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兵卒从舟中卸下一袋袋米粮,刘丰策马巡视着军粮交接。

见许惇独立河畔,凝望洧水,神思渺远。

“何物引许司农出神啊?”

许惇回过神来,含笑行礼:“丰生将军!”

刘丰随他手势看向南岸:

“督运粮草以来我长走水路,近来发现长社城地势特殊。

它正好处洧水以南,虽说河道西高东低,可长社城东郊正好有山势阻挡,若是在洧水上筑堰蓄水,借水势攻城,长社岂非唾手可得?”

刘丰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妙计!妙计!走,随我速速禀报大都督!”

高岳听了水攻之计,立刻召集诸将定策。

“若是引水攻城,我军就可围而不攻,王思政即便固城死守,也终有粮尽之日,必当自溃。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丰生、绍宗,着你二人督建堤坝,至于民役调动以及洧水下游百姓疏散之事,就有劳杜先生了。”

“大都督可放心!”

“明日焚毁四方营垒,西、南两路围军各退五里,北军移驻洧水北岸,重整营寨。”

高岳舒了一口气,终于有了攻城之策。

当夜便修书高澄,请求调派水师增援。

弦弓绷满,高澄眸光肃然,松弦箭飞,靶上箭矢自尾贯透,生生劈裂。

“成了。”嘴角扬笑。

反手将长弓抛给侍从,接过琉璃盏仰首灌了两口。

“叔父来信,定下水攻之计。过几日,你就往黎阳整备两千舟师赴颍川。”

“是,大将军。”

高澄回身重新接过长弓,指间随意捻起一支羽箭,箭矢破空正中靶心。

眼尾轻扫,继续捻箭瞄靶。

“那女人可还安分?”

“啊?”斛律光一怔,随即反应过来,高澄问的该是木韩晔。

那个女子虽有武艺,可这些时日相处下来,斛律光却发现她性子软弱,更何况口不能言,又能不安分到哪里去?

“她......不存旁的心思,大将军请安心。”

高澄回头睨来,将斛律光眼底那抹来不及掩藏的怜惜尽收眼底。

“你......睡过她了?”

斛律光脊背一僵,立即回道:“没有!”

弓弦嗡鸣,这一箭偏了半寸,高澄手臂有些软了,垂手收弓。

嗤笑一声:“早知你这般‘愚钝’,就该将她交给孝先......”

“黑獭这厮当真让人捉摸不透,迟迟不派兵增援王思政,我正犹豫,要不要调你父亲去颍川......不过这次南下,你倒可以顺道去看看他老人家。”

斛律光暗自松了口气,只是沉默地跟在高澄身后,静听他的种种安排。

“不过颍川交接后,还是早点回来吧,新募的兵丁还要你带。

毕竟老卒随宿将,新卒配少帅,年轻一辈中,你们两兄弟、孝先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嗯!”

一曲琴音含南风之意,悠悠传来,斛律光望着高澄背影,他的步履随音韵渐缓。

能辨出这是南国曲调。

他不禁想到兰京,寒山时与他几番对峙,至今都想不明白,那样一个手段残忍又富心机之人,怎就甘为男宠?

更何况,过往高澄男子对并无兴趣,怎么就跟兰京……

思及此,吞吞吐吐。

“大将军,有句话,末将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啊,你我之间不存不当讲。”

“明月虽不谙经史,却知苻坚慕容冲旧事......”

高澄面颊陡然涨红,斛律光素来只会听从于自己,从不干涉自己私事。

他没发怒,心底反而清明。

“兰京是战俘,明月觉得他心术实在诡谲,这样的人,大将军实不宜......留侍左右。”

斛律光目光紧紧锁住前方人影,踏出的每一步都似踩着心事。

只听高澄淡淡应了一句:“不过膳奴,我自有分寸......”

琴音渐歇,萧道收手按弦。

“固成兄,此曲宫商,可有不谐之处?”

兰京轻声答道:“五音俱正。”

萧道抚过琴尾流苏,笑意温润:“很快就能回家了,昨夜我还梦到了阿母,待还寿阳,当为阿母重抚此调。”

“说来可笑,归期在即,大将军却执意要为我与兄长定亲,可这北地的女子若随我们南归,能过得惯吗?”

兰京蹙眉:“定亲?”

刚问出,只见萧道倏然起身:“高大将军!”

兰京抬眸,高澄身影已杵立在亭前十步外,也连忙抱手行礼。

“方才闻得清音袅袅,还道是何人抚琴,原来是三公子雅奏。”

萧道笑答:“大将军过誉,在下不过略识宫商,固成兄才是解音律的伯牙,很多曲调我都是向他讨教。”

高澄款步入亭,笑问:“兰京,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兰京凝着高澄的笑颜莞尔,转目时却撞上斛律光逼人视线,随即垂下眼睑。

高澄没注意到兰京变化,只对萧道笑言:“说起来,我身边的明月将军最擅筚篥胡笳,别看他生得魁伟雄奇,可每奏胡笳,必引人哭......”

“音律之妙,正在于能动人心魄,若得机缘,还真想一闻斛律将军雅奏。”

高澄侧向斛律光。

“明月的胡笳虽妙,还是太过凄清。”

“诶,正好今日天气爽朗,又都是知音之人,三公子若有兴趣,可愿往南郊一游,顺便听听我北国乐人的马上琵琶。”

“马上琵琶?”萧道眸光微亮:“在下之幸,何而不往?”

“宝业,”高澄侧首吩咐道:“去召章永兴,也顺道也叫上尔朱文略一起。”

高澄虽厌尔朱英娥,但他弟弟文略对自己一向谄媚,又通音律,自然想起了他。

众人行出几步,高澄只觉有异,回头看兰京仍然垂首立在亭畔。

毕竟他方才只明言邀请了萧道,人前,兰京只是膳奴身份。

温声:“兰京?何不随行?”

兰京抬眸,欣喜于高澄特意驻足等他。

“诺!”

斛律光轻叹一息,也不知高澄如此,算不算自有分寸。

汾水畔,侍卫们立起层层帷幕,高澄倚坐在华盖之下。

章永兴怀抱琵琶欠身施礼后,一手抱琵琶,单手扯缰翻身上马,动作一气呵成。

萧道凝眸而视,心中能浮想出昔日昭君出塞,马上弹琵琶的那副凄婉哀绝。

却不知北地男子,又能在马上演绎出何种乐章。

高澄觉得,只是观望马上琵琶,意兴不能尽,看了尔朱文略一眼,于是笑问:

“梁郡王,待章永兴纵马奏乐,远近驰骋之际,卿又能细辨多少曲章?”

“十之过半,当无大碍。”

“来人,送梁郡王纸笔。”

“梁郡王可听好了,若是十未过半,就烦梁郡亲奏一曲。”

章永兴猛然松开缰绳,横抱琵琶于胸前,双眼微闭。

其余乐师闻声,随琵琶调开始点鼓相和。

右手拨子在弦上激起一串铿锵,左手指法翻飞间骤起金戈,双腿猛地一夹马腹,骏马顿时撒开四蹄,他却稳如泰山。

妙的是,弦急时马蹄亦如骤雨。

曲调舒缓处,指间揉弦颤音悠扬,马儿也改为小步轻踏。

疾驰之中尘土飞扬,弦音激荡,就这一人一马一琵琶,伴着隆隆鼓点,竟在旷野上奏出了铁马冰河之势。

声震长空,群山回响。

萧道暗自惊叹,难得听到这般豪迈之意,更未见过这般马上琵琶的绝技。

高澄唇边含笑,目光追随着那道纵马飞驰的身影。

每当琵琶声远,就不自觉地微微前倾,手指在凭几上无声轮动,似与弦音共鸣。

比起秦姝偏爱的埙音,明月钟爱的胡笳,他更喜胡琵琶的金戈铮鸣。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