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羲之推着四轮车,追着落日余晖,问道,

“这就够了吗?”

王悦点了点头,说道,

“够了,说到底,是咱们王家把宗室逼得太狠了,

要是再往前一步,就只能走宣帝的老路了。”

王羲之停下来,绕到王悦身前,问道,

“那你就甘心?”

王悦笑了笑,和晚霞一样绚烂,说道,

“琅琊王不是说了嘛,还我一个儿子,

我还能说什么哪?

倒是你,我有些不放心。”

王羲之指着自己,问道,

“我?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悦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太年轻,又太懂世故,

知道上位想听什么、爱听什么。

要是再让你当两年官,

熟悉熟悉官场,

只怕,做个司空司徒,

也不是问题。”

王羲之挠了挠头,

他本以为王悦是要说他冒进鲁莽,

结果王悦说了他一堆的优点。

“长豫兄,你这是夸我哪,还是夸我哪?”

王悦看向天边的晚霞,说道,

“祸福相依,年少成名是好事,也是坏事。

咱们家这个情况,

要是你不到二十岁都升任九卿,

那用不了几年,三公的位置,就会有一个得是你的。”

王羲之更有些不明白了,问道,

“这不是好事嘛?

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悦叹了口气,说道,

“你要是年纪轻轻就做到三公的高位,那以后,上位又该拿什么封赏你哪?

上位要是无从封赏,你又拿什么封赏跟随你的门客哪?

不还是得走宣帝谋朝的路子。

要是四海升平,海晏河清,也就罢了,

王朝嘛,

就像大海一样,有起有落。

谁家的天下,也不是万年的江山。

可现在,

胡羯猖獗,华族气衰,

天下经不起再一次的八王之乱了。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

别说什么晋朝了,

只怕整个华族的薪火,

也会被你的野心埋葬,

那时候,

你,和咱们王家,

就是万古不易的罪人。”

王羲之听着王悦的分析,越听越佩服,越听越心惊——

怪不得,王家大公子,是他,

而不是年龄更大的王籍之和王瑜哪,

“长豫兄,你想让我怎么做?”

王悦笑了笑,说道,

“你肯听我的?”

王羲之点了点头,说道,

“要不是长豫兄悉心栽培,只怕我现在还是个呆鹅少年。”

王悦笑了笑,说道,

“其实,你有这份心就行。什么赌咒发誓的,我不信那个。

当年宣帝连洛水之誓都能违背,这天下还有什么是不能更改的?”

王羲之有点明白了,问道,

“长豫兄的意思是,让我不要入内朝,担任侍中、尚书这样的要害官职?

缺了这一步,我也就不可能一下子成为司空,甚至是丞相?

可那样的话,朝廷以后,岂不是会由其他家来把持了?”

王悦点了点头,说道,

“这段时间,我不怎么说话,

却想了很多,包括你,也包括我,

还有咱们王家将来往哪里走。”

王羲之问道,

“这么说来,长豫兄,是想明白了。”

王悦点了点头,说道,

“算是吧,

人生下来就在争,

尤其是咱们这种望族,

要争着表现,才能得到父母的宠爱,

才能在家族中有一席之地。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你数一数现在咱们王家的叔伯辈,

几乎占据了朝廷的半壁,

就这,叔伯们,还觉得不够,

还要把籍之兄、瑜兄也都安在太守的高位上,

现在,就连你,也进了朝廷,当起了秘书郎。”

王羲之有些不解,他不太明白,一场变故竟然把王悦整个人都改变了,

“长豫兄的意思,是让我往后退?

不去争第一流,

而是在第二流里畅游?”

王悦点了点头,说道,

“我不喜欢清谈论玄,

但清谈里,有一句说得特别好——太盛难守。

咱们王家要是再像叔伯辈这样发展下去,

就只能走宣帝的老路,

但要是急流勇退,

退到二流中来,做这个朝廷的里子,

不去出风头,只默默的解决麻烦。”

王羲之把嘴一咧,说道,

“这说得容易,可就咱们这辈的兄弟来说,籍之兄、瑜兄都是没什么野望,但阿应、允之、彪之,这几个可都不是听劝的人。”

王悦叹了一口气,说道,

“哎,我又何尝不知道哪,

也只能从你这里先开始了,

只要你挡在前面,他们就不好跨过你。”

王羲之想了想,说道,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王悦来了兴致,问道,

“哦?什么办法?”

王羲之说道,

“那就是用王家诗书传家的方法,再造几个王家出来,这池塘里的鲤鱼多了,也就不会有鲤鱼想着越过龙门了。”

王悦点了点头,问道,

“那你看,哪一家最合适替咱们家来做这个出头椽子?”

王羲之笑了笑,说道,

“长豫兄,又在取笑小弟,

你不是一早就安排好了嘛?

明的一处,暗的一家。

让我去骂荀家,也是你的主意吧?世将叔父可没有这个心思,他那些心思都用在《中兴赋》上了。”

王悦又点了点头,反问道,

“你觉得怎么样?”

王羲之也没有客气,直接说道,

“说老实话,不怎么样。

这种表面功夫,比当年董卓拔擢荀爽还假,他们荀家就算官当到了太尉,也还是不如咱们王家一个秘书郎,说话好用。”

王悦苦笑了一下,算是认同王羲之的说法,说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百丈冰融,也非一日之暖,

这一辈只能这样了,

希望下一辈的时候,能有其他世族站出来,顶替咱们王家那个位置——

高处风大,冷啊。”

王羲之翻了白眼,说道,

“所以,

你就退了文君姐的婚,逼着她嫁给了太子?

葬送了你们两个人?”

王悦被说道了感伤处,有些漠然,说道,

“哪又有什么办法?

我不只是我,

谁让我是王家的大公子,

她是庾家的大小姐哪?

她妹妹可以嫁给除了把剑,一无所有的何次道,

但她不能嫁给注定无后的王长豫。

那,太子就是最好的选择,

只有嫁给了太子,

才能报她的杀父之仇,

才能在将来的某一天,

杀尽与此案有关的所有人。”

看着王悦陷入了伤感,王羲之便推着四轮车往回走,让他去看看那些奇山怪石,总比夕阳晚霞要好些。

推着推着,王悦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王羲之,让他拆开来看。

王羲之拆开信来,看到里面是一顿马屁+一顿诗赋,天旋地转的绕来绕去,可就是一句实在话没有,

尽管看完了信后,王羲之不得不佩服对方的文采,但翻来覆去,想了许久,还是不知道对方要说什么。

王羲之合上信件,问道,

“长豫兄,这信是谁写的。”

王悦赞许了点了点头,说道,

“你问得好,写信的是华恒。”

王羲之挠了挠头,问道,

“华恒,华恒是谁?和华令思老爷子也关系嘛?”

王悦摇了摇头,说道,

“和令思老爷子没什么关系,他是魏太尉华歆之曾孙,观阳伯华表之孙,光禄大夫华廙之子,卫将军华荟之弟。”

王羲之听了这么一长串的介绍,总结下来无非就四个字——平原华氏,

“卫将军华荟,就是那个赵固投诚之前,被误杀的那个倒霉蛋?”

王悦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就是他,平原华氏,这个对手不错吧?”

王羲之突然想到了什么,好像发现了奇迹似的,说道,

“等等,

平原华氏,

我怎么记得故江州刺史华轶,

他也是华歆之曾孙,华表之孙?

他俩是一回事吗?”

王悦点了点头,说道,

“很好,你问到了关键。

就是你想的那样,

华轶和华恒是同宗同祖的从兄弟。”

王羲之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又翻看了一些那片极尽溢美之词的信,总算在字缝里看出了一些玄机,试探性的问道,

“他这信的意思,

莫不是想携家南渡,

又怕朝廷想着华轶的事情,要株连他?

所以,才写信来探探口风?”

王悦点了点头,说道,

“说得对,

他这信就是这个意思,

但又不想落人口实,

又不想给咱们家添加不必要的麻烦,

这可真是个细致人,

这活干得太漂亮了,

什么都没说,却什么都说了。”

王羲之拿着那封信,翻来覆去的又看了一遍,问道,

“长豫兄的意思,莫非是让我明日上朝的时候,把这封信的意思,说给晋王听?”

王悦再次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

王羲之翻出信上的落款,指着上面王导的字,说道,

“可这信,不是写给伯父的吗?

由他来说,不是更好嘛?”

王悦接过信去,把上面的落款撕了下来,说道,

“哪,这样不就好了?”

王羲之直接傻眼了,还能这么玩啊?

只听王悦继续说道,

“你不是去了一趟司州嘛,

大大小小的官员也见了不少,

就说在那时,你和华恒就一见如故,

后来,更是书信不断,

这封信,就是他写给你的。”

王羲之的嘴张得老大,足以吞下一个鸡蛋的样子,问道,

“长豫兄,这又是为什么啊?”

王悦笑了笑,说道,

“你想啊,

这要是家父递上去的奏疏,

晋王他能不答应吗?

即便是晋王答应了,

这不计前嫌、宽容待人的好名声,

还能落到晋王头上吗?”

王羲之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问道,

“难道,这才是伯父给我发了个秘书郎的原因?

我还以为是让我替他抄写文书。”

王悦甩了甩手,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以前这些事情,都是他在做,现在他残疾了,自然要把这个锅甩出去,

“额~,逸少,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你还是说一说,

你打算怎么提这封信?”

王羲之下意识的回复道,

“不就是刚才说……

额~,好像不行啊,

这么说,

显得咱们王家的触角伸得太长了,

连司州都没放过。

还请长豫兄教我。”

王悦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不能直接说,

但可以拐个弯说,

卫大理,以前不是江州刺史嘛?

你可以将这封信交给他。

他现在负责着刑狱,

那这种抓捕连坐犯的事情,

自然也是他分内的事情。”

王羲之点了点头,

这点事情,外祖父应该会帮吧?

转念又一想,

不会就是因为外祖父现在管着刑狱,才有了他这个秘书郎,方便两边跑消息吧?

自己是不是又被长豫兄给装袋子里了?

王羲之还在想着,就听王悦说道,

“天色也不早了,你还不快去?”

王羲之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又从乌衣巷到了外祖父卫展的府邸,

自家少爷进门,自然是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见到了卫展。

“外祖父,外孙来看你了。”

卫展把案上的案件归拢了归拢,把地上的卷宗拾掇了拾掇,好歹给王羲之腾出个空地来。

王羲之看着这案山卷海,问道,

“外祖父,这案子这么多啊?”

卫展皱了皱眉头,说道,

“都不好惹啊,

这里有一大半,

都会乌衣巷里的公子少爷们有关。

对了,

你怎么今天就过来,

不是说好了明天,

和你娘一起过来嘛?

今天你第一天上朝会,

累坏了吧?”

王羲之点了点头,说道,

“还是外祖父心疼孙儿,

今天散了朝会,就被打发到宗庙……”

卫展眉头一抬,问道,

“是你把山氏和安国接走了?

怪不得戴若思快把建康城翻过来了,

还去找我大理寺要了人手,

也没查出个什么来。”

王羲之点了点头,说道,

“不敢相瞒,正是孙儿,

孙儿想着祸不及妻儿,

何况安国也是皇家血脉。”

卫展又低下头,继续审看卷宗,问道,

“你就是为这个事来的?

你放心戴若思,虽然狂,

但又不是傻子,

他要是敢碰你们王家,

也不会连搜查都刻意绕过去了。”

王羲之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孙儿是为华恒的事情来的。”

卫展皱了皱眉头,说道,

“华恒?

我没记错的话,是华轶的从兄弟吧?

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人来了。”

王羲之把那封信件递上去,卫展只是扫了两眼,就交还给了王羲之,说道,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茂弘的意思?”

王羲之只好实话实说,说道 ,

“不敢相瞒,是伯父的意思。”

卫展点了点头,说道,

“这多事之秋,

琅琊王又死得不明不白的,

你们王家确实得避避风头,

也罢,看在你的份上,

这次这个恶人,就由我来做。”

UU文学推荐阅读: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穿越三国:我有移动商店!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