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我们有十年没见了。”

太仪宫万和殿内,永隆帝坐在御案后,看着面前这位昭信校尉(上校)军官恭敬地向他行着军礼,怔了半响后,方才悠悠地说道:“你一切可好”

“有劳陛下挂念。”李延良轻声回道:“臣,这十年来一切安好。”

“军事枢密院对你可有安排”

“回陛下,臣于十日前军事枢密院述职,蒙上官体谅臣在海外服役多年,暂未有新的任命安排,可享假一月。”

“嗯,也好。”永隆帝点了点头,“海外服役十年,此番回来,是该好好陪陪家中妻儿。若是一个月不够的话,我去给廖总长说项一二,为你多争取些假期。”

“谢陛下关爱,臣不敢当。”李延良微微躬身说道:“帝国但有征召,臣自当赴汤蹈火。”

“李校尉如此果敢勇毅且忠贞为国,实乃帝国之福呀!”

“臣,愧不敢当。”

“……”永隆帝微微一笑,起身站了起来,绕过桌案,缓缓走到李延良面前,上下仔细的打量着他。

李延良身子微微一躬,屏气凝神,等待皇帝陛下的继续问话。

“延良,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是不是有些生分了”

“……陛下,君臣有道,臣……,臣不敢放肆。”

“呵呵……”永隆帝笑了,伸出右手轻轻地拍了拍李延良的肩膀,“我还是喜欢看到你十年前那般样子,率性、大胆,还有那一份温暖和关切。你还记得吗十几年前,我带着咸宁长公主与你在大兴一家茶楼相遇,你那副自信狂妄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李延良愕然,“臣那时却有几分自信,但狂妄应该不至于吧。”

“但是,事后咸宁长公主就对你大胆品评太祖皇帝的言论深以恨之,认为你是对太祖皇帝大不敬,有辱及我大齐皇室嫌疑。”永隆帝笑吟吟地说道:“不要忘了,就因为你的几句话,让咸宁长公主几乎翻遍了太初宫的文津阁,查阅了无数国史典籍,誓要找出相关的证据来驳斥和否定你的大胆言论。”

“呃,可惜臣一直无缘向咸宁长公主表以歉意。”李延良脸上也露出几分苦笑,“市井说书,戏曲演义,本来就是极尽夸张和渲染,倒是臣那时过于计较和认真了。”

“作为军人,理应要计较和认真一点。”永隆帝摆了摆手,说道:“你这些年来在殷州做得不错,几乎凭一己之力,将暄州军备体系给建立起来,不仅未曾耗用太多的军费,反而为帝国不断开疆扩土,势力直抵抚江(今密苏里河)。”

“此番军务,当属臣份内之事。”

“但是,诸多海外殖民领地的官员们却将各自所属的份内之事搞得一塌糊涂,甚至尸位素餐,只知道为自己捞取利益。”

“……”李延良面色一僵。

好像自己也在殷州捞了不少,有近三万多元“额外收入”。

“我知道,在海外殖民领地任职做事,不得不去国离家,置身于蛮荒地区,也未有亲人相伴,甚为辛苦。”永隆帝在殿内一边踱着步,一边说道:“所以,一些殖民官员想要多拿点、多占点,本土这边也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搞出乱子,也不会过多追究。这也是数十年来,海外殖民领地未曾设置监察院的主要原因。但是,殖民官员总不能在捞取了大量利益的同时,却不思为国尽忠,为国效力,那可就辜负了本土的一番苦心。”

“陛下的意思是……”

“没错,既然他们这般不知收敛,大肆捞取个人利益,以至于惹得海外领地民众心生不满,甚至还滋生分立自主的念头,那就莫怪本土给他们套上一个‘紧箍咒’,适时敲打一番了。……延良,你做得很好,能将殷州的诸多事情皆事无巨细地报于我知,方能使我不被此等虫蠹所蒙蔽。”

“臣……,臣惭愧……”李延良有些汗颜。

在殷州任职八年,他几乎每月都会向永隆帝寄出一封信件,汇报当地民生风情、地方治理以及军备整顿和殖民拓殖等诸多事务,偶尔也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附着于信中,与永隆帝讨论和品评关于殖民领地乃至整个帝国的开拓和发展。

初时,永隆帝还经常给他回信,就国内政事和对外政策进行私下讨论和推敲,互相点评各自得失和教训。

但随着永隆帝逐渐对朝政的掌控力度越来越深入,与李延良之间的通信频率也慢慢减少了,有时候,在连续数月收到殷州来信后,永隆帝也仅简单地回应一下,信的内容也是越来越短。

及至最近几年,永隆帝甚至仅回复两三封信,也不再将国内政事与他交流和讨论,话题也变得空洞起来。

皇帝的回复可以极尽敷衍,但身为臣子,却不能这般懈怠,李延良仍旧坚持每月给永隆帝寄出一封信,汇报殷州的各项事务,以及他所做的诸多工作。

尽管,他竭力将这种行为看做是“朋友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但潜意识里,却有一分功利心,那就是将永隆帝倚为自己最大的靠山。

只要他能紧紧地抓住皇帝的“衣角”,维系两人曾经建立起的真挚“友谊”,自己的政治前途将会变得无比平坦,最终会迈向人生事业上的巅峰。

自己在日本横关(今下关)搞出这么大的事,内阁和军方硬是看在皇帝的面上,只是对他予以军中通报记过处分,算是轻轻揭过,然后调职暄州暂署警备司令。

到了殷州,不到六年时间,自己的军阶连升两道,以三十出头的年纪就晋升为昭信校尉。

若是,再历练几年,并获得一些战功,自己说不定就能成为帝国最为年轻的将军之一。

此番从暄州离任,回到汉州本土述职,虽然军事枢密院的长官们以体谅自己长年海外服役甚为辛苦为由,没有对他进行任何职务安排,还贴心地给他放了一个月假,极尽关怀。但他却是心里明白,自己接下来的事务调动,很可能要经过皇帝陛下的亲自过问,才能最终定下来。

昨日,收到太仪宫的宣召觐见旨意后,李延良立时感到莫名的激动和……忐忑。

不知道十年未见,自己与陛下所建立的私人情分还有多少。

好在两人说了一会话,在打破了双方之间最后一丝疏离和陌生后,似乎又恢复到当年陛下还为皇孙时的热络和亲近。

“对了,延良,你觉得皇室在殷州是否有必要再分封几个亲藩镇守当地”永隆帝状似无意地问道。

“陛下圣明,自当乾纲独断。”

“听说,沂藩这十几年来发展很快,不论是人口规模,还是领地面积,都较此前有大幅增长。”永隆帝说道:“若是任由这种情势发展下去,怕是暄州和蓬州(今加拿大温和华地区和美国华盛顿州)两个总督区压制不住了。你觉得呢”

“陛下,可在沂藩东面再立亲藩以镇之。”李延良在永隆帝的目光逼视下,只能硬着头皮建议道。

“嗯,你跟我想到一块了。”永隆帝点了点头,“殷州广袤,资源丰富,而且还距离汉州本土如此之远,自是不能允许任何一方势力独大。”

“陛下英明!”

“你觉得,若是我大齐不顾法国强烈反对,大张旗鼓地将势力范围扩张至抚江,乃至汉河(今密西西比河),会不会引发齐法之间的战争”

“陛下,当真要与法国开战”

“咱们齐国总得要有一个敌人吧要不然,你们军方岂不是就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混吃等死了!”永隆帝戏谑地说道。

“呃……,陛下,帝国军队自立国以来,向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鲜有败绩。相信,这个时期,帝国军队仍将是陛下手中最为锋利的长刀,君之所指,自当所向披靡,攻坚克敌。”

“未必尽然吧。”永隆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你听说过这么一个传闻没有,每年在军官和士兵分配驻防地的时候,会有人在军中施以重贿,就是期望能将自己分配到印度驻屯军序列当中。”

“臣……,臣略有所闻……”

“你说为何呀”

“……”李延良顿感一股无形的威压从皇帝身上传来。

“印度是一个好地方呀!”永隆帝笑着说道:“有人说,只要我大齐将印度牢牢地控制在手中,那么帝国将至少享有百年昌盛之运。帝国每年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虽然没有人进行过仔细的核算,但仅政府层面,便能从印度获得1200万到1500万之间的各种税款收入,要是加上通过帝国的工业化优势对印度进行商品倾销所获得的利润,那将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嗯,印度确实是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呀!”

“如此富庶的地方,自然是有无数人趋之若鹜,争相前往。据说,在印度的一名普通征税官在五年时间,便能积攒数千乃至上万金圆的身家。一名普通的士兵,四年服役时间下来,也能带着500-800金圆的财富回到家乡,盖一栋漂亮的大房子,生一堆的孩子,租赁数百上千亩牧场,过着悠闲而舒适的富贵生活。”

“至于,在印度地区攻伐莫卧儿帝国、马拉塔帝国,或者别的土邦王国时,印度驻屯军似乎也不需要直面敌人,而是驱使着大量齐印仆从炮灰部队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他们只需要战后点检胜利果实即可。……延良,你说,这样的部队还能打硬仗吗”

“陛下,事情并未那般糟糕……”

“是呀,事情并未那般糟糕。”永隆帝说道:“因为,帝国军队与印度当地军队之间仍旧存在巨大的军事代差,可以凭借先进的武器和优势的火力压制印度人的反抗。但是,若是我们帝国军队迎头撞上实力相当的对手,又该如何应对我们还有战胜敌人的把握吗”

“陛下……”

“延良,你说帝国军队有多少年没有与实力最为相近的对手打过仗了除了与英格兰、俄罗斯以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过了几招外,帝国军队基本上都是在跟日本、文莱、安南、缅甸、印度、阿富汗这等落后国家交手,不仅实力相差太远,而且存在巨大军事代差,可谓是胜之不武。”

“……”李延良从永隆帝的话语中隐隐抓到了某个主题关键,但就卡在嘴中说不出来。

“延良,你读过《金史》吗”永隆帝不待李延良回答,便自顾自地说道:“女真人崛起之时,靠自产和贸易收集的铁器加以武装,至穆宗九年,女真凑到骑兵千余,到天庆四年,完颜阿骨打反辽时,已经有了两千余骑,算是有了与辽一战之力。怎么说呢,军事科技一旦拉平了,那么战斗机制和士气就决定胜负了。”

“随后,女真便不断击败辽国派来的剿杀大军,并在护步达冈一举覆灭辽军70万(号称70万,实际可能只有10万余),金军从此日盛,十年灭辽,两年灭宋,还打出了汉人最为屈辱的靖康之耻,战斗力难以抑止。然而,这么能打的一支军队,在入主北方后,却迅速腐化堕落了。”

“《金史》中所述,金军在攻陷东京,覆灭大宋后不到十年,战斗力便大不如前,在岳飞、韩世忠面前竟然占不到什么便宜了,反而差点让人直捣黄龙,被宋军反杀。你瞧,一支强大的军队从巅峰到开始腐化堕落,只需要十年时间。”

“到了完颜亮举兵数十万再度南侵,却被宋军正面彻底击败。其后继位的世宗完颜雍试图要恢复女真的武勇,让女真人向他们的父祖那样开始重新习练弓马,卧雪尝冰,却遭到了举族反对。呵,他们觉得家里的娇妻美妾都抱不过来,谁愿意没事来吃这种苦”

“金国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的,被更为吃苦耐劳的蒙古人给灭了,末帝哀宗于便殿幽兰轩上吊自杀,就此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你说,我大齐将来是不是也会重蹈覆辙,在制霸全球煌煌数十年后,也会迅速败落我到时候,是该找个偏殿上吊自杀呢,还是一头栽入流云湖,免得遭到亡国之辱”

“陛下……”

“古人云,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永隆帝笑着拍了拍李延良的肩膀,“所以,咱们得不时找个强大的敌人,来给你们军人练练手。要不然,帝国军人一个个都向往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美好生活。高堂华宅住着,丝绸锦袍穿在身上,娇妻美妾伏在腿上,蜜酒端在碗里,歌舞声一起,便是无尽的温柔乡。你说,在这种情形下,谁还愿意驾着船、扛着枪,去跟其他国家的苦哈哈们拼命”

“陛下,若有所命,臣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李延良深深地拜服于永隆帝的阶前。

“很好!”永隆帝欣慰地看着一脸激动神情的李延良,朗声说道:“不管帝国其他人都会蜕变成什么样子,但咱们君臣二人当要时时警醒,将我们大齐、我们的帝国军队始终保持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霸业!”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