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转眼,又是一年秋末,黑铁山,炉神姑庙。

相传,三国时,在黑铁山北约一里处出现了一个怪物,每到夜晚便出来糟蹋庄稼,危害百姓。百姓气愤,手拿棍棒秘密跟踪,结果发现是一只大牛在作怪。

众百姓奋起追赶,前边狂奔的牛突然变成了一只铁牛,像房子一样大,推不动打不走,众百姓无可奈何。到了夜晚,铁牛又化活身,仍然出来糟蹋庄稼。百姓无奈,只好联名上告官府。

朝廷接到传报,立即下诏,命令工匠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将铁牛抓住,就地熔化,为民除害,逾期不能完工,全部斩首。

冶炼工匠来到铁牛前,围着铁牛垒砌火炉,里面堆起山一样高的柴禾,四周架起八八六十四个大风箱,点火鼓风,日夜不停,转眼间已到了第四十八天,铁牛仍完好无损。众工匠个个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这天早晨,有个叫李娥的姑娘来为爹爹送饭。李娥的父亲是奉旨熔化铁牛的工匠,想到自己第二天就要身首异处,不禁泪如雨下。李娥见爹爹暗自流泪,慌忙上前问爹爹原由,爹爹就将逾期不能完工,第二日就要被斩首的事告诉了李娥,说罢,父女抱头痛哭。

李娥心如刀绞,抱起一捆干柴投到炉中,恨不能一下就把铁牛化掉。没曾想就在她投柴时把一只耳环掉在了炉中,铁牛的一只耳朵慢慢地熔化了,李娥又惊又喜,又将另一只耳环投到炉中,铁牛的另一只耳朵又化掉了。李娥又将自己的手镯、鞋子放下去,铁牛的四条腿也慢慢的化了。

于是她想:若是我全身投到炉里,铁牛不就全化了吗?爹爹和各位叔叔伯伯就都有救了。想到这里,趁爹爹不注意,纵身跳入炉中,李娥的爹爹见李娥往炉中跳下,大惊失色,赶忙来救,可为时已晚,眼看着女儿葬身炉中,铁牛终于化成了铁水,而李娥却化成一缕青烟,飘然而去。

顷刻,天空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大作,震耳欲聋,大雨倾盆而下,随之雨过天晴,百姓无不惊讶。这是李娥的至孝至善,感动了上苍,被玉帝接上天庭,收为义女,故此来告知当地百姓。

为了纪念这位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李娥姑娘,人们尊称她为\"炉神姑\",并为她修建庙宇,塑神像,以资怀念和祀奉,每逢久旱不雨,附近群众纷纷赶来梵香烧纸,祈求显神灵落甘雨,赐吉利。

化掉神牛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万丈深坑,人们叫它\"神牛坑\"。安置工匠们居住的地方\"冶里\",渐渐形成一个村子,叫\"铁冶村\"。

现在黄巢就站在炉神姑庙前看着黑牛领着一大群铁匠在祭拜炉神姑。

今天是黑铁山转炉炼钢的第一次正式点火试工,对于这种能直接炼钢的盛事,敲了一辈子百炼钢的铁匠们觉得有必要祭祀一下炉神姑,来保佑自己成功。

虽然黄小郎君创造了不少奇迹,之前创造的高炉炼铁,一炉铁顶得上别的铁官一个月的产量,但是能大批量炼钢还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此时大唐一年的铁产量也才500多万斤,换成现代单位也就是5000多吨。当年唐宪宗筑造蒲津浮桥的四座铁牛就用去了一年铁产量的五分之四。

而黄巢创造的高炉,一炉就能出一千斤吨铁水,对于唐朝的冶铁技术来说完全是碾压。

现在小郎君竟然想直接炼钢了,真让人不能想象。

古代想要获得钢要么是用炒钢法,就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令硅、锰、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炒钢的产品多是低碳钢和熟铁,需要继续锻打才能成钢。

把炒出来的钢继续捶打,经过上百次捶打获得精钢,这就是百炼钢。

另一种就是魏晋南北朝时北齐着名冶金家綦毋怀文发明的灌钢法。就是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称为\"宿铁\"。

唐朝的陌刀就是用灌钢法生产的。

但是不管哪种炼钢法,这些方法都有着效率低、成本高、产量小的缺点。

黄巢当然忍不了,所以黄巢就扔给黑牛一本简化版《军地两用人才之友》(黄巢没有开挂,真是记不住全部),里面不光有小高炉炼铁法还有转炉炼钢法。

在经历了上百次实验失败后,黑牛领着一众铁匠终于造出来看上去算是合格的转炉,为了保佑能够这次点火成功,所以他们才会来祭祀炉神姑。

所谓转炉就是炉体可转动,用于吹炼钢或吹炼锍的冶金炉。转炉炉体用钢板制成,呈圆筒形,内衬耐火材料,吹炼时靠化学反应热加热,不需外加热源,以液态生铁为原料直接吹炼为钢。

转炉炼钢的关键是如何制取氧气,因为吹炼需要用氧气,这一度难倒了黄巢,后来还是黄爸爸给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黄爸爸在参与《大唐会典》编辑的时候发现了一本书。

这本书书名叫《平龙认》,作者是马和,着作年代是唐代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在寻找“龙脉”的堪舆着作,里面提到,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用火硝、青石等物质加热后就能产生“阴气”;水中也有“阴气”,它和“阳气”紧密结合在一起,很难分解。

黄巢仔细一想,马和所说的“阴气”不就是就是氧气吗?

正好,黄巢正在筹建水泥厂,这生产水泥就用到青石(也就是石灰石),这玩意儿在淄州真是不要太多,所以制氧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解决了氧气问题,转炉炼钢的最大难题也就攻克了,所以今天转炉炼钢的第一次正式冶炼就要开始了。

随着黑牛一声令下,各个工序有条不紊地开始配合工作。

整个炼钢过程需要经历:

1、上炉出钢、倒渣,检查炉衬和倾动设备等并进行必要的修补和修理;

2、倾炉,加废钢、兑铁水,摇正炉体(至垂直位置);

3、降枪开吹,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起初炉内噪声较大,从炉口冒出赤色烟雾,随后喷出暗红的火焰;3~5min后硅锰氧接近结束,碳氧反应逐渐激烈,炉口的火焰变大,亮度随之提高;同时渣料熔化,噪声减弱);

4、3~5分钟后加入第二批渣料继续吹炼(随吹炼进行钢中碳逐渐降低,约12分钟后火焰微弱,停吹);

5、倒炉,测温、取样,并确定补吹时间或出钢;

6、出钢,同时(将计算好的合金加入钢包中)进行脱氧合金化。

转炉炼钢的速度快,第一炉钢只用了一个时辰就炼了出来。

等到红通通的钢水从炉口中倒入模具,最后逐渐冷却。

黑牛急忙抄起钢坯,看看、敲敲、听听,然后大声宣布:“我们成了!”

然后人群中爆发出震天般的欢呼,不只是因为他们达成了一项历史成就,还因为他们获得了黄巢刚刚设立的项目奖金。

黑牛一个人就独得一千贯,瞬间成为财主老爷,其他参与项目的铁匠也获得了200—500贯不等的巨额奖励。

黄巢的奖励可比皇帝动不动就赏赐万金(也就是一万枚铜钱,相当于十贯)这样的奖励慷慨多了,当然由于技术是黄巢提供的,所以课题组无法获得专利收益。

不过也足以让这些劳苦了一辈子的铁匠们欢欣鼓舞了,更重要的是凭借此功,他们的职称等级至少能提高三级,后半辈子算是端稳了铁饭碗了。

“黑牛总工,赶紧安排人打造兵器,送往沧州,那边形势严峻!”

黄巢看着一块块已经成型的钢坯,心中稍微松了口气。

沧州送来消息,史宪诚和王庭凑那俩货果然蠢蠢欲动了,想到老爷子和好大哥都在沧州,黄巢就直冒冷汗,这可是最强的藩镇之二。

横海镇的军力向来不咋地,这要是被围攻了可就危险了。

“是!真人!有您这样的神人指点俺们炼钢,什么样的神兵利器打造不出来,您放心,俺们保管做出全大唐最好的兵器、盔甲!”

黑牛大大咧咧地拍着胸脯保证,有成批量的钢材供应,他有信心造出全天下最好的武器。

在这里有人就会问了黄巢为什么不给老爷子送去火器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没有转炉炼钢之前,大唐的钢铁质量不行,既不能造枪也不能造炮,勉强上马危险不说还造价奇高,还不如用冷兵器便宜实惠呢。

本来黄巢还想就弄些“轰天雷”、“霹雳弹”之类的简易火器送去沧州的,后来一想这些玩意儿太容易技术扩散了,万一被人弄去几个,稍微研究一下指不定到最后这玩意儿就得落到自己人头上。

更何况这近前有个便宜爸爸,长安还有个死死盯着自己的球王同志,自己要是没准备好就把火药这种神兵利器给亮了出来,后果不可想象。

所以火药还是暂时保密的好。反正只要转炉炼钢技术一出来,那就已经是对唐朝的兵工业进行降维打击了,没必要过度爆兵。

正好,田信也刚刚在实验室里提炼出了锰,锰钢技术也可以上马了。

相信有了锰钢盔甲,老爷子和好大哥就是躺着不动,也不会被砍死。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那就是盔甲在战争中的作用。

为什么后世百姓持弩不一定犯罪,但是私造盔甲就一定会被抄家灭族呢?

很简单,在古代着甲兵和无甲兵完全是两种生物。为什么经常有几百官军追着上万农民军打的名场面,原因很简单,官军有甲,百姓无甲。

唐代的士兵披甲率已经达到60%以上,《太白阴经》中的军械篇和阴阳对图篇中就有记载:一军一万二千八百人,甲六分,七千五百领;战袍四分,五千领”。“队有五十人,甲三十领,六分;战袍二十领,四分。”

可见唐代士兵的披甲率还是很高的。

但是甲和甲还是有区别的,要想在人群里开无双你得有一身顶级装备——明光甲!

《唐六典》卷十六提有记载:\"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锤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也就是说唐朝的铠甲有十三种,但是明光甲却只配备给高级武将,为啥?

看看铸造明光甲的工序就知道了:

首先将铁制成甲片;之后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棱、精磨;

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

里面还要挂衬里,防止磨损皮肤。

这一整套流程下来需要192到265个工作日。修理一副盔甲,都需要41名工人。

不说需要多少工时,就筑造一套明光甲用掉的铁就是一大笔钱,所以筑造一副明光甲的价格能让一个中等之家直接破产。

但是现在黄巢有了转炉炼钢技术就不用一锤一锤的敲打铁片了,可以直接铸造钢甲,也就是后世西方的那种铁皮罐头似的全钢甲。

现在黄巢又有了锰钢,那么全钢甲最大的弱点弹性不足和强度不够也就不是问题了。相信用锰钢造出的全钢甲足够好大哥在战阵中开无双了。

说句不大好听的,康承训只要自己不摘面甲,站在那里让敌人捅半天也能安然无恙。

上次康志睦给自己配备的卫队就是全套明光甲的卫队,这次自己再给好大哥弄点全钢甲过去,有这么一批精锐武装,相信史宪诚和王庭凑这俩货就得干瞪眼了。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占座山穿越水浒的医者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穿越古代也挺好三国秘事第二部明末黑太子破天之凶猛理工男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唐逗穿越之从逃婚开始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