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示意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归位,而后朗声道:
“卿深明大义,舍小家为大家举国归附,朕赐封卿为‘归义郡王’,食邑千户赐长安府邸,襄助朝廷共抚西域!”
李世民对帕堤尼格的称谓已改变,在文武大臣的极力劝谏下,同意伊吾王所请将伊吾纳入大唐疆土。
“臣,帕堤尼格谢陛下天恩!”帕堤尼格心中大石终于落地,女儿得嫁良人,自己也获得尊荣。
房玄龄再次出列,恭敬拜道:
“陛下圣明!伊吾王审时度势,举国归义,此乃陛下圣德感召,盛世之兆也!”
“纳伊吾不仅拓土安边,更能彰显天朝怀柔远人之意,使西域诸国知慕义归化之途,化外之地自此永固。”
“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房玄龄语毕,众臣跟着齐声拜贺。
群臣附和时,苏尘难得正经思考了一番军国大事,心中有些微末想法。
伊吾乃是大唐通往西域的第一站,其次为高昌、焉耆、龟兹、疏勒……
诸国皆分布于天山南麓绿洲线上,若从高昌往南行,便进入昆仑北麓于阗等西域诸国。
伊吾所处地理位置,对大唐而言尤为重要。
不单是西域,更关乎大唐与西亚、中亚各国友好往来!
苏尘中规中矩出列,上前请奏:“启奏陛下!依在下愚见,陛下应该将伊吾搞成州府,然后那个啥……”
李世民颇为欣慰点头,将伊吾置州李世民早已有计较。
正期待苏尘后文,岂料苏尘却住了口,转身向李恪和薛仁贵看了一眼。
随后,莫名其妙向李世民拱手拜道:“陛下圣明!”
然后,没了然后!
碍于朝堂之上有其他国家使臣在场,苏尘不打算往下说了,他想搞个西部军区。
在苏尘的概念里,无论哪国归附大唐,一定要将它变成大唐一个省或者一个市。
大唐不需要口头上的附属国,强时他们攀附,势微时必成大患遭其反咬。
节度使的后患,史书中记载的很详细,坚决不可取。
李世民眉头轻皱,仔细思索方才苏尘的一举一动,目光看向李恪和薛仁贵。
几息过后,李世民豁然开朗,差点起身拍手叫好。
李恪和薛仁贵何许人?
远征军二把手军长!
远征军所司何职?专门对外并帮助其他国家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作战部队。
派出一个师,若粮草供应无忧,便可横推西域诸国联兵!
想明白了苏尘用意,李世民威严开口:“玄龄拟旨!”
“自即刻起,伊吾七城之地收归王土,朕将置州设县选派良吏,一如内地保境安民,兴利除弊。”
“旨到即行,布告中外,凡敢兴兵犯伊州者,皆斩!”
“伊吾旧部军民愿留者,即为大唐子民,百姓安居乐业,一视同仁!”
“另外,燕王李恪与归义郡王之女婚事,由礼部、宗正寺择良辰操办,原伊吾公主为燕王正妃!”
房玄龄无需手记,躬身聆听李世民旨中之意,过后正式起草圣旨。
朝堂一角,史官奋笔疾书:
贞观三年十二月丙申,伊吾王尼格惧龟兹疏勒侵逼,感燕王恪之德,携其女并国中七城舆图、印信入朝归附。
尼格泣奏曰:……。
帝感其诚,纳其地置伊州,尼格之女许燕王恪,册为燕王正妃。
镇国侯奏请赐爵尼格,帝允,赐尼格归义郡王。
除了史官,两名报社记者书写速度更快,炭笔摩挲的声音此起彼伏。
房玄龄恭敬拜道:“臣记下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扫视堂下十数息。
“礼部......”李世民欲令礼部官员,将使臣领往甘露殿设宴款待。
“启奏陛下......”苏尘几乎与其同时开口:“呃,陛下先请!”
“呵呵!”李世民看向苏尘颇为欢心笑了笑,不曾因为话语被阻断而不悦。
苏尘上朝,向来事不关己三缄其口,今日一反常态数次进谏。
李世民大手一挥冕帘晃荡,面露欣慰笑容,“小子,有事尽管奏来!”
使臣中有通汉语者甚为疑惑,朝堂之上有人在皇帝面前自称‘在下’,皇帝竟然称呼那人‘小子’。
一众使臣纷纷目视前方那位装束特异的少年,其中也有知晓苏尘身份的使臣。
“启奏陛下,归义王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一心为境内军民谋利,想必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因此,在下以为归义王乃伊州刺史不二人选,朝廷只需派遣几位资历深厚官员,协助伊州完善建制即可!”
李世民发话苏尘从头开始,刚学会的请奏规矩不能少。
“归义郡王!”
李世民笑了笑,纠正苏尘话语中称谓错误。归义王和归义郡王,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苏尘抱拳一礼,更正道:“哦,归义郡王!”
此前帕堤尼格为表诚意,主动提出举家迁入长安,以示真心献城归附。
苏尘此时却建议李世民,任命帕堤尼格为伊州刺史,重回故土执掌一州政务。
“呵呵!”李世民越发觉得苏尘开窍了,或者说开始长脑子了。
目光看向群臣,平淡开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臣等附议!”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人齐身出列作揖附和。
苏尘提议的事,一般都能通过朝堂决议。
“好!”李世民看向帕堤尼格朗声道:
“爱卿本为一国君主,而今为保境安民献城归义,朕深知故土难离,乡俗难易!
故,特授爱卿伊州刺史职,爱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对帕堤尼格言语温和,李恪与阿丽娅婚事已定,如今两人既是君臣亦是联姻亲家。
帕堤尼格趋步上前,感激涕零拜伏:“陛下天恩浩荡!”
“臣献七城本为避祸求生,得庇于天朝羽翼不敢奢望寸功!
陛下不嫌臣鄙陋,非但赐郡王显爵享长安富贵。
更……更将伊州托付于臣授刺史之职,使臣得以重返故土,牧守一方!
此恩此德重于昆仑,深于瀚海……臣万死难报其一!”
帕堤尼格几度哽咽,能回到熟悉的祖地,怎不令他激动。
转瞬,帕堤尼格挺直腰身,左手贴在胸前竖起右掌,“臣在此立誓:
帕堤尼格此生此世,唯皇帝陛下之命是从,臣治下伊州万民永生永世皆为大唐子民,永生效忠大唐!
此心此志天地可鉴,日月共证,若有异心,人神共戮之!”
帕堤尼格说完俯首拜下,尽管知晓得以重返旧地功在于苏尘,此时朝堂之上却不宜当面向其道谢。
“如此甚好!”
李世民微微颔首,紧邻大唐的西域一国疆域至此归入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