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力的双臂一转,便将妻子拨到自己身上,“小心肝走了,该抱我的大宝贝了。”云锦身子温软,给她压着,实是说不出的舒适受用。
云锦淬他一口,“谁是你的小宝贝?”话虽如此,她心里却甜甜的甚是舒服。
陈明见她虽已嫁自己十年,却仍作小女儿姿态,低头细看,只见她肌肤娇嫩,美目流盼,桃腮带晕,更加喜欢得紧,“你不愿做我的小宝贝,那我便让别人做我的小宝贝。”
云锦伸手扭住他腰间的软肉,“你敢?”
陈明知妻子是佯装生气,但看她媚眼圆瞪的样子着实可爱,抬起头便向她嘴上亲去。
云锦在他一吻之下,心魂俱醉,双手伸出去搂住他头颈......
外面漆黑一片冬寒料峭,屋内灯光氤氲春意盎然。
风月无情,韶华易逝,时光来到明德二十七年春。
暖阳高照,陈宅之中一片祥和。
柳氏与云锦姑嫂两人坐在堂上,虽为姑嫂,但实际上云锦还要比柳氏大几岁,但因为她与陈明夫妻情深,儿女亦乖巧可爱,平日里既无烦恼也鲜少忧虑,看起来倒与柳氏相仿,不似三十岁的女子。
柳氏看了外面一眼,道:“方才我来的时候,见院里叮叮咣咣的,做什么呢?”
云锦笑道:“是你妹夫,说两个孩子到了狗都嫌的年纪,吃个饭都要来回追着喂,所以叫了几个木匠,要做两个什么...宝宝椅。”
“宝宝椅?那是什么?是给小孩子做的吗?”柳氏看着云锦,不解地问道。
云锦点了点头,“我跟你一样,也是头回听说这东西。”她随手召来身边的婢女,“把那做好的一个先抬出来,让嫂嫂看一看。”
柳氏正还要问,两个粗使婆子已抬着件物事进了花厅。
但见那椅子通体榉木打造,四脚如虎爪抓地,靠背处镂着祥云纹样,竟比寻常座椅高出一尺,恰与平时吃饭的餐桌齐平。
\"这椅背还能调角度。\"云锦说着上前扳动机关,只听咔嗒轻响,原本直立的靠背便缓缓后仰,\"你妹夫说孩子坐不稳当时,这般斜靠着最妥当。\"
柳氏绕着座椅转了两圈,忽见扶手上嵌着块活动木板,漆面光可鉴人。
云锦会意,轻推木板上雕着的小貔貅头,那板子便旋出半圈,稳稳停在座椅前方。\"这是餐台?\"柳氏指尖抚过边沿的凹槽,\"倒像专为防汤水洒落设计的。\"
话音未落,外头传来孩童嬉闹声。穿桃红比甲的袖儿抱着个两岁半的粉娃娃进来,正是云锦的幼女岚儿。
那孩子蹬着腿要下地,忽见座椅扶手上嵌着个会转动的圆木珠,立时安静下来。
红袖趁机将他放进座椅,咔嗒扣上雕花横木。
\"这横木下头有暗扣。\"云锦按住某处凸起,横木竟能前后滑动,\"孩子长个儿也不怕拘着腿。\"柳氏看得真切,那横木内侧还缝着软缎,显是防着硌疼孩童。
岚儿抓着转动的陀螺咯咯直笑,忽然伸手去够餐台上的貔貅头。云锦忙按住某处机括,餐台突然升起半寸,恰恰避开小胖手。
\"妹夫当真心细。\"柳氏话音发颤,\"连这都考虑到了...\"她早就听丈夫说他的这位妹夫是个奇人,但未想到陈明不仅精于朝堂,还百般皆会。
云锦见她瞧得出神,认定嫂子也极为喜欢,当即吩咐道:“让外面的木匠在宅里多呆些时日,多做些宝宝椅出来,这个就给嫂嫂带回去。”
柳氏闻言,连忙摆手道:“不不不,枫儿已经六岁了,家里用不到了。”
云锦拉住柳氏的手道:“咱们是一家人,嫂嫂还需要同我客气吗?枫哥儿用不到,不代表下面的孩子就用不到,这东西家里有一个,总归是要方便许多的。”
柳氏觉得她说的有礼,应道:“那便多谢妹妹了。”
云锦接着前边的话,继续往下说,“现在枫哥儿多大了,嫂嫂不打算再要一个吗?”
这句话真问到柳氏心坎里了,她叹了口气,“妹妹有所不知,自生了枫哥儿以后,我这肚子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怀不上孩子了。我正想向妹妹请教呢,你家生哥儿和岚姐儿差了七八岁,妹妹是怎么又怀上的?”
云锦听到这话,不由得脸上一红,此间已涉及到了她和陈明夫妻间的床帏之事,又怎好明说她身体无碍,只是夫君怜其生育之苦,怕她出现意外,才隔了这么久才要二胎。
但嫂嫂同她推心置腹,她又实在不宜扭捏不言,想了想,只能开口道:“这人跟人的体质不一样,不若我为嫂嫂请个太医好好瞧瞧。”
“能请个太医院的太医看看,自是最好,就怕给妹妹惹了麻烦。”柳氏欣喜地道。她这些天频频到访,时不时地扯到孩子,为的就是这个。
小姑子家里门第如此之高,如无必要,她也不想麻烦她们一家。
柳氏心里非常明白,这亲戚亲戚,偶尔用用还可以,可用的多了,便容易落人口实,说云家占便宜没个够,让小姑子脸上也无光。
要说平日里使些银子,找找关系,请个太医来瞧瞧倒也不难,可如今虞帝病重,太医署里大半的太医都在宫里守在皇上身边,即便是还有那么几位闲着,又哪里轮得上她。
本来这件事也可以缓缓,可云老爷子为了家族长兴,枝繁叶茂,近来嚷嚷着如果她再怀不上,便要为儿子纳妾。
不得已,她才拐着弯儿地求上门来。
云锦不以为意,“不麻烦,不麻烦。到时候你让兄长也来一趟,我夫君常说,这世道对女子过于苛刻,生不出孩子未必都是女人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男方的。”
柳氏点头如捣蒜,“好好,到时候我让你大哥也来。妹夫仁厚体贴,妹妹真是好福气!”她言出有心,实是说不出的艳羡。
临安柳家也是当地的有名的望族,她比旁人更清楚那些嫁入高门女子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