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荒。
大汉,徐州。
徐州已经彻底沦为太平教的大本营,整个徐州的官方力量全部被清理干净。
不仅如此,周边的青州、兖州、豫州、冀州,乃至扬州都已被太平教占领大半。
太平教掀起的起义之风,是沙尘暴、是龙卷风,席卷了大半个大汉!
凡是太平教所到之处,地方为非作歹的狗官、士绅豪族全都遭受到了毁灭打击。
肆掠数州的太平教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汉朝廷之下,最庞大的势力!
更是隐约有种要颠覆大汉的迹象!
张角的出现,太平教的诞生,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豪族们知道,他们看不起的泥腿子们也有推翻他们的可能!
在天公将军的带领下,太平教数千万大军肆掠!
太平真君,三十六路渠帅,黄巾力士,皆是太平教中高端战力,不仅只是这些,还有董怀真等一众江湖人士。
曾经不少受过杜氏恩惠的江湖人都加入了太平教。
特别是董怀真,当他做出决定加入太平教的时候,他利用自己的人脉,疯狂为太平教招揽人才。
甚至连巫族都叫来不少。
其中自然少不了大苍这位专修肉体的大巫。
从当前的局势看,大汉朝廷似乎陷入了劣势。
但煌煌大汉,立国数百年之久,其底蕴之深厚,远非常人能想象。
别看太平教肆掠数州之地,掀起了硕大的风暴。
那是因为京城中,那位高坐未央宫的大汉皇帝未曾动真格!
他就是要借太平教这股风暴,清理那些藏污纳垢的地方士绅豪族。
自古以来,土地兼并就不可抑制,大汉立国数百年,数百年之久的时间,地方上早就是积病日久。
士绅豪族的手中握着大片大片的土地,苦的都是底层的百姓。
高坐未央宫的汉武帝难道不知道?他难道不想解决?
不是他不知道,更不是他不想解决。
即使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妥协。
地方的势力错综复杂,他们的触角上至朝堂,下至地方。
牵一发而动全身,汉武帝不敢轻易动手,他一旦动手必将遭到群臣的反弹。
这时,太平教出现了。
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为民请命!
汉武帝看到了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让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豪族和太平教对打,而他只需要看准时机,等到该出手的时候再出手。
太平教也果然没有令他失望,起势之迅速,如迅雷狂风,对世家豪族下手之狠辣,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不过短短数年的时间,太平教就已然壮大到了一个令人骇然的地步。
汉武帝看准了时机,觉得也差不多了......
司州,京兆尹。
未央宫内。
金色的大殿之上,汉武帝一身黄色龙袍,高坐龙椅之上,一双龙目俯视下方众臣。
站在最前面的是三公:丞相公孙弘;大司马卫青;御史大夫张汤。
其后便是九卿等官员。
忽然,一官员高呼:“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汉武帝龙目微动,看向他。
一时间,官员浑身一颤,感受到了如泰山般的压力。
“准奏。”
“启禀陛下,太平妖道已然肆掠数州之地,导致百姓民不聊生、哀嚎遍野,更是对朝廷威严的挑衅,对陛下您的藐视!”
“百姓愚昧,太平妖道以妖术蛊惑百姓为其而战,行谋反之举,妄想颠覆大汉!”
“大汉立国数百载,是列祖列宗打下的家业,更是上天之意,陛下乃是天下百姓之君父,太平妖道所行之举,意在毁灭大汉数代国君之家业!更是蔑视苍天,其欺师灭祖!”
“此等不忠不义不孝之辈,罪该当斩!”
“望陛下下旨,剿灭太平妖道,以扬我国威,让世人知晓,大汉国威不容侵犯!大汉乃天命所属!”
说完,这官员重重跪拜,以头抢地!
还不待汉武帝说话,下方又有一官员高呼:“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汉武帝唇角微不可察地微微翘起,看来有人忍不住了。
“准奏。”
“大鸿胪所言是极,臣附议!太平妖道罔顾苍生,犯我大汉国威,请陛下下旨剿灭!”
第二位官员一出来,就像一个信号一样,一个个官员都站了出来,皆是高呼“请陛下下旨剿灭太平妖道,扬我大汉国威!”
御史大夫张汤微微瞥了眼,目光看向了旁边的闭目养神的大司马卫青。
见卫青模样,他默不作声,看向了丞相公孙弘。
丞相微微颔首。
这时,张汤也出来,“陛下,太平妖道不当人子,百官所求是为天下百姓,陛下乃天下百姓之君父,臣也认为太平妖道当灭。”
随着御史大夫这位重臣的站出来,群臣的重量倍增。
这时,丞相公孙弘也站了出来。
“陛下,张汤大人所言是极,臣附议。”
百官之首的公孙弘站出来,毫无疑问他们私底下已经交流过,统一了战线。
太平妖道掀起的风暴太大了,其中不少官员的家族都遭到了灭顶之灾!
若是再让太平妖道这般肆掠下去,恐怕在场官员的家族都将遭受灭族之灾!
能站在这朝堂之上,哪家不是世家豪族啊!
紧接着,只见百官跪拜高呼:“望陛下下旨,为天下苍生剿灭太平妖道!”
百官的异口同声,让一直闭目养神的大司马卫青睁开了眼睛。
朝堂之上,还站着的除了三公外,仅有个别的武官。
他们都是卫青的亲信,没有卫青的指示,自然不会和这些文官一起上奏。
看着下方跪倒在地,高呼为民请命的百官,汉武帝心里忍不住冷笑。
他们哪儿是为民请命啊,分明是为自己的家族请命!
汉武帝早已洞悉一切,但面对百官的请求,他不能不顾。
他是皇帝,他可以肆意妄为,但面对百官的上奏,他必须要重视,偌大的疆域,还得百官来治理。
皇帝的权柄至高无上,但也得遵守规矩。
换句话来说,皇帝至高无上的权柄是百官赋予的,而百官的任命权利则在皇帝手中。
相辅相成,相互掣肘。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
百官按照规则办事,皇帝自然也得在规则内行事。
汉武帝微微抬眸,一身浩瀚的龙威激荡。
算一算时间,也差不多。
汉武帝虽高坐庙堂之上,可不代表他对外界一无所知。
绣衣使者遍布整个大汉,他们都是汉武帝的耳目。
“卫青。”汉武帝声音低沉。
“臣在!”卫青抱拳。
“命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