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大食堂,大厨还是原来的那两口子,不只多了俩学徒工,还多了俩年轻的小姑娘当服务员,不过看那做派,不像是给人服务的,倒像是别人要为他们服务的,一看就是有背景的来混工资的。
自从向阳炼钢厂规模日趋扩大,工人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再加上还有一些业务方面的来往,作为向阳公社唯一一个准许对外营业的大饭店。
人民大食堂自然是业务越发的繁忙。
工人请客吃饭,各自物资采购员之间连略感情的,官员们的来往宴请,越发的频繁。
这就是当地有一个企业所带来的周边效应,要不是条件不允许,这饭店都要扩大规模了。现在基本都要掀两台餐。
有碍于今年向阳公社本地抗旱工作做的不错,夏收粮食收成尚可。本地人至少没有听说过饿死人,甚至逃荒的现象,反而是外地逃荒的往本地涌来了不少。
为了维持本地治安状况,不再发生上次敌特冒充逃荒者混入本地,公然袭击公社重要人员的悲剧重演,公社是下的大力气整顿逃荒者。
现在向阳公社治安所的所长张平安,还躺在床上都没有下地呢。
各地民兵都严查从四面八方涌来,发现一批,处理一批,查明身份后,立马联系逃荒者所在地政府,身份来历不明者,立马扣押审讯。
现在处理这些逃荒者,向阳公社已经有了一套极为迅速的处理流程。
“师傅,今天有啥硬菜,给我哥俩来两个,我今天要请我陈哥好好的吃一顿。”林瑞进了大食堂,看到大厅里已经坐了四五桌子,大食堂的生意如此火爆。
那说明本地经济条件不错,物资尚算丰富,至少大食堂里的物资没有彻底断绝。有碍于压井抗旱取得的成效,夏麦减产有限,再加上手扶收割机率先在向阳公社本地普及,所有的麦子都能及早的顺利收割入仓,没有被雨水泡过。
每个大队里交完了公粮,虽然议价粮没有交,不过,每个队里的按照规定的口粮,还是能发下去了。也许不能让每个人都吃不饱,但是绝对不会饿死人。
大厨看到林瑞,立马笑着说到:“林科长可是稀客啊,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来了,今天收来了几条大鲤鱼,给您安排一条红烧大鲤鱼咋样?”
林瑞呵呵一笑:“那感情好,大师傅有心了,后面院子里没安排人吧?”
“没有,没有呢,今天公社里的领导没有安排,后面院子里空着呢,二牛,愣着干嘛,赶紧带林科长去后院,把后院的桌子给拾到利索了。”
大厨说着,瞪了一眼杵在出餐窗口前面的一个半大小子,嘴角绒毛刚起,看那不知所措的模样,这是个生瓜蛋子,需要盘一盘才能成熟。
大厨又笑着给林瑞解释了一句:“本家侄子,这不是食堂里现在太忙嘛,刚好叫来帮几天忙,乡下小子,没个眼力劲儿,林科长别介意啊。”
林瑞微微一笑:“那就麻烦二牛同志了。”
那个二牛一慌,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还不赶紧去收拾后院。”
大厨又喝骂了一句,那个二牛这才拘谨的低着头,连忙往后院急忙过去。大厨说完,又冲正在拨弄着算盘珠子的婆娘使了个眼色。
林瑞笑了笑,饭店里的蝇营狗苟,干他屁事。定好了饭菜,顺带要了瓶本地大曲,便带着陈建林往后面走去。
二楼是有包间,这个时候要是去了包间,还不够热的呢,里面可是连个风扇都没有,哪里有现在外面后院大树底下凉爽。
陈建林跟着林瑞来到后面的院子,大树底下,二牛摆已经放好一张桌子,旁边摆放了两把椅子,另有原来的大厨媳妇直接送过来一盘切好的西瓜。
“林科长,您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啊。”
“哈哈,李姐有心了,这不是最近忙吗,今后几天常驻那边工地,估计少不了唠叨了。今天这是有口福了啊,看这西瓜水灵灵的,一看就是井水冰过的吧,谢了啊。”林瑞笑着连忙接了过来,这位是大厨媳妇,以前就是两口子管着这个饭店,只是现在人多了,两口子忙不过来,给上级打了申请。
公社里正愁那些亲戚的求情无处安放呢,这不,条子一打,当场就批了俩服务员,俩打杂的。
饭店里人手一多,俩人手里的权利自然也顺势扩张了,现在厨子媳妇已经不用亲自上菜了,每天只要管理好账务出入,轻松很多,而且还把自家侄子招了进来。
说是临时工,其实,所有的正式工都还是从临时工来的。现在公社又建了两个工厂,工人越多,有钱人就越多,来吃饭的自然就多了起来。
如此一来,他们饭店里消耗的物资就越多,对于饭店里唯一的两个正式工而言,其好处不言而喻。
这一切的变化是谁带来的?
整个向阳公社,谁不知道,炼钢厂里最有本事的不是厂长,也不是书记,而是技术科的林科长。
甚至现在这个风扇厂能建起来,据说也是林科长一手促成的。
千万不要说什么现在是大锅饭时代,干多干少都一样。
真论起来,他还真不一样。
十个员工的小厂子的厂长怪轻松,一万人的大厂的厂长是很累,是个人都知道,宁愿天天忙的脚不沾地,都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聊天打屁,过着一眼看到头的日子。
再说了,一天两个人吃饭的消耗,随便你多拿一碗米出来,都能看出来,如果是一天十个人吃饭的消耗,别说一碗米了,就是一天多拿一碗肉,也看不出来损耗。
在这个年代,是厨子没有不胖的,是屠夫没有不流油的,就是这个情况。
厨子媳妇上了西瓜,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出去了。
二人就坐,陈建林拿起西瓜啃了一口,冰凉沙甜,极为可口。
一边吃,一边眼神怪异的看向林瑞。
林瑞坦然面对,自然知道他为何如此看自己。
终于,陈建林感慨的说到:“老弟,你就是向阳公社那位名声最大的炼钢厂的林瑞林科长吧?”
当初陈建林走的时候,炼钢厂里一号锅炉还没有竣工呢,如今他就是出了趟差,养了次伤,再次归来,他都感觉这向阳公社都如变了天一般。
人来人往的街道,人们脸上有了笑容,眼里有了光,跟外界比起来,这里如同世外桃源。
就算是县里的日子,感觉也没有向阳公社这个乡下地方过的好。
至于出了商市地区,其他外面的地区,听说树皮都被啃食光了,甚至城市里的粮食,已经全面缩尽,定量粮食不但一减再减,甚至还出现了什么代餐粉之类的神奇食物。
一问才知道,所谓代餐粉,就是秸秆跟大豆之类的混合之后,打成的粉末,就这,现在大城市也不能足量供应。
天灾,加上北方老毛子用苛刻的方法逼着咱们还债制造的人祸,让本就困苦的人民生活是雪上加霜!
林瑞看着陈建林,笑着点头应是,这次陈建林给林瑞带来了,他最想要的物种,稻谷。
对,稻谷,就是大米的种子。
在这片玉米小麦的产区,并没有稻谷种植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