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喃道:“原来如此,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大明王朝竟然是这样走向覆灭的。”
“大明的百姓,竟然是这样被逼反。”
“张居正的考成法,让大明王朝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让大明出现了万历中兴。”
“然而,那李汝华在以‘张居正考成法’为蓝本,复刻在大明的财政改革上,结果反而加剧了大明王朝的覆灭。”
“这难道是在说,大明后期成也“考成法’败也‘考成法’吗?”
话虽如此说道,但明太祖朱元璋知道。
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改革,再好的制度,终究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看人。
通过天道盘点,让明太祖朱元璋看到了,自己为大明制定的政策制度,还有祖制等,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是如何成为党争工具的。
后世的那些大明文官集团,当他们的需要到他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大明祖制时,它就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祖制。
当他们不需要大明祖制,甚至大明祖制会妨碍到他们的利益时,那么大明祖制什么都不是。
从天道盘点大明王朝开始,到如今,已经详细盘点了三代大明皇帝的统治时代,结果又有几人是因为贪污受贿被处死的?
贪污受贿都不被处死,这是他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制吗?
随后,明太祖朱元璋继续喃道:“这天道盘点之意,是不是在告诉咱,这世界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
“那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后世,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制度?是有比‘成考法’更好的法案制度吗?”
......
此时诸天万界中的无数个王朝皇帝,都在这个时候,除了大清诸帝之外,几乎有的有志皇帝,都有着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的疑问。
天道在盘点到张居正与考成法时,都让他们眼前一亮。
这可是维护皇权地位,绝好的改革制度。
然而,加剧大明王朝的覆灭的,也是和“张居正考成法”有所关联。
因为李汝华的财政改革,就是在复刻“张居正考成法”弄出来的“田税加派”导致的。
虽说,李汝华是想要通过辽东战争的大势,来实现大明京城户部对其它地方财政的税收的主导权。
从大明户部的角度来看,李汝华的改革是成功了的。
然而,辽东战争,直至大明王朝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那么李汝华的改革不仅是失败那么简单了。
还是加剧大明王朝覆灭的毒药。
这,说明“张居正考成法”是有缺陷的...
有缺陷可以慢慢找出缺陷,并进行补救,但是“考成法”的整体框架,很多人认为,还是可取的...
毕竟“张居正考成法”是加强皇权,遭遇天道大明高官集团强烈反对的法案。
单是这两个原因,即便有着一些缺陷,但阤对诸天帝皇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人群之中有人问道:“这李汝华到底是好官,还是佞臣?”
......
然而,当看到这则天道盘点的后面内容时,华夏诸帝也有生起了疑问,
尤其大清王朝的诸帝,更是激动与愤怒的。
大清乾隆界。
清乾隆帝弘历暴怒而起,身前的御案,更是被一掌啪出剧烈的震响,在这震响之下,殿中的官员,立即就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应。
怒目圆睁的,也有战战兢兢的。
而没有战战兢兢,同样与清乾隆帝弘历一样,有着愤怒目光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满人或旗人官员。
自然,此时大殿上,战战兢兢的官员,多数是汉人官员。
有些汉人官员的心里,更是叫苦不已,这哪是天降祥瑞,简直就是天降大祸。
清乾隆帝弘历怒道:“是大清王朝,让华夏中原文化与思想的发展,迎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是大清王朝,让华夏中原文化与思想停滞与倒退了三百多年的?”
“是大清王朝,让使华夏文化,思想,以及科技等等,从远远领先世界各国数百年,到落后西方世界各国,一两个世纪时代的?”
“这天道是要死我大清王朝吗?”
“大清王朝的不孝子孙,在后世所犯下的过错,就要否决掉,整个大清王朝所立下的功绩了?”
“这哪是天道盘点,这简直就是对大清王朝审判,天道都如此不公,公理何在?公平何在?”
随后,清乾隆帝弘历冷冷的言道:“这天道,最终还是要挑起这一世的天下动荡,挑起这一新的战争,想要这让华夏大地,再度混乱。”
天道将大明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盘点出来了,这对大清王朝来说,这没有什么。
虽然也就是降低大清王朝的形象而已。
只要是政策不好,都是可以通过重新制定新的政策与规定能慢慢挽回的,坏不出大清的根基与国运。
就算是,天道把他们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所有事迹,也一同盘点出来,那也没什么。
最多,等天道盘点结束之后,尊重所有历史事迹,给予公平的记载就行。
当然,若是天道盘点结束之后,这天下仍然是大清的天下,华夏汉人百姓,仍然老老实实的当着大清汉人。
大清朝廷可以吃点亏,放宽一点政策。
只要时间久之后,再慢慢进行修改,改成自己想要的目的就好了。
但是,天道万万不该,把大清王朝,在此时盘点的如此不堪与没有前途。
天道,更不该将天道大清后代不孝子孙犯下的错误,推到如此的高的一高度之上。
这不是把大清朝廷,架在火上烤吗?
这是会激起天下民愤的。
毕竟大清的汉人百姓,是有四万万之众,而大清满人贵族,再加上蒙汉旗人,又能有多少人?
最重要的是,此时大清所在的位置,是在明处的。
当初的后金政权,可以通过间谍,细作,秘控,晋商等来达成他们想要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反过来了,他们大清朝廷,是处在被动一方,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特别上,从大清的几位先帝,他们在入主华夏中原开始,就一直在与反清势力进行博弈。
为了减少反清势力,对汉人百姓的影响力,他们才会大力推行以汉治汉的主要策略,为得就是用汉人世家权贵,来控制住普通汉人百姓的思想与生存。
现在好了,天道盘点告诉天下世人,大清王朝,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王朝政权。
反而是阻碍华夏中原文化发展的主要敌人,那么,大清朝廷的以汉治汉的主要策略,还能有用吗?
而当初那些,贪生怕死,并为大清开门,迎他们大清入主中原的汉人世家们,他们还能挡到汉人百姓的暴动吗?
这是有满人权贵,冷冷的说道:“杀,大不了再杀一次,只要杀得足够多,杀得让他们胆寒,杀得他们不敢反抗,他们才会老老实实,不会听这什么狗屁的天道盘点的旨意。”
有满人权贵附和道:“对,现在就要立即整个兵马火器,以防不测。”
“在老臣看来,从这个狗屁的天道盘点之中,就听出了他们的害怕与不甘。”
“他们似乎很害怕我们满人的强大,他们也害怕西方洋人,好像更害怕除了华夏人之外的外族所有人。”
“既然如此,我等为何不加以利用?他们越是害怕什么,我们就去联合什么。”
“现在,在这片华夏中原大地之上,他们不过是居然人口多一些草民而已,不管是武器,粮食,钱财与资源等,都牢牢的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加之,我大清王朝,正是鼎盛之期,难道还怕他们一群草民的造反不成?”
......
大清世祖界。
清世祖顺治帝福临,双手合十,虔诚的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