马,违令者严惩不贷。另外,对于鲜卑的年轻女子,可打着选宫女的名义,强制她们进入中原,与吾大新男子通婚。这样一来,既能减少鲜卑女子的数量,降低他们的出生率,数年之后,鲜卑人口必然大幅下降,又能引发他们内部争斗。”
罗彦闻言,眼睛一亮,心中大喜,赞叹道:“此策略甚妙!实在是太绝了!既安抚了鲜卑,又能从根本上削弱他们的实力。”
徐庶也点头称赞:“此方略确实不错,只是执行起来,必然困难重重。鲜卑各部落恐怕不会轻易就范。”
罗凡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军师所言极是,但咱们可循序渐进。他们既已向吾大新归降,咱们便可借机收缴他们的马匹和武器,逐步实施这些举措……”
罗彦听后,觉得此计可行,目光中满是赞赏地看着罗凡。徐庶也不禁夸奖道:“五皇子睿智,考虑周全,实乃大新之福啊!”
随即罗彦便传令下去:“明日让各部落首领来中军大营,接受他们的归降。”
…………
翌日,阳光洒满大地。鲜卑慕容部、拓跋部、宇文部等大大小小各部落的首领,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归降的诚意,缓缓来到新军中军大营。他们身着各自部落的服饰,神色恭敬又带着一丝畏惧。
中军大营外,大新帝国的将士们整齐排列,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彰显着胜利者的威严。鲜卑各部落首领们在士兵的引领下,走进大营。
营帐内,罗彦高坐主位,神色威严而庄重。徐庶和罗凡站在一旁,目光审视着这些前来归降的部落首领。
鲜卑各部落首领们进入营帐后,纷纷跪地,为首的慕容部首领说道:“陛下,吾慕容部落愿诚心归降大新帝国,从此听从陛下调遣,永不反叛。”其他首领也纷纷附和:“愿归降陛下!”
罗彦看着他们,神色平静,缓缓说道:“尔等既已决定归降,朕自不会亏待汝等。但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汝等需遵守我大新的律法。”
慕容部首领连忙说道:“陛下放心,吾等必定遵守。”
罗彦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汝等各部落,将参与此次战争的青壮派出来,参与修建城池、关口,为期三年,算是对尔等此番与大新交战的惩罚,这期间,会给汝等提供食物和住所。尔等不会有意见吧!”
众首领闻言,心中虽有犹豫,让青壮去修建城池和关隘,他们自然不愿,可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然也不敢违抗,还好只有三年时间,随即,众部落首领们相互对视一样,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无奈,只得应道:“谨遵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