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的这话一出,徐雨萌也禁不住挑了挑眉。
她认为自己的胆子已经够大了,这位的胆子更不小!
由此看的出来,这位省长是个敢想敢干的人,比那些守成派强多了。
而且看得出来,上次的常委会,该同志并没有往心里去。
“怎么个发法?”徐雨萌很感兴趣。
“就是直接给老百姓发钱!”
“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徐雨萌心里还是稍稍有些担心,直接发钱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方面,她倒不担心。王志坚既然提出发钱,必然是在全省的财政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看到书记似乎有同意的意思,王志坚眼里泛起亮光:
“就按这个思路来———全省所有在籍居民,加上在之江缴纳社保满12个月的外来务工人员,不管年龄大小,每人直接发5000元电子红包,打进社保卡或个人账户,三个月内必须花完,过期自动清零。”
“之所以不分群体,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一视同仁’的暖意。本地人能拿着钱给孩子买新书包、给老人添台按摩仪,外来务工的师傅们说不定会给老家寄点浙产的家电,或者带着家人去西湖边逛一圈———不管花在哪,只要钱流进市场,就是在给商户‘输血’。”
“而且电子红包只能在省内消费,从便利店买瓶水到商场买家电都能用,但不能提现、不能转赠,这就把钱牢牢锁在之江的消费链条里。”
“财政上我们再细算过,全省符合条件的大概6000万人,总额3000亿,分三个月拨付,每月1000亿。这笔钱不是凭空印出来的,一部分用历年财政结余,一部分通过专项债补充,还能撬动银行配套的消费信贷———老百姓手里有了底气,原本想推迟的装修、犹豫的换车计划,说不定就提上日程了,这5000块能带动两三倍的额外消费。”
他抬眼看向徐雨萌:“更关键的是人心。外来务工的师傅们拿到钱,会觉得‘之江把我们当自家人’;本地人看着商场重新热闹起来,也会踏实。等街头的早餐摊排起队,宁城港的货轮不光运出口货,还开始卸内销的原材料,这种‘大家一起往前跑’的劲儿,就是最好的凝聚力。三个月后消费活了,企业订单多了,税收、就业自然就跟着回暖,这才是把‘输血’变成‘造血’。”
“现在商户急,老百姓也慌,不敢消费。发钱不只是发消费力,更是发信心———让大家知道省委省政府在兜底,知道我们敢拿出真金白银跟大家一起扛。等商超里人多了,餐馆里坐满了,那种‘日子能好起来’的劲头一上来,比任何政策都管用。到时候内循环转起来了,企业活了,税收自然就回来了,这才是良性循环。”
徐雨萌点头。
“很好,只要财政上面有钱,可以这么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直接给老百姓,让他们自己决定这笔钱如何花!”
发钱看似简单粗暴,对老百姓来说,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弯弯绕,手上有钱,谁不会去花?
“对!就是这么想的。”书记的想法和自己一致,这让王志坚轻松了许多。
徐雨萌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道:“王省长,我们之江的这个决定一出,估计国内的那些专家肯定要对我们口诛笔伐了!”
王志坚忍不住笑了笑,他是经济学博士,太清楚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们。
“何止口诛笔伐,我都能猜到他们要怎么说———”
“肯定有人说‘这是在搞货币放水,6000万人发5000块,三个月后之江的物价能飞上天’,说不定还会举例子,‘到时候买棵青菜都要比现在贵三成’。”
“还有人会说‘全民发钱是养懒人,那些本来就有储蓄的家庭把钱存起来不花,钱没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纯属资源浪费’,甚至可能扯到‘这会削弱人们的工作意愿,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谈‘长远影响’的,会说‘地方财政这么折腾,以后怎么搞基建?怎么支持产业升级?现在把钱分光了,明年遇到更大的坎怎么办’,末了还得加一句‘这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视行为’。”
“说不定还有人拿‘国际经验’说事,‘你看某某国家发钱后经济反而停滞了,之江这是在重蹈覆辙’,完全不管我们的电子红包只能省内消费、三个月清零这些约束条件。”
“哈哈,怎么王省长说的和我想的一样!”徐雨萌被王志坚的说法说笑了。
专家就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老百姓都要饿死了,他只会来一句,何不食肉糜?
“所谓的专家太多了!钱如果不以红包的方式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老百姓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好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最后的结果就是钱流入了不该流的人手里,有资源的、有钱的变得更加有钱,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徐雨萌道。
在现在这种特殊的国际环境下,搞那些所谓的基础建设,所谓的那些补贴,老百姓又能得到多少实惠?
用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至少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而且消费还可以促进财政的提高,表面上看,政府花了大钱,实际上是双赢的结果。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问题尽快上常委会讨论。”徐雨萌说完,话锋突然一转:“志坚同志,我来之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之江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志坚同志是个有党性原则的人!目前,省委、省政府这边受卢俊生案影响,不少岗位目前都还空着,志坚同志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