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太子的脸上闪过一丝阴鸷,五皇子微微闭目,三皇子俨然与自己无关,反倒是乐起来,这不就好看了嘛,他扭头看着身边的四皇子,行,还算镇定。
最沉不住气的果然还是太子啊,作为即将要离开都城的三皇子,更是压不住嘴角。
“哎呦,高相是不是太言过其实了,萧佑小公子才多大点年纪。”史大人不失时机地说道:“莫要说大了,还是要谦虚些好。”
“史大人的孙儿既与小公子是同窗,那应该是知晓几分的,陛下,臣也不多说,只待到时候公开就是。”高相不卑不亢地弯腰:“臣是真心觉得惋惜。”
“若小公子并非皇子……”
高相的话骤然打住,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这也符合古人素来喜欢留白的风格。
皇帝摆摆手:“那便等放榜游街以后再公布于众。”
这是允了高相的提议了,余下人等都在心中嘀咕,史大人得意地扬了扬眉,连高相都这么说,那萧佑定是稳定或是超常发挥,不说别的,就他这年纪只要稍优秀些就很醒目了。
高相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春闱、殿试事宜,整个人都清瘦不少,待朝会结束后,高朗与高相一同前往内阁,两人身后顿时呼啦啦地跟了一大片人。
叔侄二人笑而不语,任凭身后的人如何好奇打探,均是笑而待之,从容不迫得很。
比起当初被逼得说要致仕的曲老将军,那叫一个镇定。
曲老将军看到这一幕,不禁牙都要酸得倒了,还得是高妄啊,怪不得人家能做丞相。
不多时,就到了放榜的那一日,而一切都如三年前那般,早早地侯府诸人就起身,这些天史玉琦、朴正等人都住在侯府,便是一股碌地出发去看榜。
史玉琦嘴上说着不紧张,上马车时差点扑到马车上,还是宋扬拉了他一把。
“怎么,腿软了?”宋扬坏笑道:“装什么淡定。”
史玉琦撇着嘴爬上马车,看着挤上来的同窗们,长长地叹了口气:“但愿不要是末席。”
见众人不语,他捂住脸道:“末席的话太丢脸了,反正不要是末席。”
萧佑嘴角勾起,双胞胎也跟着笑起来:“史大哥,你不会的。”
“叫玉琦哥,什么史大哥的,难听啊,总觉得在叫我屎大哥,一想到屎尿屁,我难受。”
史玉琦的话淡化了紧张的情绪,大家一笑,马车也开始走,史玉琦立马眼皮狂跳,双手紧张地握住,萧佑轻拍他的手背,史玉琦脱口而出:“我才不紧张呢!”
这话就和不打自招一样,看着大家笑意盈盈的样子,他才委屈道:“欸,本来有萧佑在,我觉得自己就是个陪衬,结果他又不能和我们争,我就成了打前阵的一个,压力好大。”
“不碍事,大不了三年后与我再一道下场。”朴正淡淡地说道。
史玉琦的汗毛都竖起来了,直摇头,不管第几名,弄个差事就结束吧,他可不想再来一次,他整个人蔫下去,直到看到前头的人越来越多,就知道离杏榜不远了。
果然,萧天洛派人过来传话,所有人需要下车步行,前面早就堵得水泄不通,走不动了。
下了马车,史玉琦被这帮少年围在中间,兴致勃勃地朝前面走去,看着拥挤的人群,他心脏快要扑出来,看到那张占据了偌大江山的杏榜,他紧张到差点昏过去。
挤到榜前,史玉琦鼓足勇气去看最末的一名,不是自己!
哈哈哈哈,他激动地拉着萧佑的衣袖:“看到没有?”
“守住底线了。”萧佑拍拍他的肩膀:“从后往前看,莫要慌。”
最后面的其实就是同进士的名单,再往前看才是二甲,最后则是前三甲,一甲或二甲才是众人最想要的位置,只是一甲是头三名,史玉琦可不敢想。
所有人都在榜上找着史玉琦的排名,直到看到快二甲时,史玉琦的心都快提起来了。
不是吧,这可比自己预想的情况太多,居然没有排到后截,现在可是越来越往前了,眼看得同进士就要越过去,宋扬突然跳了起来:“二甲,二甲,史玉琦!”
中了!其实同进士到底多个同字,与进士还是有些区别的。
萧天洛也舒了口气,既然同进士也就是三甲名单里没有史玉琦,殿试又不设淘汰,那定然是能往前的了,这成绩可比他想得好太多了。
虽说殿试不设淘汰,但其实同进士还是低人一等,就连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殿试,只是入围三甲做了同进士,据说此事也让这位名留千古的人物耿耿于怀。
祝久儿见萧天洛刚才还释然,现在期待值也是越拉越高,不禁好笑。
越过了三甲名单,没怎么费力就在二甲里找到了史玉琦的名字,果然,是在二甲吊车尾了,就是这样,史玉琦也被宋扬和朴正抱起来,直接抛了起来:“二甲,二甲!”
史玉琦哭笑不得,虽说是二甲,但也是在倒五了,也算是倒数,不过可比同进士好啊!
这话可不能讲出来,讲出来便是杀人诛心,他强忍着心头的激动,仍是在被抛上来的时候红了眼眶,等到落地的时候就恢复如常了。
萧天洛大步走过来,与史玉琦击掌,这结果不算多优异,足以侯府与史家得瑟些时日。
“先生,我中了!”史玉琦突然抱住萧天洛,呜呜地哭出来。
这些天他假装淡定,心情是几度沉浮,中进士的冲击让他整个人都彻底垮掉了,所有的情绪在这瞬间倾泄出来:“先生,好累呀,真的好累,但是,又好开心。”
他现在是又哭又笑,自己都觉得像个疯子,四周的人传来羡慕的眼神,刚才都听到了,这位少年可是二甲,进士出身就有了!
史玉琦的悬念揭晓,现在是时候去看看前面的人了,大家冲到前面,看到了前三甲。
今届的状元郎不像前两届都是年轻人,倒是一位二十八岁的考子,听到四周人的议论,今届这位连考三届,今年居然摘得头名,只是这位状元郎不知道有没有来现场。
榜眼与探花一位来自江北,一位来自西南某郡,算是极偏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