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离开京城,姬辰风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原本以为周洋有什么好的主意,或者说投资支持啥,结果搞了半天是这个。
要知道现在做生意投资是相当难的,因为好多资源都被人家给瓜分了。
他们姬家能保住现在这份产业已经算是不错了,可如果离开了京城,在其他地方发展就相当于是从头再来,从零开始。
周洋自然是看出这个家伙面部表情的,所以他也没急着解释。
毕竟他还要观察一下这个未来老丈人有没有卓绝的眼光了。
“周洋,你的意思不仅仅是让我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公司吧?”
过了差不多有六七分钟,姬辰风终于开口了,很显然他想到了什么。
周洋点了点头,他的办法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如果他的办法是这么简单的话,说出来就没有多大意思。
“叔叔,京城很繁华,但是局限性也很大,那么想要发展是很难的,尤其是还有人针对的情况下,想要发展就更难。”
“哪怕就算是我这边给你提供优质的翡翠,价格也可以给你优惠,但是你的市场已经被人给抢走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换个环境尽情燃烧,有时候我们不要被思想和环境给局限住,跳出一个圈这样会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宽阔。”
“那么你肯定会好奇如何跳出这个圈子,我不妨给您透一个底,明年我主攻的方向可能是海外市场。”
“其中不仅仅包括翡翠珠宝这一块,就连翡翠原石我也会朝着国外发展,所以我有一个很大的计划。”
接下来周洋就将他的计划慢慢的给说了出来。
其实周洋的计划很简单,正是上次跟齐得胜说的那个。
他们这些人的资金单独拿出来都不算太大,但如果几家联手那就不得了了。
比如齐得胜,姬辰风,还有周洋,如果他们这三个人联手,在海外开一家珠宝公司,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这规模是不是不小?
如果再提供优质的翡翠,那么这市场是不是也有了?
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如果你满足现状,自然不用冒险,但如果你想发展,就必须得冒这个险。
周洋不紧不慢的说着,姬辰风夫妻二人也就这么听着,说句实话,不心动那是假的。
但是担心害怕的的确确是真的。
毕竟这事情太冒险了,那个不好投资失败了,那就是血本无归。
“周洋,你有多大把握能成功?”
“还有,你第一步打扫从哪下手?”
姬辰风没有拒绝也没说采纳,而是继续询问着,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不可能因为你说一些事情,我觉得可以,然后立马做出决定。
这不现实。
因为这不是小投资,像这种投资动辄都是几亿甚至几十亿的。
所以不得不慎重,姬辰风没有拒绝,而是开始询问,这就说明此人是有这个意向的。
“叔叔,开公司的事情其实我不懂,不过我的确想到了一个好地方,那就是南海省那边。”
“南海省那边气候偏热,很适合珍珠的养殖,所以相对来讲那边的珍珠比较便宜,而且质量也不错。”
“所以说,如果我们将珠宝公司开在那个地方,这珍珠的采购,就要方便很多,而且每年还要省下不少的钱。”
“另外,如果我再将原石商场的分店开在那边话,又能够为公司省下一大笔采购的钱。”
“毕竟产业跟产业之间是可以达成合作的,那么采购的价格自然也可以放到更低,更何况还是自己的产业。”
“南海省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旅游业,那么每年有着大量的游客到那里去游玩,我们还可以弄一个一条龙服务。”
“比如餐饮,游乐场,购物等等,我们可以跟国内的旅游公司挂钩,然后……”
周洋越说越顺,很多东西都是以前他没有想到的,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灵光一现就说了出来。
可能这也根据他的身体变化导致的,毕竟升级了,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他的脑袋。
其实周洋说的这些东西只要你擅长,他确实是可行的。
因为有些事情是事实,南海省,他就是一个岛,海岛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另外也适合弄珍珠养殖。
总之真的要是达到了周洋刚刚说的那些,不赚钱都难。
那么将南海省作为一个对外的门户,然后将自己的连锁珠宝店朝着东南亚地区辐射。
甚至欧美地区,那么时间一久,一个跨国性质的大公司就成立了。
姬辰风越听越激动,虽然周洋说的可能太过于完美,但事实上的确有很大的可取之处。
在京城里虽然好,但是正如周洋刚刚说的,局限性太大了,就相当于龙陷浅滩一样,想发展也没有地方。
但是跳出来就不一样了,有句话叫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这也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
而且如果真的能够将几个产业发展成产业链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南海省本身就是一个旅游城市,以带动旅游为目的的经营,绝对是不会亏本的。
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投资,毕竟齐得胜这个人,姬辰风是认识的。
毕竟大家都是做的一种生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认识很正常。
想明白这些,姬辰风心动完了就想行动了。
“周洋,那啥时候安排齐得胜我们一起见个面,商谈一下?”
“毕竟合作容易,落实下去很难,所以……”
姬辰风的意思周洋是明白的,不过有些事情是他刚刚想出来的,还不太完善,所以他自己还需要整理。
另外这几天肯定是不行了,本身周洋自己这段时间就有事情要忙,另外还要去缅北处理事情。
而齐得胜,因为原石商场也是今天刚刚开业,所以这几天应该也会很忙。
就算宝安市那边归齐诺娜负责,但是齐得胜这几天肯定要关注一下的,所以这些都需要时间。
那么这一计算,最少得要十天半个月。
“叔叔,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先找机会跟齐得胜说一下此事。”
“这样一来他也好有一个心理准备,然后我们再找一个机会见个面共同探讨一下。”
“这个时间大概在半个月左右,反正不会超过年底,再加上现在年关将近,就算我们决定了,也动不了工。”
“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可以,我们过年之前将所有的协议给搞定,然后一切都要等到过完年后再说。”
“毕竟这次合作的方方面面牵扯的比较大,也比较多,一天两天肯定是谈不拢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谓好事多磨,这一点我们是不能着急的,实在不行过年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去金陵那边,我们再深入的探讨。”
“总之,您这边多想想,我那边要是搞定了在通知你们,您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