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少峰这种不仅不退缩,反而主动加价的行为,李善长很容易就得出来一个结论。
这狗入的杨癫疯,估计是想吓退老夫。
可惜啊。
李善长直接摇了摇头。
老夫好歹也是风里雨里趟过来的汉子,什么样儿的场面没经历过,什么样儿的阴谋诡计没见识过?
你杨少峰想要坑老夫的薄屎卷饼吃,倒还嫩了点儿!
李善长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一边笑眯眯的说道:“驸马爷既然有这个信心,那老夫自然也不能退缩。”
“不过……”
“花个三年两年的攒够足以供应所有大明百姓吃上五年的粮食,那是驸马爷的本事。”
“可要是花上个十年八年的,却应该怎么说?”
“万一老夫等不到那一天,驸马爷可不能怪老夫失约?”
杨少峰直接瞥了李善长一眼,心里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吐槽才好。
众所周知,李善长这个老匹夫相当能活,以至于江湖上都说司马懿射出的箭,擦着李靖的头发丝飞过,最后精准命中了李善长的眉心。
谁能想到,李善长这老匹夫明明都已经一病不起,结果却又莫名其妙的好了,然后又活蹦乱跳的给老登打了好些年的工。
最后直到李善长告老还乡都好些年了,老登眼看着再不送走李善长,自己就很有可能被李善长送走,这才不得不用扔下自己的名声不要,拿着胡惟庸案当借口,一举把李善长给送走。
所以,别说再撑个三年五年,就算再撑个十年二十年,你李善长也一样能够撑下去。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一边笑眯眯的说道:“韩国公尽管放心,只需要三年时间,三年时间不能攒够粮食,下官从此以后再也不提劳工二字。”
李善长认真的点了点头,伸出一只手掌:“君子一言。”
杨少峰同样伸出一只手掌,与李善长击掌为誓:“快马一鞭!”
朱标在一旁笑眯眯的说道:“孤做见证人。”
你俩玩儿吧,你俩玩儿的越大,大明能够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孤这个太子以后就越轻松。
嗯。
反正你俩谁都有可能会赚,但是孤永远不亏。
还得是孤呀~
正当朱标心里暗自得意时,李善长终于想起来自己一路上所受的委屈。
他娘的,登州府的那些响马明明富得流油,却还喜欢喊着穷得掉腚。
老夫堂堂的大明首辅,却被人当成是乡下来的。
这些难道不是你杨癫疯的罪过?
李善长心里越想越不舒服,忽然望着杨少峰冷笑一声,说道:“老夫刚刚想起个问题,还望驸马爷能给老夫解惑?”
一看李善长脸色不对,杨少峰便心中一紧,斟酌着说道:“下官才疏学浅,可不一定能回答李相的问题?”
李善长哼了一声,望着杨少峰说道:“老夫此次前来,一路上听得最多的,便是穷得掉腚这四个字。”
“想来是驸马爷常常跟登州府的百姓提起,所以登州府的百姓才记住了这四个字。”
轻轻展开燕国地图,李善长直接掏出了匕首:“老夫的疑惑就是,究竟要什么样儿的日子才能算得上不穷?或者说穷,也不至于说穷得掉腚?”
这回没等杨少峰回答,朱标就抢先说道:“孤知道!”
“姐夫眼中不穷的日子,最起码得是老百姓想吃肉就能吃上肉,想穿新衣就能穿上新衣,不用抠抠搜搜的非得等过年才能吃上肉,更不用一套衣裳一家人轮换着穿。”
“最起码也得是家家户户都有存下的粮食,都有攒下的钱财,他们可以头疼明天吃什么比较好,而不必为了明天能不能吃上饭而头疼。”
“还有就是百姓家里的孩子得有书可以读,他们可以不喜欢读书,读书的成绩也可以差,但是不能读不起书。”
“总结起来就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鳏寡孤独皆有所归。”
“……”
李善长整个人都麻了。
这他娘的是不穷?
这是天下大同啊混蛋!
你杨癫疯拿着天下大同当作不穷的标准,这他娘的是谁教你的?
李善长在心里疯狂吐槽,朱标却满脸认真的说道:“综上所述,尽管宁阳县和登州府的百姓,一个月里多少能吃上两顿肉,但是他们依旧穷得掉腚。”
“尽管宁阳县和登州府的百姓年年都可以穿上新衣,甚至工坊里每年还要给他们发四季的衣衫,但是他们依旧穷得掉腚。”
“嗯,唯有孩子读书和鳏寡孤独皆有所依这方面,宁阳县和登州府没办法说穷得掉腚。”
“毕竟姐夫连街上的叫花子都不放过。”
“啧啧,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叫花子还好一些,被姐夫给扔到了养济院里养着。”
“那些身体健全的,可全都被他扔到了工坊去做工。”
“编户齐民这四个字,算是让姐夫给玩儿明白了。”
李善长微微一怔,随后便明白了朱标话里的意思。
不用说,肯定是杨癫疯把那些叫花子都给落了籍,分了地。
想到这儿,李善长的心里也不禁略感钦佩。
别管他杨癫疯究竟有多疯癫,也别管他杨癫疯有多么的异想天开,最起码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在朝着“天下大同”这四个字努力。
单凭这份心气儿,就已经胜过朝堂上绝大多数的官老爷。
李善长看了看杨少峰,随后便又问道:“穷得掉腚这四个字,老夫算是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不过,老夫还很好奇一件事,那就是驸马爷为什么一定要把路修成十丈宽?”
“尤其是那些道路两旁的树林,难道驸马爷不知道,树林太过茂密,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事儿?”
杨少峰笑了笑,说道:“李相是担心有人埋伏在树林里劫道?还是担心太过宽敞顺畅的道路,会方便敌军或者叛军?”
李善长微微点头,却又不自觉的瞧了朱标一眼。
当年常务副皇帝的面儿说这些,你杨癫疯是怎么敢的?
杨少峰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老百姓但凡有好日子过,就不会有人愿意埋伏在树林里劫道,更不会有人愿意拎着脑袋去造反。”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的脑袋被驴子给踢了,一门心思的就是不走正路。”
“但是,他们敢走歪路,官府难道就不能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