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兵部尚书谢于乔和刑部尚书王鏊在内的众臣也面露喜色,认为让高鸿志担任总督似乎也未尝不可。
只要解决了经费问题并且保证能够正常开展贸易业务,对整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桩好事。
“这三座城市的市场监督事务就交给锦衣卫吧。”
刘瑾瞥了一眼刘希贤,补充道。
在场众人皆惊愕不已。
“这三个地方的税务管理权已授予锦衣卫。”
“毕竟未来海军需要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
“由我们来征收费用,并优先提供给海军。”
“若有盈余再上交内库。”
刘瑾这么一说,其实就是告诉他们别再惦记这笔钱了,就连超出预期的那部分也只归皇室所有,而不是国家财政。
这让刘希贤等人感到十分失望。
原来,连海关现在都不归户部管了,而是被直接划给了特务机构。
听到这番话,内阁首辅刘希贤的眼睛里都快冒火了,觉得这是在故意羞辱他。
十五万大明海军前期所需的经费,国库即便紧巴巴的还能勉强凑出来。
但说到要建造三百艘……
郑和宝船……
他差点没给吓傻了,要知道当年郑和下西洋总共才带了六十二艘这样的宝船。
而这六十二艘船就足以搭载近三万名水兵。
郑和那次远航可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更多的是为了扩大朝贡贸易。
虽然也有着传播中华文化的美意,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赚钱。
郑和七次出海确实为大明朝带回了不少财富。
所以光凭那六十二艘船,在搭载那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赚这么多,就知道这些船有多庞大了。
想要造出三百艘郑和宝船的话,别说把国库掏空,就是一年都不往外花一分钱,也不见得容易搞定。
可能吗?一年分文不花?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哦,对了,皇帝还有一句话让我传达给你们。”
“内阁必须尽快完成交代的任务。”
“另外,还要公开宣布,咱们大明朝将取消海禁政策。”
“等到郑和宝船全部建成,大明海军彻底成型之后。”
“海上贸易就会正式开放。”
“不过,并不是谁都能随便出海做生意。”
“如果想出海贸易,就必须取得大明朝颁发的贸易许可。”
“这个许可需要向市舶司申请并支付一定费用。”
“具体多少钱,还得等镇国公那边确定之后再说。”
“你们只需要负责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就行了。”
刘瑾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内阁首辅刘希贤,没有理会他的反应。
“……”
听罢,刘希贤闷声说道:“臣遵旨。”
他心里很清楚,户部实在拿不出这么大一笔经费来支撑大明海军的建设和那么多船只的制造。
作为内阁首辅,刘瑾感觉仅靠发放出海贸易权就能挣到不少钱,足以支持海军初期运作甚至还有盈余。
可是要造出三百艘郑和宝船,可能这点钱还不够用。
毕竟很多人都对出海这块蛋糕虎视眈眈。
以往因为海禁严格,敢违法私自通商的人很少。
基本上都是些有背景的沿海地主或握有实权的大员。
现在机会来了,大家都有望参与海外贸易,还可以得到朝廷军舰的保护,要是不心动才是怪事。
兵部尚书谢于乔与刑部尚书王鏊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无奈摇头。
他们都意识到市舶司将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却与他们这些内阁成员没什么关系了。
就算市舶司归户部管,但户部也是内阁下属单位,进了它口袋的钱跟进了自己口袋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刘瑾转过身,离开了那个小房间,走出了文渊阁。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兵部尚书谢于乔、刑部尚书王鏊以及詹事府少詹事杨廷和,都将目光转向了内阁首辅刘希贤。
“关于这件事,我们内阁已经没有理由反对了……”
“除非我们能够拿出资金负担海军的开销以及建三百艘船所需的巨额费用。”
“各位清楚,郑和宝船非同寻常船只。”
“即便动用全国资源勒紧裤腰带,也没办法做到啊。”
“不说三百艘,哪怕一百艘我们都无法承担。”
内阁首辅沉默片刻后对兵部尚书谢于乔三人如此说道。
听完这话,兵部尚书谢于乔等三人无奈地苦笑起来。
这明显是一件能够充实国库的好事,但却与他们无关,反而需要他们大力配合。
“介夫,你就按照皇上的话去做吧。”
内阁首辅刘希贤对詹事府少詹事杨廷和挥了挥手,“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这件事。
这对于大明朝来说是一件利国惠民的好事。
也许真能彻底解决海盗和倭寇的问题。
即使不能完全解决,也能大大减少其对我们国家的危害。”
“明白。”
听到这话,杨廷和点头应允,随即出去布置去了。
第二天。
整个大明朝上下开始流传一条消息:政府即将解除海禁政策,在泉州、宁波、广州三地设立贸易办公室,只要获得许可就可以正式开展海外生意了。
在朝廷宣布这一消息后,锦衣卫也积极传播,让全大明朝的人都知道,虽然必须从朝廷购买出海贸易权,而且每次回国都要给朝廷缴税,但大明朝会组建以郑和舰队为主的海军,保护贸易商队的安全。
这令许多商人们非常兴奋,热烈讨论起有关出海贸易权的话题。
哪怕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参与,大家也觉得要是不聊聊这个话题就不是个真正的商人似的。
锦衣卫总部的大厅里。
锦衣卫的指挥官高鸿志正坐在主位上。
独孤求败、剑圣独孤剑、铁智、天山童姥巫行云、顽童古三通、东邪黄药师、王守仁、李循环、沈炼、卢剑星、青龙、花满楼、陆小凤等人都站在大厅里。
“王守仁,功勋点数统计好了吗?”
高鸿志看向王守仁,沉声问道。
“回禀国公爷,已经整理完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