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司马懿很早就意识到,虽然当前这个时代的制度与局势,跟他那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其本质还是没有改变的。

甚至还可以预想到,再往后一千年,就算是那时的制度与当下的制度又有了极大的不同,那么这个本质依旧不会改变。

什么本质呢,自当是阶级力量的本质。

曾经司马懿要持政要掌权,必须就要拉拢士族,因为那个时候的士族势力最大实力最强,拥有着最多的人和钱粮,也拥有着最多的土地。

同时他司马氏本身也是士族,而且还是有着数百年辉煌历史的世家,从汉高祖时期就已经是开国勋贵了。

而现如今呢便要拉拢商贾豪绅了,毕竟钱粮等物就属他们这些人掌握得最多嘛。

至于再往后是什么阶级力量他猜不到,但想来也不过就是换了个称呼而已,或者是换了一些表现形式罢了,但其本质肯定还是一样的。

而所谓拉拢的本质,便是利益交换了。

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支持他司马懿,要支持他的话必然得有好处嘛,不然这份儿心意又岂是白送的呢,这怎么可能,赔本的事情可没有人愿意干的。

所以司马懿也是当场毫无犹豫的收下了他们的心意。

倒不是说他很需要或者很想要这心意,只是因为若是他不收下的话,他们这些商贾们会很不放心。

从而慢慢的就对他有所想法了,这没必要的变数还是越来越少的好,利益得相互嘛。

“秦相国,听说最近在山东东路登州一带,以及河北东路的沧州一带,对于丝绸绢布茶叶等物需求众多,秦相国您看有没有这方面儿的......”

司马懿闻声朝着说话的人望去,他就坐在吴近的正对面,都在第一排的位置上,说明他在这一众商贾之人当中的分量也很重,与吴近差不多。

他叫王仲贵,他当然也很不一般,因为他是王家人,也就是他那妻室王氏的娘家人。

这个王家在神宗时期是出过宰相的,只是后来慢慢在官场上没落了,转而将心思放在了做买卖上面,一个个的都成为了商贾。

靠着先父的余威这买卖做得也算是有模有样,如今他们的买卖规模做得自然也不小,不然他还不够格坐在这里。

如今并不怎么存在重农抑商的说法, 所以宰相后人做买卖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怎么?”

司马懿笑问道:“如今这两路可都是金人的地盘,你还敢到这些地方去做买卖吗?就不怕金人把你们的货抢了,将你们的人杀了吗?”

山东东路......

河北东路......

司马懿在之前看舆图的时候,在看到这里的地名时人都感觉麻了。

这什么东路西路的,搞什么名堂这是。

山东就山东,河北就河北,这还整个东南西北路的麻烦不麻烦。

当然后来司马懿自然是看明白了如此分路的用意,说白了,就是担心各个地方的力量太大了呗,故而一分为二甚至更多。

比如山东就被分为了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又比如荆湖被分为了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

并且在分路的同时,还将本路的一些险要地带也给分到别的路去了,如此便很难再因地势而固守一方了,这样也极大的避免了地方军阀拥兵自立的情况。

看得出来,这样的地区划分在大宋建国之初可谓是费了大力气的,将可能发生的军阀割据的局面彻底扼杀在摇篮里,此时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秦相国说笑了!”

王仲贵连忙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咱们这些做买卖的哪儿有不担风险的呢,但是我们却可以想办法将风险降到最低,毕竟事在人为嘛。”

说着还环顾了一下四周,看看是不是有其他人在场。

司马懿见状也是明白他的意思,便挥了挥手让沏茶女婢们都退下去。

待厅堂内再无其他杂人之后,王仲贵才轻声说道:“秦相国,在下这些人对于秦相国在金国的关系人脉也是略微了解的,想来只要秦相国书信一封递过去,在下这些人的这条商路便能够畅通无阻了。”

“是呀,秦相国,此事咱们也只能来劳烦秦相国了。”

坐在王仲贵对面的吴近也紧跟着站起身来附和道:“昔日那金人从我们这抢过去了那么多的金银财宝,也应当拿回一些了嘛。”

吴近说着在停顿片刻后,继续低声说道:“秦相国,实不相瞒,如今我们这些人中,可是在仓房里积压了不少各类货物,下边儿又有那么多的人需要工钱,需要吃饭,若是再不扩展其他商路的话,在下怕不知又有多少人因此而丢掉了饭碗,这样从朝廷方面来看,咱们也能帮助减少更多的流民问题不是?”

“哈哈哈!”

司马懿闻言大笑起来,摆摆手示意让他们都先回去坐下。

在应声说道:“诸位的意思本相已经听明白了,不过此事还得容本相考虑一番”

随即揉搓起下巴来,慢慢陷入沉思当中。

说起这个流民来,司马懿对此的认识可是太深刻了,当下没有人能比他认识得跟为深刻了。

这来自于东汉末年时期的黄巾起义,还记得在黄巾起义的前几年,那流民呀简直是遍地走,每一批流民的经过,都会留下一批瘦骨嶙峋的尸体。

那个时候,司马懿才只有几岁,当时的司马懿并不是很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是不知他们为何如此。

后来太平道张角举旗起义,天下大乱的帷幕正式被拉开。

如今的司马懿对此自然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即便是没有张角那三兄弟,没有那太平道,这各地叛乱也依旧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因为各地的流民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什么是流民,自然就是一无所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就是流民。

一个流民不算什么,谁都可以去欺凌他。

但是一群流民,成千上万的一大群流民,那概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吃不饱的人而言,在去说什么教化的话,那可就太可笑了。

所以流民是王朝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王朝想要稳定,就不能出现大规模的流民,至于如何控制这样的情况发生,那自然是想办法让他们都吃得饱穿得暖了。

刚才那吴近的话说得很好,他们的那些个工坊,确实是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一些流民问题,给他们活儿干,赚到了钱自然就有的吃有的穿了嘛。

毕竟去工坊干活儿的人,家里基本都是没有土地的,若是没了工坊他们便无处可去,虽然不排除一些机灵些的还另外能找到活儿干混口饭吃,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难有这样的脑子。

而当前大宋的情况是,像他们这些商贾之人有很多,同时工坊也有不少。

但就是因为商贾太多工坊太多,以至于产出的货物太多。

现在货物太多卖不掉了怎么办,低价出售吗,那自然是不行的,其中的道道可多着呢,反正这样做会导致大量工坊一夜崩塌。

大量工坊没了,所造成的结果便是流民四起。

“哎......”

司马懿想到这儿后,不禁暗叹一口气。

还说要出兵收复中原呢,如今大宋内部的问题都还有不少呢。

这若是不解决这些问题的话,这东南之地今后又不知得闹出多少流民叛乱来。

曾经的司马懿那儿又想过这些问题呀,商贾那都是下等人做的事情,与他坐在一起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好了,此时商贾买卖的问题就是摆在他眼前最大的问题。

而他身为宰相,同时也为了复我华夏。

所以这些问题也不得不解决。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