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大清时代。
民间:
人群之后,有百姓错愕:“大明王朝的子民百姓,还有这等地位,为何这等信息,我们一直都不知道?”
有人冷笑道:“你一个平民,连省府都没有出过去的人,知道了又能如何?”
“再说了,大明王朝,还不是被你们自己给推翻的吗?”
“然后再给自己给找一个胡人鞑子,压在自己的头上当主人,是自己甘愿给他们当狗,这能怪得不别人?”
有人一听到这种言语,立即就反驳道:“我们现在过活的日子,难道不比在大明王朝的时候更好吗?”
“并且,在这一世里,已经出现了天道盘点这样的神迹了,这说明是上天给大清朝廷的警示,让大清朝廷有过重新改过的机会。”
“不然的话,这天道盘点,为什么不出现在大明时代,不出现在大唐,大宋时代?偏偏出现在大清时代?”
“只要大清朝廷,把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所做过的种种离谱不之事,在这一世里改过归正不就好了吗?”
“这样一样,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就不需要再遭受兵祸之苦了,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有人冷言道:“你自己贪生怕死就直说,想靠你这种人救国,救民族,怕是指望不上了的。”
“是你没仔细听天道盘点所讲述的内容,还是别有用心?”
“天道不是盘点了吗,即便到了后世的华夏,仍然没能回到世界之巅,仍然没有恢复到大明王朝时期的世界地位。”
“后世连天都能上去的时代了,可是为什么连大明时期的世界地位,都没能恢复,更何况盛唐与大汉了?”
“这其中难道就没有问题吗?”
有人附和道:“就是,后世的华夏,连天空之上都能上去的时代,居然世界地位,都没能恢复到大明王朝时期。”
“就可想而知,这大清满人鞑子,对我们华夏文学与民族的迫害有多深了。”
“你不敢反抗,那就一边呆着去,用不着你操心。”
那人见周围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如此之后,有些不可置信。
并且其语气与神情,都在颤抖着,却又在强压着,那着颤抖语气,小声的问道:“难...难道,你...你....你们是真的想要造反?”
其周围的人群中,立即就有人用冷冰的语气,回应道:“天道都如此盘点了,在这一世里,他们那些满人鞑子,就算是对天下的百姓,声称要改善,估计也是借口摆了。”
“再说了,你在这大清王朝的盛世下,你和你的孩子,上过学堂私塾吗?识过了几个大字了?”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这就是,咱大明在后世的天朝上国威严与地位的体现吗?”
随后,明太祖朱元璋肯定的说道:“确实,也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符合天朝上国之名。”
“看来朕的关闭海禁令,就是一个错误的政策,这得改。”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这不孝子孙朱翊均,虽说能力与毛病一大堆,甚至天道大明王朝的国运,也是毁在他的手上。”
“但对外,对那些藩邦之国,所立下的大明国威,还算是没有给大朕丢脸的。”
观看这天道盘点透露出来那么多关于大明王朝的历史信息内容。
明成祖朱棣,也算是看开了。
盛世王朝,千百年来,哪有不衰落与覆亡的时候。
但是,大明王朝可以被推翻,可以走向衰落与覆亡,但唯一不能丢失的就是王朝威严。
连后世的西方洋人的子孙后代,都在惧怕着后世的华夏之国,会走上大明王朝的霸主地位,对于这一点。
明成祖朱棣感到很是欣慰。
人死之后,最重要的不就是身后之名吗?那王朝帝国也一样不会例外。
虽然说,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大明王朝的江山天下,被那建奴鞑子给取代了。
但是大清之名,又怎能与大明相比?
......
大秦始皇界。
始皇帝赢征:“天朝上国之威名,就是藩邦小国,进入到天朝上国丢弃的土地,他们也不敢擅杀天朝上国之民众与百姓吗?”
......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辽东的路上:
随从看着天道画面中,朝鲜援军以物与宽甸地区的树落,换取粮食的画面,也同样是瞪大了双眼。
这是他活了这么多年,头一次看到的画面场景。
并也产生了疑问,这是真的吗?
毕竟,蒙古人,东洋倭寇,还有那些女真反贼他们,在他们每次侵犯大明边境地区的时候,几乎都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
然而,这朝鲜援军,完全没有这种行为,这真让人觉得不可能思议了。
同时,在随从的心里,也在此时,有了对大明王朝产生了更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随后,随从便熊廷弼问道:“大人,你说我们此行,会在辽东地区,见到那些朝鲜人吗?”
熊廷弼回道:“在这一世里,宽甸地区,已经被李成梁放弃了。”
“但现在有天道盘点的出现,我相信,大明要拿回来的,不仅仅是宽甸地区,还有更多。”
“到时,你自然可以遇到朝鲜人。”
......
【努尔哈赤在3月2日晚回到赫图阿拉,在得知道刘綎率领的东路军与朝鲜援军的进军情况,并且在李永芳的建议与协作下,连夜部署对刘綎的诱敌策略。】
【在连续取得两场,与大明西路军与北路军的大胜之后,努尔哈赤就已经认定自己,已经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虽说,刘綎是大明王朝有名的智勇双全的名将。】
【但在此时努尔哈赤的眼里,整支大明东路军,都已经是一支孤军了,不仅不能影响到整场战役的胜负与走向。】
【更重要的是,他努尔哈赤,随时都可以收拾到这些从南方来的大明军队。】
【因此,努尔哈赤打算后金的八旗兵在赫图阿拉休息结束之后,直接一举将刘綎与大明东路军击溃。】
【但是,努尔哈赤的决定,在大明降将李永芳的眼里,却不这么认为。】
【在与西路军和北路军的交战当中,许多大明将士,在兵败之后,在明之不可为的情况之下,仍然要拼死也要毁坏大明火器。】
【或者是,抱着火药与后金士兵同归于尽的情况太多了。】
【在李永芳认为,这种打之必胜的战斗,只要每出现一次,明军士兵与大明火器同归于尽的情况,都是后金军的巨大的损失。】
【因此,李永芳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努尔哈赤认同。】
【李永芳的建议,让他派出其手下亲信,所收买的西路军的降兵。】
【手持杜松西路军的令箭,假扮成西路军的信使。】
【向刘綎传递,西路军已经攻过界藩城,直逼赫图阿拉的假情报,引诱刘綎突兵冒进,让其先锋队与后勤辎重部队脱节。】
【这一样来,既方便了后金勇士对大明东路军的猎杀,又能保住大量的大明火器辎重,不会被毁坏,这何乐而不为?】
【最重要的是,李永芳的密探,早已经深知,大明东路军粮草难续的问题,以及大明辽东经略杨镐,将运粮的重任放在西路军身上的情况。】
【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大明的东路军必然更想赶快与西路军会师,来解决东路军的粮草问题。】
【而大明东路军,在刘綎的带领下,从牛毛寨一战后,如入无人之境,像狼入羊群一样,连破十多个村寨,必然会犯轻敌大意之忌。】
【最终,李永芳说动了努尔哈赤,也认同了李永芳的出谋之策。】
【毕竟,努尔哈赤一开始,就是对刘綎与大明东路军采取的就是诱敌深入之策,只是连胜大明的两路大军之后,心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细想而已。】
大明神宗界,
民间:
有百姓愤怒道:“李永芳,必然要处死,在这一世里,不管他现在是什么人,都必须要斩首示众。”
有百姓附和道:“对,这种人一定要斩首示众,他们比蛮夷胡人还要可恨。”
有百姓担心道:“就怕这天道,在一盘点到他时,他可能就已经跑了吧?”
......
大宋高宗界(1161)
金国首都中都大兴府(北京):
金主完颜亮皱眉:“天道的意思,是想要告诉朕,想要统一中原,想要对付汉人,就必须要重用汉人吗?”
“是因为他们最擅长窝里斗吗?”
......
【在大清王朝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及《明史纪事本末》等史料书籍中记载中。】
【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三日,假冒西路军信使,手杜松令箭的降兵,在清晨的一大早便出发,前去给刘綎给信。】
【而给信之人,也是李永芳从萨尔浒战场上,招降并收买的降兵,是一名带着浙江口音的降兵。】
【自从投降了努尔哈赤与后金政权之后,李永芳在收买与拉拢明军将士方面的才能与对后金政权的功绩,可以说是得到极致的发挥。】
【因为李永芳,太了解大明军中的情况,以及普通明军士兵的心理。】
【所有,李永芳有的是手段,能将明军士兵的心理防线给突破后,再进行收买。】
【李永芳派出的假信使,于3月3日的中午,在阿布达里冈附近的深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富沙河一带)遭遇到刘綎率领的东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