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两大才女你们分配在哪里啊?”一进门。蒋水仙就开口嘲讽道。
许茵茵道:“不好意思了,蒋水仙,让你失望了,我们分配在省里。
不过比起你的林城,我们还是差了那么一截,哈哈。”
许茵茵只觉得狠狠的扬眉吐气了一番。
“你们省里我林城!?”蒋水仙一愣,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不可能,你们少诈我。”
祁芸手一摊,“你不信,那我就没办法了,咱们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见两人说的如此笃定。蒋水仙坐不住了,扭动着肥胖的身子冲出寝室。却差点和来找祁芸的学生会主席刘梅撞个正着。
“刘...刘主席。”
“蒋水仙,你怎么毛毛躁躁。”刘梅眼中闪过不喜。
“刘主席,对不起,对不起,我准备去下面看看分配名单,心情有些激动...所以...。”
这位刘主席可是她们学校校长的外甥女,在人家地盘上,她也不得矮上三分。
刘梅不愿多说,挥了挥手让对方滚蛋,带着几个同学走进寝室。
刘梅一行的几人,都是学生会干部,同样也是这次分配名单中,分配在省里的那群人。
因为同在学生会的关系,许茵茵和几人也都认识,忙上前打招呼。
刘梅很家长式的和许茵茵握了握手:“许茵茵同学,恭喜你啊。”
“谢谢刘主席,侥幸,侥幸。”许茵茵咧嘴笑。
“这可不是侥幸,咱们搭班子这么多年,我对你的能力还是认可的,你能脱颖而出,那都是实至名归的。”
见刘梅的到来,张妮也放下手中的言情小说,上前打招呼。
可不知怎么地,往日还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刘梅,此刻竟语气十分冷淡。
能不冷淡嘛,作为校长的外甥女,已经从自己舅舅那得到不少消息,其中就有张妮针对祁芸的事。
她现在划清界限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和对方亲热。
冲张妮点了点头,刘梅继续拉着许茵茵的手寒暄,“小茵,这次咱们都分配在省里,以后可要多联系啊。
这些年,和你搭班子,我受益良多。希望以后有机会咱们再一起合作。”
对刘梅这七分官话,许茵茵没有对蒋水仙那样厌恶,爽快道:“没问题,刘主席。我和您合作也挺愉快的。咱们一定常多联系。”
“来,坐,都坐。”寒暄了几句,许茵茵招呼几人入坐。
“坐就不坐了,我这次就是顺路过来,和分配省里,京州的同学们认识认识,时间紧的很。
我听说这个寝室还有一个同学,也分配在省里,是谁啊?在不在?”刘梅明知故问,故作姿态。
果然,许茵茵就知道,自己只是个捎带的,主角是祁芸。
“在呢在呢。”许茵茵拉过祁芸,介绍道:“这就是祁芸同学。”
“祁芸同学,你好。”刘主席热情的和祁芸握了握手,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咱们是不是见过?”
“是,我也是学生会的,不过我是大头兵一个。”
“哎,什么大头兵,都是为同学们服务。哪分什么高低贵贱。”
祁芸暗暗感叹,没想到平常里眼光过顶的学生会主席,今天会对她这么热情。
这就是权力带来的好处吗?
祁芸不傻,对方这架势,一看就绝不是什么“顺路”,而是“专程”,专程和她认识。
两人的谈话。也被张妮听在耳中。
连学生会主席都出来证明了,她就算再不相信,也不得不承认这两个人是真的被分到了省了。
最重要从刘梅的话里——还有一个同学分配到省里却不是自己?
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被挤了下去。
张妮是聪明人,没有像蒋水仙不愿接受事实,反而调整状态,挂着笑容,往祁芸身边微微靠拢,想要插上话,融入进去。
想要混官场最重要就是能伸能屈,这一点她已经炉火纯青。
没办法,对于她们走上从政道路的人来说,分配工作就是一道天堑。
你分配到省里,你的起点就比那些分配到市里县里的要高。
她自然不能再去得罪一个这样的人。
可一群人似乎有默契的排挤了张妮,让张妮走也不是,坐也不是。
说时间紧,刘梅几人却没急着走,而是一直和祁芸,许茵茵聊着各自对未来的规划,促进感情。
这一促进,就到了中午。
刘梅提议,一起吃个“金榜题名”饭,她请客。
祁芸有些不好意思,“我...我就不去了吧?”
刘梅说:“祁芸同学,你这就没意思了,刚才还说互相帮助,现在一起吃个饭的面子都不给啊。”
其他人都笑了。
祁芸忙解释:“不是不是,我只是觉得让您破费了。”
“破费什么,都是同学,这次咱们把分配在省里的同学都叫上,大家互相熟悉熟悉,以后啊,分到各部门,大家也有个熟人好办事。”
许茵茵也鼓动着,“是啊,是啊,祁芸,咱们去吧。”
她没什么背景,这饭局对她太有用了。
“那好吧。”众意难违,祁芸只好同意。
张妮还想修复感情,抢上话,“刘主席,我都还不知道我分配到了哪里,不知道我能否参加你们的饭局。”
刘梅说:“你分配在我们省城京州,还不错,不过这次我们是分配在省里的聚餐,就不叫你了,我想待会你们京州的同学应该也会有聚会吧,你一个人跟着我们也不好,还是算了吧。”
也不管张妮的难看的脸色,又转头询问几人想吃什么?随行的几人当然知道这次的主角是谁?都纷纷看向祁芸,许茵茵。
“你们想吃什么?”刘梅将主动权抛出。
祁芸说:“我都行,刘主席您安排就行。”
“对,刘主席您安排就行。”
“那行,那就我来选,不如去吃“火里捞”吧,咱们大学城这家火锅还是比较出名的,经济实惠,最重要这家店还跟咱们祁芸同志比较搭。”
许茵茵问:“为什么?”
刘梅解释道:“这家火锅店开了有十年了,是“火里捞”的第一家店,你知道以前这家火锅店叫什么吗?”
“叫什么?”
“叫祁记火锅店,跟咱们祁芸同学同姓。”
许茵茵一听有些惊奇,开玩笑道:“搞不好啊,就是咱们祁芸家的产业也不一定。”
祁芸:“...。”
一群人边聊边走出寝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