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酒楼中庭下突然响起古筝琵琶声,歌舞袅袅中,孙思邈轻捋着如雪的长须,笑容温和。

尽管手中无书,但丝毫不妨碍孙思邈将《诸病源候论》一书中的精要娓娓道来。

说道起兴,更是以此为源头,不紧不慢而极具条理的,从最浅显易懂的基础知识开始步步深入,将中医里要如何通过辨证论治来开具处方的理念,一点点掰开揉碎,尽数传授给了李斯文。

李斯文是一肚子的无奈又不敢表现出来。

说实话,他都听了小半天了,也还没弄明白,这好端端的,药王怎么就突然给自己开了节私人小课堂?

不过秉着长者赐不可辞的礼节,李斯文虽然心中满是不解,但还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贯注的听着药王的教诲,不敢有半点的心不在焉。

等孙紫苏吃好喝好,拍着肚皮有些昏昏欲睡后,这节短暂又干货满满的教学才告一段落。

李斯文赶紧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一标准弟子礼,以表示自己对药王教诲的感激。

等孙思邈颔首抬手,这才重新坐回座位,脸上带着几分苦笑和些许无奈,轻声说道:

“孙道长,某刚才说起巢老的《诸病源候论》,不是想和您讨教点什么。”

“只是想说,如今这《诸病源候论》大行其道,导致众多医者行医时,不假思索,也全然不顾辩证论治之法,但凡遇见病人前来诊治,便不由分说的联系在运气学说上...”

但实际上,运气学说虽然盛行,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但却远没有李斯文说的这么严重。

他之所以有些夸大事实,只是为了让孙思邈心生警戒,然后心甘情愿的和自己回汤峪。

等孙思邈面露惊疑之色,李斯文紧接着道:

“这种种乱象追根溯源,问题就出在,如今很多医者手头上只有《诸病源候论》这一本指导书。”

“一旦遇上自己不会治、没见过的罕见病,医者能做的就只有寄希望于《诸病源候论》,死板的翻找其中是否有记载,要么就干脆的告知患者,这病无药可医。”

李斯文长叹一声,偷瞄一眼孙思邈的反应,又替这些医者解释道:

“说来也巧,某也曾有缘与巢元方,巢老谈论过这种乱象的滋生。”

“不可否认这五运六气的运气学说,确实有一定的医理,但面对众多医者乱用滥用、生搬乱套的情况,巢老也是有心劝道无力施行...”

“更不用说,这《诸病源候论》上很多认识,其实都是错的...”

面对李斯文的忧苦长叹,久不问世事的孙思邈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斟酌了半天话语,这才道:

“哎...说句实在话,其实,老道这些年在山里,也见识过不少这般行事的医者。”

“但等老道细细盘问下来,这才明白,他们心里头明明白白的知道,那运气巡方用药的方法就是错的。”

“但奈何,他们也找不到一种更稳妥更有效的用药法门,无奈下只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权当是死马当活马医喽!”

只是区区一座终南山,就有为数不少的医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胡乱开药。可想而知,天底下有多少医者被困于此。

想到这里,孙思邈不由的露出一抹苦涩,轻轻的摇了摇头。

说实话,他心里当然是坚决反对这种胡乱套用的开药方法的,但仅凭他一人,又能够去改变多少人的固有观念。

更何况,这种乱象说到底也不是医者的错,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如今的医学书籍太过罕见,就算偶然有一本现世,那价格也不是寻常人家能担负的起的。

这天下医者,也不是谁都像巢元方这样慷慨大方,允许所有的太医、太医生可以随意的借阅、抄撰,他耗费无数心血所撰写出的着作。

而且,面对求学之人,巢元方更是毫无半点私心保留,只要你有心愿学,他便教,随时随地,不分昼夜。

天底下的医者何其多,但又有几个能和孙紫苏这样,家学渊博,自幼便能抱着医学巨着通篇熟读。

乐观来想,也不过寥寥数几,屈指可数。

至于李斯文刚才所提及的,《诸病源候论》一作中存在的错误,尽管孙思邈心中好奇,但也明白什么叫避讳,什么叫门户之争。

万一自己知道了其中问题,不小心说出去,再让巢元方知道...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会对李斯文有所怨言。

这种因为一时好奇而损害晚辈利益的行为,孙思邈自然心知肚明,不愿去做。

其实,孙思邈并不清楚的是,当初巢元方通过李斯文赠送的鹅颈瓶,肉汤实验,察觉到《诸病源候论》中的些许错误后,便毫不犹豫的开始着手,对书中内容进行反复修正。

不仅如此,巢元方还多次远道而来拜访李斯文,并准备厚礼表示他的感激。

还向同僚屡屡说起,要是没有李斯文指出这些错误,他这个快要入土的老家伙,怕是要成为在几百年后的医道领域,成为人尽皆知的笑话。

李斯文得知巢老的作为后,更是常常叹服于老爷子的心气,比起维护他那快要到头了的权威,他更看重的是医道的权威和延续。

有此先辈在前,又何愁医道不兴。

当然,这种话李斯文也就是私底下自己说给自己听,没做出实际功绩前,是万万不敢放大话出去的。

所以,李斯文如此郑重的说到,其实《诸病源候论》中有诸多错误,也绝不是想通过贬低巢元方的方式,来讨好孙思邈。

他只是想借着运气学说大行其道的实例,来劝说孙思邈到自家医院任职,如果这个实例没达到预计的效果,他还有别的理由来劝说。

不过还算得上幸运,只这一个实例,孙思邈的兴趣就勾了上来。

眼看着自己的目的差不多已经达成,李斯文也就顺势接住了孙思邈的话头,进一步解释道:

“就像孙道长刚才所说的那样,如今《诸病源候论》流传极广,已经成了诸多医者案头上不可缺少的宝典秘籍。”

“但其上记载的一些错误理念,却会一代代的传下去,如果当机立断加以遏制,恐怕要贻害千年万年啊!”

眼瞅着孙思邈那模样,是有几分请缨的意思,但他脸上流露出的更多的神情,却是难以遮掩的心灰意冷。

李斯文暗暗思忖着——瞧药王这副表现,应该是觉得自己老了,单靠自己一人之力,压根就阻拦不了如今风头正旺,且传播得愈演愈烈的《诸病源候论》。

也正是药王心里清楚,自己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所以这表现的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他心里急转,要是再任由药王这么自我怀疑下去,别说是自己嘴里的那劳什子医院了。

就是李二陛下亲自出马开金口,表示要严肃整顿、纠正如今医者间的乱象,药王都不见得会挺身而出,主动应下这门苦差事。

想到此处,李斯文当机立断,迅速调转话题,不再提那些关于医者胡乱开药,医界乌烟瘴气的乱象。

而是看似有意无意的,说起了刚才孙思邈明明感兴趣,但又再三缄口,避而不谈的有关《诸病源候论》存在谬误的这一问题上。

“想必,孙道长如今应该还记得,《诸病源候论》一书上认为,诸病源是‘人感乖戾之气而发,杂毒因暖而生’的观点吧。”

等孙思邈满脸自信的点了点头后,李斯文继续道:“但经过巢老与某针对这一观点进行的诸多实验表明——疫病其实是活的,而且从始至终就存活在我们生活的周遭环境中。”

“活的?”听到这话,本来还有些心不在焉的孙思邈顿时一惊,猛地抬头,不敢置信的凝视着李斯文,急切追问道:

“此话怎讲,你又是怎么得来的这个结论?”

李斯文看了一眼正用手撑着脸,显得百无聊赖的孙紫苏后,淡淡一笑道: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之前,某与紫苏治退的疟疾了。疟疾的发病原理也不是因为所谓的寒热二气变化,而是因为‘夫疟疾皆生于风’。”

听到这话,想起当初在灾民营门口和他的那场争论,孙紫苏的俏脸上便不由自主的泛起一阵燥热。

狠狠瞪了李斯文一眼后,孙紫苏便迅速低头把脑袋埋在了袖子里,像是鸵鸟一样,试图以这种方式逃避现实,自欺欺人。

而心思全在李斯文话中的孙思邈,根本就没注意到孙女的异样,低声自语着:

“‘夫疟疾皆生于风’?但又不是《素问》上所说的,‘食疟、北疟、牡疟之类,皆寒热二气之变化也...’”

他不禁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可是这两种说法不是一样的么...”

一时间,饶是孙思邈这种学究天人的医道大家,也被李斯文这番看似前后矛盾的说法给弄懵了,完全摸不到头脑。

“是风啦,风中有虫!”

一旁的孙紫苏看不下去了,只见她一手捂着自己粉嫩的侧脸,一手轻轻蘸了些茶水,古香古色的桌面上龙飞凤舞,写了个‘风’字出来。

孙思邈微微眯起眼睛,一边捋着雪白如银的长须,一边低着头若有所思地凝视着那个‘风’字,陷入深思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斯文也不急,一直等到半晌后,孙思邈突然灵光一闪,拍桌而起,吓了两人一大跳。

“老道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说...这疟疾的病源是活的,是一种看不见的虫子!”

孙思邈满脸不可思议,手指着李斯文,声音因为震惊而显得有些颤抖。

说实话,孙思邈早就料到了,李斯文的一番言论会语出惊人,但却万万没想到,他和巢元方的观点会如此大胆,离经叛道。

但这个猜想万一被证实,那么,传承了上千年之久的医道,可就要翻了天了!

面对孙思邈惊愕不已的凝视,李斯文却是脸色平静如水,语气淡定,轻轻点头道:

“嗯没错,事实就是如此。”

“嗯...某就这么和您解释吧,这疫病的病源,其实就和跳蚤没什么两样,都是靠着寄生在宿主身上吸取营养才能生存下去。”

“而且身上携带着跳蚤的群体与外人接触,那么外人就很大可能会被跳蚤传染寄生,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一发不可收拾。”

“在某看来,跳蚤的传播机制与疫病并没有太大差别,但疫病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传染途径并不局限于人体接触,飞沫传染、水源传染...防不胜防。”

孙思邈整个人都呆在了那里。

不得不说,李斯文借用跳蚤寄生的原理来解释疫病传染原理的方式,实在形象而生动,生动到让孙思邈有些不敢接受。

李斯文并没有给他留出太多的思考时间,紧接着又道:“既然说完了‘人感乖戾之气而发’的错误,那咱们再来说说,‘杂毒因暖而生’的局限性。”

说着稍作停顿,等孙思邈点头示意后才开口:

“入冬后天气转寒,天地中生灵蛰伏,而等春天到来,气温回暖,万物又会重新复苏,开始新一轮的繁衍生长。”

“乍一看上去,冬去春来的这般景象,恰好是完美印证了‘杂毒因暖而生’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但是...”

李斯文摇了摇头,很是严肃的说道:

“实际上,所谓‘杂毒’也并非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凭空出现或消失,而是因为天气由冷转暖,诸病源也和动植物一般,结束了它们的蛰伏,开始新一轮的繁衍生长罢了。”

说到这里,李斯文端起手中的茶盏,指着杯盏外壁和里面的茶水,解释道:

“就和茶水与茶盏一样,‘杂毒因暖而生’,所描述的仅仅只是诸多病症发作时的表面现象。”

“并没有深入涉及到这些病症的发病原理,而追溯其源头,我们只会得到一个相同的结论——诸病源是活的,只是微不可查,所以才被古人们归结成了所谓阴邪之气。”

UU文学推荐阅读: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征服者在清朝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扛上妖孽太子爷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红楼:武震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邪王追妻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
UU文学最新小说: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