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暗下,银幕亮起。当第一个镜头出现时,江桃屏住了呼吸——特写镜头下,女主角指尖的绣花针闪着寒光,针尖穿过绸缎的瞬间,丝线展开成一片绚丽的江南烟雨。这个长达两分钟的刺绣长镜头,是徐克新特意为服装设计保留的视觉盛宴。
随着剧情推进,江桃设计的服装仿佛另一个无声的主角。少女时期的素雅襦裙,觉醒时的暗纹旗袍,革命时期的利落戎装,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诉说角色的成长。当张毅饰演的男主角在雨中战斗,那件蓝印花布拼贴的戏服在雨水浸润下,金线刺绣如火焰般熠熠生辉,影院里响起一片惊叹。
片尾字幕滚动时,全场起立鼓掌。江桃正想悄悄离开,一束追光却突然打在她身上。
“请允许我特别感谢这部电影的无名英雄,”
徐克新导演在台上激动地说,“江桃老师和她的绣坊团队!是她们用针线绣出了这部电影的灵魂!”
镜头立刻转向错愕的江桃,她窘迫的样子被投映在影院巨大的银幕上。张毅快步走过来,绅士地伸出手:“江老师,请上台和大家见个面吧。”
在众人的掌声中,江桃被半推半就地请上了舞台。她站在聚光灯下,手指不自觉地摩挲衣角——这是她紧张时的小习惯。
“我……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江桃的声音有些发抖,“这些服装是我们团队二十多位绣娘共同完成的,她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电影正式公映后,售票窗口排起长龙。当时电影票才三毛钱一张,但这部电影创造了连续一个月场场爆满的奇迹。南京路上的“甜蜜时光”店里,顾客们不再只讨论冰淇淋口味,更多人是为了看一眼“那个上报纸的绣娘老板”。
很快,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bJ举行。电影获得九项提名,江桃入围最佳美术设计。这次她再也推脱不掉,只好跟着剧组北上。
颁奖当晚,会堂灯火辉煌。江桃穿着自己设计的改良旗袍——月白色缎面上绣着若隐若现的兰草,既端庄又不失时尚。
当颁奖人念出“江桃”时,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快去啊!”顾有为在台下轻轻推她。
江桃机械地走上舞台,接过沉甸甸的奖杯。聚光灯刺得她睁不开眼,但她还是看清了台下顾有为骄傲的笑容和孩子们兴奋挥舞的小手。
“这个奖属于桃夭绣坊的每一位绣娘,”
江桃的声音渐渐稳定,“她们用针线讲述了中国故事。也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丈夫顾有为,没有他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回到座位时,张毅悄悄对她竖起大拇指:“江老师,你可是今晚最耀眼的明星。”
紧接着的金像奖上,电影再获最佳服装设计奖。这一次,江桃从容了许多。她用蹩脚的粤语感谢词逗笑了全场,却真挚地说:“苏绣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能在电影中传承这门技艺,是我的荣幸。”
媒体的追逐越来越热烈。《大众电影》杂志要做江桃的专访,《沪市服饰》想请她当客座编辑,甚至日本电视台都派了摄制组来拍摄她的绣坊。最让江桃意外的是,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发来邀请,希望收藏她为电影设计的几套主要服装。
江桃正有些犹豫,却得到了电影,被奥斯卡提名为最佳外语片。
江桃握着两封信函站在窗前,手指微微发抖。
“徐导刚才来电话,”
晓芸小跑进来,脸蛋红扑扑的,“说奥斯卡组委会希望主演们穿具有中国特色的礼服走红毯,点名要您设计!”
奥斯卡——这个遥不可及的名字,如今竟要与她产生联系。更紧迫的是,距离颁奖礼只剩二十天,还要预留出服装运输时间。
“接!”顾有为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
江桃点点头,她不打算推三阻四,毕竟是国内电影剧组第一次去到奥斯卡的红毯,绝对不能丢人。
“女主角的礼服我想用缂丝的技法,”江桃的思绪飞速运转,“张毅的西装可以在内衬绣暗纹……”
当天晚上,绣坊灯火通明。江桃将团队分成两组:一组准备奥斯卡礼服面料;二组由她亲自带领,开始设计制作。
然而最大的挑战来自电影另一位投资方从好莱坞请来的造型师玛丽安。
这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人一进门就皱起鼻子,她叽里咕噜说着什么,身边的翻译也语速极快:“太保守了!奥斯卡需要闪光灯下的惊艳,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她指着设计图上的高领设计:“领口至少开到这儿!”
手指在胸口比划,“还有,多用亮片和水钻,红毯照片需要亮闪闪的效果!”
江桃握紧了手中的绣绷,针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玛丽安女士,苏绣的精髓在于远看颜色近看花的含蓄美。您要的亮片,我们用水晶丝线代替,效果会更高级。”
两人僵持不下时,张毅出人意料地开口:“玛丽安,请相信江老师的眼光。”
对于电影的男主角,玛丽安还是愿意给一些面子的。
最终达成妥协:保留江桃的东方设计精髓,但在裙摆处增加一些视觉冲击力。江桃创新性地将传统缂丝与西式裙撑结合,制作出一条宛如流水般的渐变裙摆,行走时仿佛水墨在宣纸上晕染开来。
连续工作七十二小时后,江桃的眼睛布满血丝,手指上缠满胶布。女主角的礼服已近完成——象牙白真丝缎面上,用十五种深浅不一的金线绣出凤凰于飞的图案,每片羽毛都栩栩如生。
就在准备装箱空运的前一天,灾难发生了。张毅试穿西装时,助理不小心打翻咖啡,深褐色的污渍在米白色西装上晕开一大片。
“重新做一套来不及……”晓芸急得直掉眼泪。
江桃却出奇地冷静。她让张毅脱下西装,对着污渍位置凝视良久,突然转身取出墨色绣线:“帮我调一碗淡墨汁。”
众人不明所以。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
江桃用毛笔蘸取墨汁,在污渍处勾勒出远山轮廓,再用深浅不一的墨色丝线绣出雾霭朦胧的水墨画效果。破损处被巧妙地转化为一幅意境深远的江南烟雨图。
“这叫水墨遮绣法,“完成最后一针时,江桃终于露出微笑。
这是她外婆教给她的应急之法。
“真厉害!!”
奥斯卡颁奖典礼当天,红毯上衣香鬓影,闪光灯闪个不停,作为华夏第一个参与奥斯卡红毯的剧组,他们一出现就吸引了大部分记者。
当女主角穿着那件凤凰礼服走上红毯时,闪光灯亮如白昼。裙摆上的金线凤凰在镜头下振翅欲飞,而渐变的水墨裙摆随着步伐流动,宛如活了过来。
记者们争相询问。当得知这些作品出自一位中国苏绣传人之手时,时尚界一片哗然。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亚洲部主任威廉姆斯博士直接找到江桃:“江女士,我们想将今天的红毯礼服也纳入收藏!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东西方艺术对话方式!“
颁奖典礼上,剧组虽然并没有成功拿下最佳外语片,但却获得,但当镜头扫过剧组时,全世界都记住了那些精美绝伦的中国刺绣。张毅在感言中特别感谢江桃:“是您用针线让我们在银幕上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