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东世家的鼎力相助之下,牲畜与俘虏的交易活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他们不支持也得支持,南衙摆明了只想当个坐收钱帛的“甩手掌柜”,对于交易中的繁琐事务则是能推就推,一概不予理会。
他们若是不配合,那第一个被卡脖子的,必然是他们自己。
虽然河东的交易量远比文城大,但秩序相对而言好得多,至少不需要事事都让南衙撸起胳膊上,忙得团团转了。
段晓棠切身体会到了河东的豪奢之气,这种气息在他们的购买清单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牛羊营的牲畜都是按照头数出售,所以人们更偏好大羊、母羊,因为这样一来就能比市价更加划算。
但在河东的购买清单上,却有不少特意标注了要购买小羊,最好是那些刚刚出生不久的羊羔。
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小羊羔的肉最为鲜嫩可口!
要是按斤数来算的话,其实与市价相差无几,但架不住人家就是爱吃这一口啊!
庄旭做梦也没想到,他居然会因为这种小事而抓狂不已。
往常那些总是被捆绑销售、无人问津的小羊羔,如今竟然在大户人家中广受欢迎、供不应求。
算算日子,就算是在缴获的时候是小羊羔,但从草原长途跋涉到河东,也得走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到那时,小羊羔早就长成了中羊。
再说了,这一路颠簸下来,偶尔能有几只母羊产下羊羔,数量也是寥寥无几。
若是环境急剧变化,不光人,就连羊都变得不爱产崽了,哪里还能找到那么多现成的小羊羔。
现在临时抱佛脚,让牧民给羊群配种,到长安再卖一波小羊羔,那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是“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地卖了!
毕竟不得不考虑关中和长安市场,那才是他们的大本营。
段晓棠骑马走在河东街头,暖风熏得行人醉。她鼻子灵敏一些,只觉得空气中都是烤羊肉的味道。只不过少了孜然和辣椒的加持,总觉得少了那么几分滋味。
不过作为曾经在草原上自由奔跑、无拘无束的牛羊,肉质绝佳。最上等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就能将其美味发挥到极致。
和现代社会圈禁在格子间的牛马截然不同,浑身上下透着认命的死感,多闻一口都觉得苦。
段晓棠在河东,名声相对不显。所以这镇场神兽的职责无需再让她一个人担着。
看在钱的份上,四卫将领也没有推辞的道理。
庄旭上报几位大将军,大笔一挥,排了一个轮班表。鉴于南衙萝卜坑多,很是有些人没轮上。
但段晓棠看过排班表之后,怀疑庄旭是特意找由头,将几个实在不靠谱的人排除在外。比如范成明和冯睿达。
居然还要保护某些人的“摸鱼权”,天理何在!
哪怕段晓棠不摸着良心,也得承认,她就是妒忌了!
怎么天底下的好事都落到他俩头上了。
交易市场依旧设立在城外的开阔地带,远远望去,只见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好不热闹。
再是火热的天气,也抵挡不住百姓们那颗火热的心。
段晓棠这会是来接替宁岩的班次的,职场默认潜规则,老实人先上。
鉴于内场几乎是右武卫的天下,所以将官轮换的频率更高,顶多再加上几个左骁卫将官作为替补。
段晓棠问道:“宁将军,上午情况如何?”
宁岩也没料到,段晓棠这么早就来换班了。诚恳说道:“比文城清净不少。”
段晓棠转过头去,望着场中喧闹无比的场景,就这,还叫清净?
好吧,比起“新手村”文城,河东这里的秩序的确是要好得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南衙诸卫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将各种流程都梳理得井井有条,自然比先前那种四处乱喊乱叫的情况要好得多。
其次就是河东方面的积极配合了。
平民市场都已经变得如此有秩序了,更何况那些大户人家的专区。
对世家大族来说,只要“授权”给他们,并且这件事情关乎到他们自身的利益,那么他们做起事来比谁都要靠谱和卖力。
他们连官府都搞定了!在文城一直卡着交易量的官府办事效率问题,在河东这里压根就不是个事儿。
当然,这里特指那些针对大户人家的政策。
本地刺史府专门安排了一队人马负责给大户过契。世家大族们更是召集了不少寒门学子,甚至是家中略通文墨的奴仆,全部都被安排到场地上为自家书写契约。
加之柳琬通过雕版印刷的半成品的制式契约,着实省了不少事。
种种有利条件相加在一起,使得这里的办事效率提升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半天的时间下来,宁岩几乎无需为此多费什么心思。
遇到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按照先前的经验来解决。若是遇到了新的问题,河东这一帮子人聚在一起商量商量,也总能把事情给解决了。
真正需要他“看顾”和操心的,反而是那些人数最多、但购买量却并不占优势的平民市场。
好在基层将官也算历练出来了,一些小事根本无需请示到将领面前,他们自己就能妥善处理。
很快,宁岩就知道,他是把驴肝肺当好心了。
段晓棠压根不是来接班的,她是来吃饭的。
火头营虽然也会给将官们开些小灶,但人的劣根性就是如此,就想“偷吃”点新鲜的。
只见于广富提着一个大篮子走了进来,里头装的都是市场周围那些摊点售卖的小吃。
段晓棠热情招呼道:“宁将军,快来吃点!”
于是乎两个将领并几个亲兵,就在帐篷内大吃特吃起来。
这些市井小吃的用料又能有多精细呢,不过是取其本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