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青云道人找上门来,却是有些蹊跷。”
浊泥深处,难能可贵地撑出一方清明,依旧带着面具的陆压道人盘坐其中,听到隐隐道音震荡而来,不由有些咂舌。
好一个青云道人,修为竟已抵达这等境地,连太初浊沉之眼都已经难以限制你的道威了吗!
祂立刻掐指一算,随即摇头,轻叹。
“这位道友,还真是有些来者不善啊。罢了,剩下的两处大机缘,与吾似乎真的没有什么缘分,不如就……”
心意一动,祂便霍然起身,走出这方清明,朝那道音震荡源头方向走去。
又有一处幽深的浊泥之地,一具古老的青铜古棺感应到震荡,便也缓缓从幽邃地浮升而起。
在那浊气翻腾之间,隐隐看得到古棺表面,浮雕着一个个古老的小人,狩猎的,钻木取火的,结绳纪年的,刀耕火种的,繁华闹市的,横立寰宇的等等不一而足。
仿佛这座青铜古棺,记录与承载着整个人族从无到有,从落后到文明,从蝼蚁小族到宇宙上族,最后又沉沦湮灭等一切。
似乎它在,人族的烙印就还在。
“李青云,终于走到这一步了么……”
沧桑斑驳的棺盖之下,传出一个若有所思的沧桑女音。
这边,李青云周身道光撒开,在无尽浊泥中强行撑出一片清净。
他手一拂,清净之地上,就冒出一方玉案,茶具等等,自行坐上主位,煮泉沏茶,静候来宾。
片刻之后,陆压面具黑衣飘然而至,一步踏入清净之地。
先是拱手,然后对着沉静如玉的李青云,轻叹道:“青云道友,你这是要拉吾下水啊,吾算不算遇人不淑!”
李青云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招呼陆压坐下,轻笑道:“道友怎生这么说!大变将至,机遇难得,而你已具永恒骨、横渡之法,岂可再滞留残墟,浪掷时日。你当也推算出,很快太初就要陷入彻底的混沌混乱之中,届时任你我道行再高,也将无法在把握天机!”
“与其等一个不确定太多的未来,不如抓住眼下这个登虚的良机。”
“道友莫非觉得,那些虚外存在,会因为你的老资历,就放过你不成!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何况你又何尝不是一枚大药!”
“道友明鉴啊!”陆压听了,又是叹息,持盏连饮数杯,自也是被李青云说中了痛处。
祂的处境,虽比李青云要好,但也绝对好不了多少。
否则,此刻祂明知面前道人来意,又岂会过来一见。
就在这时,浊泥分开,一具青铜古棺无声掠至,停在清净之地边缘。
“这是贫道的一位故友。”
李青云对陆压解释一句,两人的目光都齐刷刷落在这具青铜古棺之上。
“吾在浊泥场域这么久,自是有所感应到这位道友的气息。”陆压眼神流露几分好奇与探寻之色,看来很想知道,铜棺中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棺盖推开,先是一只苍白如玉的手探出来,紧接着一名极为清丽、气质冷冽的黑衣女子走出古棺。
从她身上流露的气机来看,明显也是九环之上的虚圣境地!
“你来了!”李青云站起身来,含笑迎去。
他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根脚复杂的女葬帝,而两者又天然就是同族关系,姿态语气自是要比招待陆压时要轻松随和一些。
“葬,见过两位道友。”
黑衣女子即女葬帝,坦然在玉案前盘坐下,随即朝陆压点点头。
三人持盏互敬之后,气氛蓦地有些沉默。
李青云便不再客气,直接说道:“大变在即,届时天机混淆,贫道想要借此良机,登虚,入圣!”
顿一顿,他紧盯着陆压与女葬帝,一丝秘气道威有意无意地散发出来。
陆压两者都是不由地微微低眉,只觉李青云身上蓦地多出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尊贵威压之感。
李青云这才接着说道:“贫道的处境,两位都心里有数。所以这次来见二位,是想让你们帮个忙。”
“陆压你,机缘已满,最好与贫道一起登虚,彼此照应,方有胜算。”
“葬,你虽还在等候你的机缘,但贫道斗胆,请你到时也择机露个头,分散虚外注意力!”
“一旦贫道稳稳踏入圣位,吾等人族,自是重回上族之列,无须再遮遮掩掩……”
最后这两句话,自是说给女葬帝听的。
这位女葬帝近在面前,李青云当然能感应到她体内纯正的人族真血气息。
他与她,同为人族复兴的希望,一明一暗。
但这次登虚入圣,险恶莫测,他不得不要求“葬”到时配合一二。
女葬帝,才是真正的人族残运托举的复兴之子!
一旦亮相,必然石破天惊,让虚外意想不到,一时乱了道心,那就相应减轻了李青云的压力。
而只要李青云在虚外站稳脚跟,等“葬”成圣之时,他又自可护她无恙!
所谓因果,便是如此。
“道友都这般明说了,压又岂好推辞。不过,道友需要记得,这次算你欠吾一个人情。”
陆压见李青云这么坦诚直白,自知这次是不得不跟着重返虚外了。
祂藏匿残墟之地,也已经成功衍化出永恒骨,又得到横渡冥无之法,算是功德圆满,的确也可以离开了。
推算中,剩下的两大机缘,祂若强求,也并无不可,但眼下却要恶了面前的人族两位大佬,得不偿失。
现在李青云有意流露一丝永恒秘气,威压当前,就是提醒他陆压,当离开了!
女葬帝也淡声说道:“那便如此吧!我却需要拿到浊泥场域这个机缘后,才算道功圆满。青云你登虚之际,我自会故意现身,吸引走部分虚外的注意!”
“善!”
李青云见两者都应了,便是抚掌悦然而笑,“我等携手,又何惧那些虚外老怪物!”
“太初不可成圣的铁律,当碎也!”
此事一谈妥,三人又闲聊几句对未来的推算预判后,便各自散去。
李青云退出浊泥场域,又一路在虚外的“狂轰滥炸”下,险之又险地返回真正的残墟。
接着,又立刻召集三清门下。
在青崖,他宣布自己即日起“退隐”。
青云道脉、三清大寰宇诸事,往后便由副教主程棠音与四御为主,诸准圣为辅,决定一切。
这轮太初时代的四御,乃为北极璇玑大帝李璇玑、南极离火大帝阿黎、钧沉上尊大帝李泉泪、皇天厚土大帝后土。
其中璇玑、泉泪均已九环准圣巅峰,泉泪更已经在老崖峰坐忘万古,证得七枚混元大道印记,堪称教主之下,三清最强。
当然,这就是李青云的一道分身,又坐忘万古的经验,混元大道印记也不过是重新证一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