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建设卡布拉巴萨水电站的最主要目的有三点:发电、航运和蓄水。其中航运和水资源本身就是东非短板,所以东非才能更有魄力的建设这一项水利工程。
在当下的列强国家中,只有东非的水运条件最差的,美国有密西西比河,连通大西洋的五大湖。苏联有伏尔加河,经过人工改造后,伏尔加河同样可以借助顿河从黑海出海。
至于其他国家,德国海陆兼备,且有莱茵河这条“黄金水道”,法国一面朝向大西洋,一面朝向地中海,内陆水网也很不错。
英国,日本,意大利这些国家,他们的内陆水运并不突出,但是海洋运输发展条件非常成熟。
然后是水资源这个问题,在列强国家里东非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而水资源又直接关系到工农业体量的上限。
卡布拉巴萨水电站建成后,东非对赞比西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极大提升,足以让赞比西河下游成为未来东非的“天府之国”。
瓦瑟尔厅长说道:“帝国的不少城市发展到今天,水资源的制约就已经成为了城市扩张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最典型应该就当属蒙巴萨市了,蒙巴萨市缺乏大型河流支撑,气候也比较干旱,所以城市用水紧张。”
蒙巴萨市的人口和产业,显然比前世还要多的多,这导致蒙巴萨市的水资源压力也比前世要高的。
瓦瑟尔厅长说道:“蒙巴萨想要进一步扩张城市的边界,水资源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同时,人口和产业的进一步集中,也会让蒙巴萨市所在的东方省,其他城市的发展资源受到限制。”
“因此,蒙巴萨市很难形成像达累斯萨拉姆市那样以自己为核心的城市群。”
“太特市所在的赞比西河下游地区,未来则有可能成为帝国新兴的城市集中地带。”
“只不过太特市在区域内有欣代市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日后赞比西河下游城市群可能呈现出双核结构。”
克里斯蒂亚诺高官对此表达了认同:“太特市和欣代市各有优劣,两者很难压倒对方,欣代市占据着出海口的位置,我们太特市则在资源和陆地交通上更具备优势。”
“不过今后的东非,欣代市和太特市在帝国的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应该是很难动摇的。”
“我们这两座城市唯一的缺憾,就是距离亚欧大陆贸易主航道和北方的城市相比有些偏远。”
亚欧大陆之间的贸易核心枢纽是苏伊士运河,因此在东非的东海岸,越靠北,越适合对外贸易的发展。
而赞比西河在东非已经属于偏南的位置,它的出海口直对着莫桑比克海峡,对面则是马达加斯加岛。
因此,欣代市和太特市的地理位置,让他们更适合发展对澳大利亚和南洋的贸易,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东非开发巽他海峡航线后的成果。
但是,东非对南洋的贸易中,马六甲海峡依旧是主线,巽他海峡始终是备用线路,因为前者的风险更低。
而澳大利亚的体量显然无法支撑起东非南方的贸易繁荣,所以即便是欣代市和太特市等南方城市,他们的重点依旧是和亚欧大陆上的国家进行贸易。
瓦瑟尔厅长说道:“虽然赞比西河的位置差了一些,但是这对于经济的影响并不不是太大,从欣代市出海前往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也就比北方城市多跑一段距离。”
……
时间转眼来到1938年。
西班牙的内战情况也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马德里市区里的政府和民众肉眼可见的气色变差了许多。
此时,马德里已经被佛朗哥领导的国民军围困了超过一年多的时间。
城市的三面都被敌军包围,只有通往东南方向巴伦西亚的道路还在共和军控制下,成为一条脆弱的生命线。
由于封锁,马德里的食物、燃料和药品供应极度匮乏。市民主要依靠定量的、少得可怜的口粮生存,如鹰嘴豆、扁豆和偶尔的马肉。黑市繁荣,但价格高昂,普通民众根本无法负担。
尽管没有大规模地面进攻,但马德里市民每天都生活在炮击和空袭的恐惧中。
国民军的炮兵和空军经常对城市进行轰炸,目标包括居民区、市场和水电设施,旨在摧毁平民的士气。
两名来自法国的共和军士兵,走在马德里的街道上,他们有的胳膊上缠着绷带,有的失去了身体的某个器官,面色憔悴,骨瘦如柴。
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下,国民军对马德里的封锁比前世更加严苛,物资极度匮乏。
“马丁……你说我们还有取得胜利的可能性么?”安东尼奥用沙哑的嗓音低沉的问道。
他的眼睛里完全没有一丝光彩,仿佛和被炮火晕染的马德里街道一样,充满了阴暗。
马丁并没有回答安东尼奥,只是默默的走在前面,他的身形显得极为压抑,每一步都很沉重。
安东尼奥自顾自的说:“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一年前初到马德里的时候,这座城市还算有些样子。”
“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座被废物和死亡充斥着的监狱。”
“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来的时候,奥德赛,罗斯,菲尔德……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都还历历在目。”
“我们确信这场战争我们是可以赢的!”
“现在……我们的伙伴……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而战争还在持续,情况也越来越差……”
安东尼奥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失落,声音也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乎都听不见他在说什么。
走在前方的马丁却完全知道自己的战友想表达的意思。
他停住脚步扭过头用一只带着血丝的眼睛,盯着低着头的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现在不是自暴自弃的时候。”
马丁抬头看着灰色的天空,回忆着说:“其实在我们从家乡,来到西班牙的时候,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不是么?”
“在一年多前,我们对于现在的情况就已经有所预料,这场战争共和军胜利的希望十分渺茫。”
“因为佛朗哥背后除了西班牙根深蒂固的腐朽阶层以外,还有两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不管是德国还是意大利,他们插手西班牙战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西班牙的新生是艰难的。”
“我们在法国的时候就很清楚,面对帝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庞大联盟,以我们这些人的力量,恐怕难以给西班牙带来改变。”
“可是我们为什么依旧义无反顾的来到了这个我们完全陌生的土地,支持西班牙的进步运动?”
“就和1871年,我们法国的先辈们在巴黎一样,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和共同的理想,支撑着我们来到异国他乡,为西班牙的民众争取他们的利益。”
安东尼奥并没有被马丁的话打动,他带着不甘的语气说道:“马丁,现实证明了,所谓的理想根本就是镜花水月。”
“而且我们抱着无私的信念来到西班牙,也只不过是那些肮脏政客手里的炮灰罢了!”
“或许如你所想,在这里我们有很多值得尊敬的同志,但是马德里的高层本身就是一锅乱炖,里面充斥着原本西班牙的各种腐朽的烂肉。”
“为这些肉食者战斗,我真为那些牺牲的同志们感到不值!”
安东尼奥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这是完全无法避免的情况,共和派本身鱼龙混杂,这些人的存在,对于安东尼奥他们这些理想主义者而言,显然是极为“恶心”的生物。
即便双方打着“合作”的名义,也让安东尼奥感觉受到了精神上的污染。
“如果是为了理想战死在西班牙,我们无怨无悔,可一想到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也只不过是某些人和反动势力交易的筹码,那我们的死就太没有价值了!”
马丁被安东尼奥的一番话说的更加沉默,他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做,是放弃这场战斗离开,还是坚持下去?”
安东尼奥摇摇头说:“我可不会退缩,虽然这个世界病的很严重,但是我绝对不会为此放弃。”
“而且……苟活着,只要我一想到那些昔日的同伴,想到这场战争的惨剧,那也只不过更加痛苦的折磨罢了!”
马丁抬起手臂,将他干瘪的手掌放在安东尼奥的肩膀上:“那就让我们继续战斗吧!一直到死亡。”
在马丁和安东尼奥这种人决定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时候,共和军内部,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觉悟。
在马德里市中心的一座地下办公室里,共和军的苏联军官塔斯洛夫正在和其他人进行一场秘密会议。
塔斯洛夫冷声说道:“同志们,根据莫斯科的命令,到了我们必须撤退的时候了!”
他的话瞬间让地下室里的几个人情绪变得激动起来。
“塔斯洛夫同志!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从西班牙撤退,可是现在仗还没有打完,难道让我们把西班牙拱手让给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和他们的走狗么?”
“没错,我也反对,我们那么多同志牺牲在这里,现在居然让我们从这里撤走,怎么对得起他们的牺牲?”
地下室里充斥着各种激烈的抗议声,塔斯洛夫也感受到了众人情绪上的激动,他向着会议桌左侧的托洛夫斯基示意了一下。
“咳咳……”托洛夫斯基看到塔斯洛夫的眼神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诸位,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
“我认为莫斯科的命令,虽然在情绪上我们很难接受,毕竟西班牙是我们的奋斗过的地方,为了理想,我们来到这里,也牺牲了许多可爱,值得尊敬的同志。”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继续留在西班牙,对于全人类的事业而言,我们必须做出更加理性的取舍。”
塔斯洛夫这时也说道:“托洛夫斯基说的不错,虽然西班牙对我们很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有大局观。”
“现在西班牙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我们没有必要再继续投入资源和生命在这场看不到胜利的战争上来。”
“因为德国的原因,我们的祖国很难给予西班牙有力的支持。”
“而且西班牙共和政府本身充斥着各种投机分子,他们从始至终就没有真正的和我们站在一边,反而对纯粹的理想主义战士,进行出卖和背刺。”
“所以西班牙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病入膏肓,我们即便想拯救这个国家,也几乎不存在可能性。”
“莫斯科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下达了撤出西班牙这个是非之地的决策。”
对于塔斯洛夫的这个解释,有人显然不满意。
“塔斯洛夫,难道我们来到西班牙,就只是为了利益和前途么?作为一名志愿来到西班牙的国际主义战士,我们应该无私的帮助西班牙民众,哪怕献出生命,也不应该退缩。”
塔斯洛夫当然不能接受他的说法:“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撤出西班牙是为了大局着想,而不是只知道做无脑的牺牲。”
“我们的目标是整个世界,全人类,而绝对不仅仅是西班牙一个国家。”
“当然,我也明白从西班牙撤出,意味着失败,但是这次失败并不是终结,而只是最终胜利道路上的一个曲折和坎坷。”
“以后我们还会再回到这片土地上,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让那些为这片土地付出自己生命的同志的血不白流。”
“可是现在,我们不得不从这里撤出,除了要服从上级的命令,保全西班牙以后的火种,也是我们必须做的。”
“你们也应该清楚现在祖国正在受到德国的威胁,而德国本身也是现在欧洲大陆上最反动的国家。”
“所以我们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并且把红色的旗帜,插满整个欧洲,就必须先击败德国。”
“我们回国以后,依旧要和德国斗争,而且把我们在西班牙获得经验教训,带回祖国,也能减少未来和德国战争中更多人员的牺牲。”
现在德国和苏联依旧处于和平状态,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塔斯洛夫把德国作为“死敌”批判,实际上这也一直是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态度。
塔斯洛夫最后说道:“现在不管你们怎么想,都必须服从命令,如果感到不甘心,那以后再从德国身上找补回来。”
随着塔斯洛夫下了最后通牒,即便对这条命令不满的人,也只能按耐住情绪默默的接受。
而马德里发生的这件事,在西班牙的其他地方也在上演,随着西班牙内战越来越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苏联政府还是下定决心,将自己的人员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