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义乌兵,其实就是伴随着戚家军的声名鹊起才最终名满天下的。

在戚继光招募前,根本就没人对那个地方多看一眼。

在原有历史上,义乌兵在抗倭战争中英勇杀敌、保境安民、且伤亡人数少,这喻示着他们不会只为抗倭而存在。

自从嘉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入军后,从军尚武成为了当地民风,他们慢慢规模扩大,也慢慢成为明朝最依赖的王牌军队,这支队伍也开始走向神州大地。

而在倭寇剿灭后,义乌兵或者说戚家军更是跟随戚继光,从富饶的江南调往苦寒的北方边境,与边军一起守卫帝国的长城屏障。

不过,这个时候的戚家军已经被称为浙兵,是作为客军营兵出现在北方。

浙江义乌兵凭着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先进的装备、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让他们称为明朝一支战斗力最强的精锐部队,也是被誉为“16世纪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浙兵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因此浙兵变成了各个地方的守护神,哪里有需要就哪里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帮忙巩固各个地方的国防,提高军队的实力,更是作为帝国的主力,在万历朝鲜之役发生后,第一时间出征。

“乌武勇之名甲于天下,而南御倭北御虏尽召乌兵矣”。

这些,也直接导致明朝后期出现了“浙兵半天下”的说法。

剿倭战争结束后,时任兵部右侍郎殷正茂提请浙兵留营,因为怕倭寇又东山再起。

广西调募浙兵则是在隆庆至万历初年,主要是因为“獞猺”乱起。

福建除在抗倭时候留戍的浙兵,依然陆续调募浙兵。

南直隶初募浙兵也是在嘉靖倭患时期,之后亦有调募浙江义乌善水者充营兵,而其它地方也因为各种原因调募了浙兵。

成也萧何败萧何,因浙兵声名鹊起时,明朝整体军力反而呈现出下滑的状态,概因有事调募浙兵,主兵未练或练而未达效果。

其实,赵炳然的奏疏,也全然不是告状之语,而是预测到了不少东西,不管他出于何种目的。

而且,明朝中后期“浙兵半天下”时,浙江已成“疲省”。

据记载,浙江出现水涝,储蓄空虚,壮丁远戍等令人堪忧的事情,所以就开始有官员请求停罢调募浙兵。

调募浙兵驻防的省份也产生诸多问题,一是浙兵粮饷较他兵厚,所费粮饷巨大,而是浙兵调募太多,浙兵战斗力和素质良莠不齐,纪律变坏,扰害地方。

后来尽管朝廷应浙江官员所请禁止再调募浙兵,可是每逢边防和海防出事,他们依然调募如故,浙江与各省其实都有被调募所累,可惜浙兵调募没有减少,一直持续到明灭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魏广德也没关注到赵炳然奏疏中提到的各省团练还是因首选本地人,而不能只盯着浙江,特别是不能拘泥于一地。

“练兵,赏赐。”

裕王这个时候才觉得,强兵似乎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不是说去义乌招募一支军队就会很能打。

“看来,还是要从长计议。”

裕王有些失望的说道。

“殿下,其实赵大人奏疏里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若是各省遇事就去义乌募兵,自己省的人不招募,这些人成天无所事事怕是会生变。

而且就那小小的义乌,又有多少壮年汉子可以招募,要不加以限制,怕是那地儿直接变成女儿国了。”

李芳这时候却提醒道。

能长期呆在裕王身边,李芳自然还是有眼力劲的。

实际上,别看李芳只是太监,可他也是内书堂出来的,要说学识、见识,可丝毫不比魏广德、殷士谵这些人差多少。

只不过入宫后,一辈子都只能是皇家的奴仆。

仕途还有,只不过是在内廷。

至于他口中的女儿国,好吧,这年头《西游记》已经印制成书,摆在书肆里大肆贩卖,知道的自然也多了,可不是只能在茶馆里听说书的先生讲。

“呵呵,有道理。”

魏广德听到李芳说“女儿国”,立时就笑出声,不过想想也觉得李芳的话有道理。

裕王也不是没有分辨力的人,自然经过他话里的提醒也反应过来。

“这么说,兵部应该会覆议了?”

裕王点头道。

“不好说。”

就在李芳点头打算附和裕王话的时候,魏广德却是开口说道。

“嗯?为何?”

裕王诧异问道。

“兵部现阶段考虑不会那么深远,最起码,现阶段各省都注意到戚继光发现的这个兵源地,兵员素质很优良,兵部不会看不到。

而兵部现在最主要的职责是什么?自然还是平定南倭北虏。

在彻底剿灭南方倭寇前,兵部应该不会答应赵炳然的请求。

我估摸着,这些年戚继光从义乌招兵,还有福建,南直隶那些地方去招募军卒,也就是从那里带走两、三万人。

他上这个奏疏,本意应该是绝了其他省的心思,大明朝两京十三省,要是处处都去那里招,就算一家只带走四千人,也是好几万壮劳力。

要是长此以往,还真会把人给抽干了。”

魏广德可不知道,其实光戚继光在义乌募兵剿倭开始,前前后后已经从那里选走近两万人。

倒不是义乌兵在战场上消耗有多大,事实上,这一时期义乌兵在戚继光的训练和统属下在抗倭战争中,大放异彩。

自成军起,戚家军就所向披靡,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

戚家军在浙江、福建、广东参与剿灭的倭寇、海盗无数,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与敌人的伤亡比例基本上是1:500以上,更有0伤亡的辉煌战绩,这是历朝历代的其他威武雄狮都无可比拟的,这也折射出他们的严谨军纪和团结一心。

戚继光选择的兵员,原本就是是朴实的农民、矿工,心地善良,不会压榨百姓,再者在戚继光的言传身教下,严格训练,短短几个月,就脱胎换骨,成为大明朝军纪最严明、英勇无敌、装备最先进的军队。

戚家军还加入阵法元素,这是以前明军所缺乏的,阵法在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戚继光为戚家军量身打造了鸳鸯阵,与敌对阵偏重于四四编组的方块阵型,参照之后戚继光着述的兵书也说明了这个情况,这是戚继光的作战特色。

只不过这些义乌人,在几仗过后,大多就被都司抽调到各地去补充浙兵各部,所以戚继光南下福建还要先去义乌再招一批人回来。

而看到义乌兵的潜质后,南直隶,广西等地也都有官府前往义乌招兵。

说起来也有意思,广西本就出勇悍的狼兵,不过狼兵大量调到沿海剿倭后,战绩却是不佳,但是带队军官还是看到了戚家军的战力,认为他们战力不输于狼兵。

广西官府既为出产狼兵自豪,可也有深深的警惕,毕竟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大多不服管教。

俞大猷当初入值西南,其实也是去镇压地方族群叛乱的,所以在看到军纪严明的义乌兵后,广西官府就早早的出手招募,把人直接带回广西预备镇压地方叛乱。

所以,这样流失人口,已经到了赵炳然这个巡抚不得不重视的程度,本省赋役已经大受影响了。

李芳的话,不仅提醒了裕王,也提醒了魏广德,很快他也就想到义乌,乃至整个浙江的影响。

不过,想到兵部面临的实际情况,魏广德可不认为兵部会禁止各省去浙江招募营兵。

“嗯,魏大人的话有道理,兵部只管战事胜利,其他的,由得户部和浙江那边头疼去。”

李芳一早就在琢磨,所以早于他们先就想到了,只是不能像魏广德那样,在裕王面前发表意见。

至少,在裕王没有问计之前,他不能说。

“对了,听说已经定下来了,右都御史张永明接替潘恩,掌管都察院。”

关心的事儿就这样了,裕王倒是岔开话题说道。

这段时间魏广德来裕王府少,估计这些消息他未必知道。

“听说了。”

魏广德笑道,“都察院那边有同僚给我透了消息。”

“你和他关系如何?”

裕王好奇问道。

“殿下,我在都察院就是边缘人物,平日里也不往那边跑,只是偶尔过去看看,只能说点头之交吧。

不对,应该是我得敬着他,毕竟他可是我顶头上司。”

魏广德答道。

“听说这张大人挺严厉的,说不得你御史的差事什么时候被他撸了,呵呵。”

裕王调笑道。

“其实,都察院掌院,还真需要张大人这样的人才行,毕竟都察院就是整肃朝纲的衙门。”

魏广德倒是想得开,反正他现在距离掌控朝政隔着十万八千里,就别想太多了。

“倒是郭朴郭大人,这圣卷也是厉害。”

裕王笑道。

听到裕王这么说,魏广德看了眼旁边的李芳,对这个人,他还是放心的,于是开口说道:“殿下,其实这次的事儿,若是潘大人没和徐阁老纠缠那么深,或许也是能平稳过关的.....”

借着裕王挑起的话头,魏广德就把之前自己考虑的事儿告诉了裕王。

裕王听完,久久无语,倒是旁边的李芳点点头,十分认同的样子。

良久,裕王才喃喃道:“原来如此,想当年,严嵩还是内阁首辅那会儿,三辅吕本,还有吴鹏、欧阳必进、赵文华他们.....”

眨眨眼,裕王似是这才回过神,看着魏广德笑道:“没想到,到了徐阶为首辅时,连个左都御史都护不住。”

“现在的朝廷,才更想是个朝廷了,没有朋党一说,遇事可以商议。”

魏广德笑道。

“李公公,李公公。”

正这个时候,门外有小内侍低声呼唤李芳。

“去看看吧,或许有事儿。”

裕王看了眼李芳,说道。

李芳快步出了门,只是没多时他就回到屋里,只是这时他脸上表情格外精彩。

“何事?”

裕王看他的样子就笑道,心知不会是坏事儿,否则也不会是这个表情。

“郭朴郭尚书老父去了。”

李芳已经快步走回,把手里的条子递给了裕王,嘴里说道:“郭尚书已经上奏,请求丁忧。”

“啊.....”

魏广德听到李芳的话,倒是很惊讶的张张口。

这时间,也是赶巧了。

“吏部尚书空出来了?”

裕王接过那信笺看了眼,随即开口道:“如此,谁会接任,高师傅有希望吗?”

这可是吏部尚书啊,可以左右朝廷四品以下官员任免之责的天官。

当初严嵩在任时,为什么他说什么就能让下面人去做什么,还不是吴鹏就是吏部尚书,地方官员谁敢违逆他的意思,除非不想做官了。

魏广德脑瓜子飞速盘算,对礼部和吏部左侍郎进行一番比较后得出自己的判断,高拱还是没戏。

现在的高拱,已经被绊在校录大典一事中,虽然礼部公务依旧是他在做,可吏部尚书这个职位,绝对不是他可以碰的。

能够有机会争夺尚书之位的,似乎也只有吏部左侍郎李春芳了。

他可是当初从礼部左侍郎改迁的吏部左侍郎,资历已经够了,至于任职时间长短,那不是主要的问题。

实际上,郭朴、严讷这些尚书们,整个升迁过程都非常快,在一个官职上呆的时间往往才半年不到就被嘉靖皇帝火箭提拔起来。

“或许,这次花落应该是李春芳李学士了。”

魏广德也没多想,直接就说出自己的猜测。

郭朴就算再得嘉靖皇帝的宠信,也决计不会达到可以夺情的地步,毕竟他并不是朝廷不可缺少的人。

实际上,以魏广德见识到的明廷,和他记忆中张居正曾经遭遇过的夺情危机来看,其实都是文官集团内部分裂后炒作起来的。

当时张居正搞新政,文官集团内部反弹强烈,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希望他丁忧,希望中断新政的推行。

而只要张居正离开朝堂,或许他就再也不会有机会重返内阁。

其实,若是当时他选择离开,张家断不会遭到那么惨烈的清算。

毕竟,那就是大势所趋,只不过他依旧选择要逆天改命。

夺情,其实在大明朝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儿,那里有那些官员嘴里的那么高大上。

严世番就被夺情,也没见到朝廷官员寻死觅活的。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穿越古代也挺好三国秘事第二部明末黑太子破天之凶猛理工男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唐逗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