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
三通鼓响还没想完,蓝玉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殿下,来的时候怎么不通知一声,也让臣去营门口迎接你”。
朱标摆了摆手“:我就是来给将士们发点东西,知道你军务繁忙,就没去打扰你”。
蓝玉“…………”。
虽然我是个大老粗,但我却不傻,你太子殿下到了军营,我就要不来迎接,回头你老爹没准就会找个借口收拾我。
在校场待了整整一上午,朱标和马良把给将士们准备的物资发了下去。
然后朱标又给将士们全都放了假,让他们回家去团聚一下。
只留下一部分精锐士兵,留下看守军营,并把他们抓来的俘虏喂一顿饱饭,之后准备献俘。
等朱标和马良开车回到东宫的时候,就听到里面非常的热闹。
原来是朱桢和朱榑两人回来。
“老六老七,你们两个回来了”,马良问了一句。
正围着朱允熥夸奖的两个人,听到说话声立刻转过头来“:是啊,良哥,我们两个昨天回来的”,朱桢回答道。
“我们两个错过了我大侄子的出生,这不昨天刚回来,今天就赶紧来东宫看大侄子”,朱榑同样笑呵呵的说道。
此时的朱榑经过这一年多朱元璋的严厉管教,再加上这几个月外出的奔波锻炼,身上再也看不到那种权贵子弟骄奢跋扈的样子,眼神也是非常的清澈而平和。
“六叔,七叔,有没有给我带好玩的”,小家伙抻着朱桢的衣问道。
“有,我们怎么会忘了你呢,我和你七叔两个人给你们兄妹几个准备了许多礼物,不光有玩的还有好吃的,不过全被你娘收起来了,”朱桢弯腰笑呵呵的把小家伙抱在了怀里。
“娘,我要看看是什么礼物?”,小家伙坐在朱桢的怀里,扭头问太子妃。
“该吃饭了,等吃完饭再看,”一旁抱着朱允熥的太子妃,没有任何犹豫的拒绝了小家伙这个想法。
因为朱帧和朱榑两个人,给这几个孩子准备的全都是一些特产美食,如果让小家伙现在看到了,估计中午饭又不想吃了。
“那好吧,早知道我就早些回来了”,小家伙小声嘀咕道,他知道自己母亲的决定是不会有更改的。
可是想着在眼前的美食,自己竟然暂时吃不到,不禁咽了一下口水。
“老六老七,你们两个太客气了,回来还没吃饭吧,”朱标问他们两人。
朱桢和朱榑摇了摇头“:给侄子侄女买东西,不是当叔叔的应该的吗。
不过回来的事情也是千头万绪,还真还没吃饭呢”。
“那你们有口福了,你们大哥特意让我弄来了一些牛肉,我临出去的时候已经让表嫂派人炖上了,一会你们尝尝”。
还是那句话,牛肉在大明绝对是一种稀有物资,就连朱元璋本人已经好多年没吃过牛肉了,他的这些孩子们那就更不用说。
“真的,那我们可要尝尝”,朱桢和朱榑两人一听,可高兴坏了“:这就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啊”。
说完几人走向了东宫就餐用的餐厅。
“这两个家伙”,他们俩身后的朱标笑着摇了摇头。
朱珍和朱榑两人一出去就是好几个月,从应天开始对水泥路的每一段修建都做了检查。
一直到北方天气寒冷,雪花飘落,不再适合水泥路的修建才回来。
不过他们去的这几个月,虽然有朱标帮忙,但手中积累的工作也已经一大堆了,昨天刚回来,就一直忙活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
“怎么样?水泥路有没有什么问题?马良边走边问朱桢。
小家伙此刻已经从朱桢的怀里下来,和李景隆两人走在了最前面,帮他们打开了东宫餐厅的门。
由于屋子里开着空调,几人在进餐厅之后,不一会儿就把身上穿的外套脱了下来。
“问题是有不少,就比如水泥,每个路段我们兄弟两个都做了严格的检查,只是对于天气寒冷对水泥的影响估计有些不足,有一部分水泥全都被浪费了,甚至有两台车的水泥直接凝固在了车上,好不容易才抠了下来”。
朱桢一边说着,感觉屋子里还是很热,把自己衣服的拉链也解开了。
现在他们穿的衣服全都是马良从现代转运过来的,如果不是发型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谁也不相信他们是一群大明朝的人。
“这也怨我们两个,总想着能多修一段是一段,没想到造成了浪费”。
“这有什么,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以后慢慢积累经验就好了,别说在你们大明了,就是现代水泥被凝固在搅拌车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然后马良看着一旁的朱标“:表兄,你不是还见过一次吗。”
朱标从侍女的怀里接过朱允熥,一边哄着小家伙,抬头说道“:没错,我在马良他们那里就见过,当时应该是那条路段出了什么问题,造成了交通大堵塞,一辆搅拌车整车的水泥直接被凝固在了车上,气的司机直骂娘”。
“你们两个也不用着急,浪费一些水泥,就当是积累经验了”。
一边说着,宫女已经把饭菜端上了桌。
这时太子妃也走进屋,从朱标怀里接过朱允熥“:大家洗手吃饭吧”。
说完一旁的宫女,端着水和毛巾走了上来,几人用洗手液洗完手之后,重新坐回了餐桌上。
众人一边吃着饭,继续刚才的话题。
“其实水泥浪费也不是最主要的,我们两个除了巡视水泥路的修建,还听大哥的话,顺便观察了一下当地百姓的生活”。
“发现有许多百姓还在用木制的农具,而且浇水还在用挑担子的方式,对比南方百姓来说,还是有些落后了”,朱桢说完仰头喝了一杯酒,然后接着说道:
“大哥,水泥路只能保证大军的后勤补给顺畅,和百姓的出行问题,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把目光多投向百姓的生活,
良哥,能不能想想办法,多弄一些农具来,还有最好弄一些那种能够大规模灌溉的设备”。
由于需要朱桢和朱榑兄弟两个,帮朱标处理事务,马良也给他们拿来了许多各方面的知识资料,而且全都放在了平板上,让他们可以随意翻看。
其中,就有关于农业灌溉方面的知识。
而朱桢所说的,大规模灌溉方面的设备就是喷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